作者
:曹春蕾,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个人公众号:深夜食糖(wawa13322768)
转眼进入五月,麦子黄了,树梢的杏儿也长成诱人模样,红红的大樱桃也进入到盛产时分,令人雀跃。
初夏的微风慢慢吹走了春的妩媚,天地间的阳气无限加力,预示着夏天的即将到来。在这样氤氤氲氲的春夏交替时分,端午节悠然而至。
我对于端午的美好记忆更多地来自儿时,那会儿不知道屈原为何人,也不知汩罗江在何方,只知道在端午节,可以吃到很多蛋,而且是必须要吃蛋,还有从头天开始准备的种种礼节,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充满着浪漫气息的节日。
小时候住在农村,传统习俗保留得多讲究也多。快到端午节时,家里的主妇们便将积攒了许久的鸡鸭鹅蛋清洗干净备用,无论家底厚薄,每家每户在端午节清晨必须要蒸上一锅,数量不同罢了。
这些蛋完全是自家养的鸡鸭所产,鸡蛋鸭蛋基本都有,鹅蛋比较珍贵,主妇们也不会去花钱购买,往往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到邻居家弄几个回来,鸭蛋通常腌制成咸蛋,这样红黄白绿地堆在锅边,很是好看。
在大锅正中央当然是主角——粽子了!咱们北方没有南方宽大的粽叶,巧手的主妇们便采集河边长得旺盛的芦苇叶,用两三个交错叠加,填上泡好的白糯米,加进红枣,再用细绳仔细包裹紧实,包出来的效果不亚于地道的粽叶。
即使没有现成的粽叶,也难不倒主妇们,她们会用发好的面做皮,将蒸熟的白糯米大黄米加上糖包成大三角,也是好吃得不得了。
在端午节头天晚上,小孩子们也分配了任务,就是负责搜罗鲜花和艾蒿,还有一种绿色的香草,只记得草的土名,不知道其学名叫啥。
艾蒿
是田间地头寻常可见的植物,随便找处拔几棵回家,家长会用红绳绑住,悬挂在大门门檐下,取防虫祛灾之义。
有的人家讲究,会用黄色布做一只精致的布猴子,一起捆在草上,具体寓意说不上来,大概也是祈求大圣保佑祛除灾祸的目的吧!
难找的是鲜花和香草。农村没有公园,鲜花多是各家在门前房后种的,属于私人财产,偷盗乱摘是令人不齿的行为,只能上门讨要,这一点类似于西方基督教国家里的万圣节习俗,小孩子要到各家讨要糖果,图个吉利彩头。
记得小学二年级学习写的第一篇看图作文,就是姐姐告诉弟弟,公园的花不能乱摘。生在农村的孩子根本没有这个概念,跟花的主人说声,随便摘好了,花开了不就是为了摘么?
小伙伴们三五结伴,满村找寻开得最好最艳的花朵,功课往往是机灵的大孩子提早就做好了,谁家的花多,谁家门比较好进,门儿清。我属于跟屁虫类型,人家上哪里咱就跟着去哪里,然后凭借圆圆的娃娃脸和真诚的眼睛,往往会讨到最大最漂亮的花朵,从小便知道颜值绝对是生产力这一不二法则。
还有难找的香草。
植株不高,有点像茴香,有点像野草,只有少数有心人才会在菜园边种点几株,要讨到这种东西更是难以上加难,好在咱有颜值,人缘也不差,不会空手返回。
农村的花种类没那么齐全,大多是寻常的月季、蔷薇,好点的有芍药和牡丹,颜色五彩缤纷,鲜艳十分。花和草交给老妈,老妈在脸盆里盛满干净的井水,把花瓣和香草仔细地摆好浸泡,静静搁置一夜。
端午节这天早上,总是在粽子的香气中醒来,锅里的粽子鸡蛋已经煮熟,热气腾腾的水汽弥漫在整个屋子。迷迷糊糊中起床穿好衣服,老妈端来泡了一夜的花草水,轻轻地洗下脸,顿时神清气爽,据说这样一年不会招惹虫子。
然后老妈拿出五彩细绳编好的手链给戴上,打上死结,叮咛等下第一场大雨时,记得剪断扔水里,将一年的恶运都随水流走。
早上就着咸鸭蛋,美美地吃着粽子,还被特许沾着白糖或者蜂蜜,那种香甜的味道现在还记忆犹新,而且每年都能重复。吃罢饭,妈妈会往衣服口袋里塞两个鸡蛋,我赶紧跑出去跟小伙伴们显摆,自己分了几个蛋。
端午节的记忆弥漫着鸡蛋粽子和花草的香气,含有种种美好的寓意和希望,所以令人难忘,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