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这部作品差点要了马尔克斯的命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25 09:22

正文


对大名鼎鼎的马尔克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百年孤独》更是许多人心尖上的经典著作。


今年恰逢《百年孤独》面世50周年,与此同时,我们迎来了马尔克斯的另一本重要著作《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中译本。本书是他难得一见的非虚构写作作品,因为采访与写作此书,马尔克斯还曾一度被追杀,身处险境。


看多了大师的小说,这本“非小说”不禁让读者更加好奇与期待。昨天下午,第17届“相约北京”艺术节联合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问世50周年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文版新书发布活动。现场邀请了著名作家阿来、李敬泽、梁鸿等,与读者分享他们阅读马尔克斯的心得与体会。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岁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198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曾经提及到他早年做记者时采访一位沉船水手的经历,“(采访)不是问和答的,那位水手只是跟我讲他的历险故事,而我是用他自己的话、用第一人称把它们写出来,就好像他就是写作的那个人。作品在一家报纸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每天登一部分,登了两个礼拜,当时署名的是那个水手,不是我。直到二十年后再版,人家才发现那是我写的。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


马尔克斯提到的这本十余年后才被集结成书的著作正是1970年出版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彼时《百年孤独》已名噪一时。而这场海难实际发生的时间是1955年2月28日,在加勒比海上,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上有8名水兵落水并失踪。海难搜寻工作并不顺利,四天后,搜寻结束,水兵们被正式宣布死亡。谁料又过了一周,他们当中的一位竟现身于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落海的水兵贝拉斯科在一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度过了十天,奇迹生还。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6月


事故发生一个月后,水兵贝拉斯科给马尔克斯讲述的故事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在波哥大《观察家报》上连载刊登。为了完成这篇文章,马尔克斯与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每天交谈六个钟头,一共持续十二天,最后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把贝拉斯科在海上漂流的十日奇遇做了详尽的挖掘和记述,并署上贝拉斯科的名字。


报道不仅激起了文学上的回应,在政治上也引发轩然大波。随着对海难经过的一步步复盘,海难的真实原因也浮出水面。根本没有军方所称的引发事故的暴风雨。只是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一阵风使得舰船发生猛烈倾斜,造成胡乱堆放在甲板上的货物散落,导致八名水兵落水。这一披露揭示了三个重大失误:首先,驱逐舰上绝对禁止运输货物;其次,因为超载,这艘军舰没能采取任何措施救援;最后,驱逐舰上运输的都是些走私货、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揭露是爆炸性的,受到重击的独裁当局被惹怒后开始进行报复。《观察家报》报社被迫关门;水兵丢掉荣誉和前程,迅速从公众视野消失;马尔克斯也不得不因为被追杀而在巴黎开始自己的流亡生涯。在外漂泊数年的马尔克斯后来说:“我时时思念故土,这倒真有点像海难幸存者在筏子上的漂流生活。”


5月24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问世50周年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文版新书发布活动。现场邀请了著名作家阿来(左二)、李敬泽(右二)、梁鸿(右一)等参与对谈。


实际上,这个故事因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出版在十五年之后才和马尔克斯有了真正的勾连,这也是马尔克斯感到沮丧的地方,正像他在《巴黎评论》采访时说到“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他在1970年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写作的序“故事背后的故事”中也表达,“使我沮丧的是,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这个名字恰好属于一个当红作家”。


五十年前,《百年孤独》一经问世就让“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成为经典。然而,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篇早在《百年孤独》之前就由28岁的记者马尔克斯完成的非虚构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时,会有怎样的评价与感受?

 

 “这本书集冒险文学的所有成功特点为一身:客观性,不断推进的情节,优秀的戏剧性转折,悬念与幽默感……最具挑战的是:如何才能把主人公在漂流中度过的这空虚无聊、一模一样的十天写得不重复、不野蛮?一切都是真实而感人的,既无怜悯,也无煽情。这要归功于马尔克斯的文学天才。”

——巴尔加斯·略萨评价《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我与《百年孤独》

 

问:1967年《百年孤独》首次问世,到今年整整五十周年。各位老师有没有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之间特别的故事?

