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的“前哨兵”,善于用大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导,为买房人、卖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阅读理解。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房一万

宝山,再争点气

一房一万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4-11-24 08:00

正文

说起宝山置业,很多人都会说 “宝山不行”、“宝山别买”、“‘山区’万年不涨” ……

但实际上,每年宝山都成为置业大户,成交量长年霸榜 全市TOP2

这颇有点任你千嘲万讽,我自宠辱不惊的风采。

作为生活、居住在宝山的一份子,今天飞哥不想“随大流”,想从个人的视角来说说宝山的“好”与“坏”。


01

买宝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与宝山结缘快有6年了。

回想起18年刚毕业那会,工作在人广附近,租在了1号线上海南站附近的一个老旧小。

一间80平左右的两房被隔成了3间,我住的还是北卧室,采光不好,当时租金1900元。‍‍‍‍‍‍‍‍‍‍‍‍‍‍‍‍‍‍‍

住了大概半年,实在忍受不了逼仄的环境和阴暗的采光,就考虑换房。

手机上搜索1号线附近的房子,又要离地铁近,又要兼顾上下班通勤时间,还有兼顾租金成本,目光就转移到了北上海。‍‍‍‍‍‍‍‍‍‍‍‍‍‍‍ (那时候15号线还没通车,不像现在还可以沿着15号线继续向南,找找长桥、华泾租金更便宜点的房子)

2000元的租金,没想到在宝山通河租到高层电梯房,还是朝南主卧,于是座标就锁定在这里了。‍‍‍‍

虽然同样是合租房,共用厨卫,而且租金贵了100块,但房间有个小客厅,局促感减弱了不少。高层阳台看出去,视野和采光也是天壤之别。

这仅仅是居住体验上的落差,看看通勤,就能理解当时我为什么会把天平倾向于宝山了。

这只是个人租房的经历,实际上和买房有些不一样,但大逻辑还是通的,买宝山最实在的一点就是: 便宜实惠+离市区近。

这是买宝山的“8字真经”。


02

宝山跌出了“性价比”‍‍‍‍‍‍‍‍


讲到宝山的置业逻辑,我想给大家分享最近的两组数据。

这两组数据我觉得挺有启发的,也能解释得通,为何宝山能够在“鄙视链”的末端活得“通透自在”。‍‍‍‍‍‍‍‍‍‍‍‍‍‍‍

第一组数据我认为没有悬念,就是宝山在近一年多的下行行情里,跌得是最猛的。‍‍

对比2023年5月份高点, 宝山房价跌去了18.2% ,远超大盘跌幅。‍

你想想,一套500万的房子,一年半左右时间,就跌了近百万。

这样的跌幅不可谓不大!

尤其对于21-22年高位上车了宝山的业主而言,首付基本跌没了,真的是“苦不堪言”。‍‍

但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反而是“利好”呀。

能够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具性价比的房子,比近年来新政的刺激力度都要大。

这也能理解开篇所说的,宝山成交量为何常年霸榜。

第二组数据反倒挺让我惊讶的,就是宝山近一年的成交新挂比,在郊区里居然排在了第2位。‍‍‍

成交新挂比是行业内经常会看的一个前瞻性指标,反应的是区域/板块/楼盘的供求关系。

尤其是楼市在底部徘徊的时候,越发有启示意义。

对比之下,5.27新政后,宝山每月的成交基本上都要比新增挂牌高。

就连郊区里面经常被大家夸赞的闵行,在成交新挂比这项数值上,也只能屈居末位。

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宝山二手房的确在更多地去库存,甚至库存有了下降的苗头(有出售意愿的房东,基本都已经挂牌了)。

其二手市场表现出来的活跃指数,反向也证明,宝山“跌出了性价比”。

换句话说,宝山房价是最先触底的。


03

买宝山,绝大多数都是现实的“妥协派”‍


宝山跌得快,涨得慢;

宝山的大量成交,都是通过以价换量得来的。

宝山房价“超跌”,恰恰很直接地暴露它的问题。它的实惠便宜,都是有据可循——‍

配套能级弱,学区也不强,城市界面没几个优秀的,空谈规划、兑现能力差,产业不行……

别的我不多说,我就说交通。

虽然我很赞同宝山拥有近市区通勤,因为它的绝对距离就摆在那里,但便利与否却是二话了。

要我说,宝山的交通出行其实挺不便利的。 ‍‍‍‍‍‍

宝山目前能够与市区产生联动的主要是1/3/7号线,尤其是1号线和7号线,覆盖大型居住区,链接人广、徐家汇、静安寺这样的超级大核。‍‍‍‍‍

但这3条线路都不相交,南北向通勤没问题,但东西向很不方便。‍‍‍‍‍

除了人们经常吐槽的轨交“三炷香”永不相交外,宝山的地面通勤也不友好。‍‍

不仅断头路多,而且进城区大动脉也只有南北高架和沪太路。‍‍

沪太路车流量非常大,经常也是大卡出没,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为这事,市人大代表都来发声了。‍‍‍‍‍

我实地踩盘骑小电驴走了一遭,还没有到正式晚高峰,电瓶车队也排得老长。‍‍

而且遇到有铁路切割的路段,路况更差。

踩盘实拍

类似这样的复杂路况南大也有,我相信住宝山的伙伴一定走过南大路地道,你得推着电动车在地下穿梭,很麻烦。

踩盘实拍

我从上大回通河,因为大场机场横亘在中间,生生要“南辕北辙”。

很多人说,大场机场一日不搬迁,宝山就一日不崛起。‍‍‍‍‍‍‍‍‍‍‍

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交通不畅通,效率就要大打折扣。

可是自从2021年喊了一嗓子“大场机场迁建和共建南通新机场”后,却始终没见有丝毫搬迁的动静。 ‍‍‍‍‍

但就是这些缺点、问题都摆在明面上,也阻挡不了刚需“投奔”大宝山的热情。

在“性价比”面前,好像固有的短板和缺陷,都可以容忍和克服。 ‍‍

现在自己正好也打算买房了,我还想着是不是要“逃离山区”。

但我队友一句话就把我拉回了现实:“你不能‘既要’‘又要’‘还要’,预算就那么一丁点,你还能蹦跶到哪里去?”

我想,绝大多数买宝山的伙伴,都是现实的“妥协派”。

不是不想“抗争”,而是没有抗