 

阿来:我读《百年孤独》是在船上,八十年代的时候,我还在学写诗歌,当时还没有想到写小说。有一次在武汉,人家告诉我说一定要读《百年孤独》。那时候关于西班牙语文学的东西还很少,就读过《堂吉诃德》。从武汉到重庆的船很慢,七天七夜我就读这本书消磨时间,陷入幻想。那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写小说,但读完《百年孤独》之后,我脑子里对于小说的观念却有一点颠覆性的作用。


所以读过《百年孤独》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自己是藏文化的背景,在本民族文化当中也有非常强大的民间文学、口语文学的叙事传统,这种天马行空,天上、地下人鬼不分的叙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不管是写诗还是写小说,可能我们过去在学校接受到的书面文学的走向,还是过于单一。从此以后我经常背包下乡,就是向民间吸收精神跟审美滋养。因为可能有一天,当我自己拿笔起写小说的时候,小说的观念就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写出来的可能就是《尘埃落定》那种样子。


《百年孤独》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6月

 

李敬泽:我有一个很特殊的《百年孤独》版本,估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一家白酒厂,专门出一种酒叫“百年孤独”。这个白酒的盒子里装了一本小小的,也就是巴掌大的《百年孤独》全本,牛皮封面。它因为是小开本,所以随身携带很方便,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开会的时候往兜里一放,就这样把《百年孤独》看了一遍。

    

《百年孤独》确实对一代中国作家、读书人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就“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经典开头,现代的人听了一定很习以为常。但在八十年代刚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还是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这个震撼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修辞,对于我们搞文学的人来说,它等于是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语言对于时间的创生能力。语言创造出一个关于时间、关于世界的结构和秩序,这在当时是一个脑子里革命性的小爆炸。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尔克斯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有的作家也很重要,但是你不会想学他,而且你也学不好他。马尔克斯的厉害在于,他一方面自身很重要,另一方面他确实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


马尔克斯


梁鸿:我当年第一次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是在一个小学教书。当年18岁师范毕业,在一个特别闭塞的小学校。学校里面都是坟墓,前面有五座坟,后面有一座坟。当时特别喜欢读文学作品,每隔一个月我都会到书店买书。当时书店里有一本白皮的《百年孤独》,那时我还不知道马尔克斯是谁,但“百年孤独”这四个字特别吸引我。因为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就很孤独,晚上就我一个人在学校里面。我把这本书买回家,读到“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在说我的学校,那样一个村庄。


马尔克斯创造出那么一个巨大的、恢弘的人物群像。那么一个巨大的家族,到最后它的消逝。我读着特别着迷,他的文字有一种非常迷人的色彩。我记得当时到了第二三十页的时候,突然发现缺了几页,反面是白的,有五六页看不到,我就非常着急。当时有一个想法,说我自己能不能我试着把它漏掉的段落补起来,我也试着写了两行。


阿来、李敬泽与梁鸿在活动现场。


阅读那本书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一本好的文学作品能像无限的、丰富的大餐一样,让你的感知、触觉、味觉都能融入进去,真的是一段非常美的历程。


在此之后我买了好几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就好像纪念一样,仿佛重新回到那个小学校,然后再从此出发看整个世界。对于我,《百年孤独》是一段特别奇妙的旅程的开始。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与非虚构写作

 

问:读到马尔克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什么感受?马尔克斯这本书里对于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或者技巧有什么特别的把握?


李敬泽:这本书的序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其实老爷子太明白了,他在序里讲说,这个东西是我年轻时候写的,现在要出版,是因为它是当红作家多年前的一个作品。老爷子有点发牢骚,但其实也是对的,正因为马尔克斯是马尔克斯,我们才会对他在年轻的时候写的作品饱有兴趣。


作为一个非虚构作品,我也特别注意到非虚构技术层面上的处理。它是由第一人称来叙述的,这个从文本上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说老实话,一个人在海上漂十天是一件很单调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几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人参与。所以这个很考验马尔克斯的叙事能力,如何把整个过程叙述得惊心动魄。


其中有一些细节我还是印象很深,有一些趣味很“马尔克斯”。比如他写到鲨鱼,说“大鲨鱼如果你忽然猛地一下把它钓起来,头朝下,尾巴朝上,整个鲨鱼的内脏会顺着嘴流出来”。我看到这种细节的时候觉得特棒,这可能是我们想不到的“马尔克斯”的细节和趣味。


马尔克斯


梁鸿:这本书里面已经显示出马尔克斯天马行空一般的语言,幽默、有味道。他的语言经常循环往复,像流水一样往前走。然而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里他压制住了,比如当鲨鱼蹦到筏子那一瞬间,对于故事而言会是非常好的打开机会,但是马尔克斯在这本书中把它压回到日常的叙述里,这样就把这个人物规制为日常的人、世俗的人。这种设定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要回到现实中的“你”,所谓现实可能就是某种真实,或者达到某种客观的可能。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细节特别重要。比如说到最后,当水兵贝拉斯科终于到了陆地,600人围着他浩浩荡荡地走。马尔克斯在这个地方非常仔细地摹写了那些人的表情和状况,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面,他是非常朴素的现实的存在。这个现实里面有没有虚构我不知道,因为是马尔克斯听这个人讲的。但是最起码当你读的时候没有跳脱,你觉得是这个人自己经历了十天,在充分饥饿之后,一个真实的经历。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整个文本朝着最扎实的方向行进,这也是非虚构最基本的东西。


《活着为了讲述》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李静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4月


阿来:刚才问题提了一个词叫“伦理”,如果是非虚构写作,确实牵扯到伦理的问题,也就是写作者的权力边界。20天,每天6小时,这个交谈过程当中有一个主导者吗?非虚构可能有时会出现某些诱导性的东西,尤其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的采访时。交谈中一方面希望当事者能把精彩的东西、真实的东西讲出来,但是当他讲不出来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着急,可能就有一些诱导性的东西不自觉的出来。这个也不敢说好还是不好,但是在这里面的确包含伦理问题,大家可以共同思考。


梁鸿:每一种文体,可能都有它的界限。但是不管怎样,写作者本身一定拥有某种权力的。非虚构写作也是,作者需要在哪种意义上使用自己的权力。100多小时的记录肯定要删掉很多,哪些东西删掉,哪些东西留下,这就是马尔克斯的权力。写作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的权力限度,而不是无限地觉得自己拥有真理。到底在哪种意义上使用自己的权力,怎么样尽可能和所写的人物之间有一种对视、凝视的关系,或者某种同在的关系,这一点可能非常重要。


另外,非虚构是一种主观的真实,不是绝对客观的真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文学更不是这样。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来谈非虚构可能才有意义。谁能说这个水兵说的都是真的呢?因为这个人的幻觉也是真的。马尔克斯把他的幻觉谈出来也很有意思,也是非常真实的东西。


马尔克斯与孤独

 

问:熟悉马尔克斯作品的人肯定都知道,他的作品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 “孤独”。怎样评述《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以及马尔克斯其他作品中的孤独者形象?


梁鸿:《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里面的孤独是实在的孤独,是有具体细节的,是人在面对具体困境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他自己。在这本书里马尔克斯很少升华,也没有抽象出特别大的人类命运。但当你读到《百年孤独》的时候感觉不一样,那里面每个人的孤独既有实在的原因,同时又是命运所致,这种命运背后又有历史的、文化的原因。包括他写了那场下了三年多的大雨,在大雨中被杀掉的人都被冲走,实际是有很大的隐喻在里面。对大陆的入侵,在这场大雨中消逝。这种孤独也是自制的孤独,所以马尔克斯后期的孤独跟早期不一样,这也是一个作家成长的过程。从早年《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孤独,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境遇,到了一个大的文化境遇,他实际上在慢慢地扩张人的处境和扩张他自己内心对于孤独的理解。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写这些,包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在写整个社会每一个人是在孤岛的状态。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5月


阿来:他每篇小说中的孤独原因其实是不一样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政府有给他承诺,他不是期待远方情人的来信,也不是期待过去旧情人的消息,而是期待政府通知他从今天起可以拿补助金退休金,所以老上校整天都在等这样一个东西,他的孤独其实是社会不公的原因造成的。但到《百年孤独》马孔多里头的那种孤独感,可能就是因为历史、社会等各种各样认知综合起来,有点接近宗教感的那种宿命感,那种孤独感更深刻、更刻骨铭心。《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被杀掉的人也很孤独,所有人都跟他传递消息,可他就是听不到,最后连他母亲都不能救他,在最后可以脱逃的瞬间,因为错误的理解把命运之门关上,让这两个兄弟把他杀死。如果说这样的孤独感是他作品当中某种一以贯之的东西,确实你会发现,越发展越深刻。当然最后还是《百年孤独》当中那种孤独感,可能更强大。


马尔克斯


李敬泽:我们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触及到“孤独”这样一个人类根本情境。《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海难的孤独,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这位水兵很无辜。没招谁没惹谁,船翻了,他就不得不孤独了。但是真正使得马尔克斯把“孤独”这个主题变成非常伟大的创造,恐怕还是在后来。真正的孤独不是在海上一个人没办法的孤独;而是在茫茫人海里,在这么多人里仍然感到孤独,这是马尔克斯后来真正的厉害之处。


阿来:马尔克斯在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其实还说到整个大陆的孤独。拉丁美洲在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时,拉丁美洲作家是要自己找到这个大陆独特的声音。过去可能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世界并不打算按照拉丁美洲本来的样子理解拉丁美洲,欧美世界发达的国家习惯把自己的那一套模式和观念强加给别人,所以在姿态上他们对这种东西也是有反抗的,这层意思在马尔克斯的授奖辞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本文由5月24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问世50周年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文首发式上嘉宾发言整理而成,有删节,已获主办方授权。整理:新京报记者李佳钰;编辑:走走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林奕含 | 女性与饭局 |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不想工作 |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扫描图中二维码

或者点击“读原文”报名“有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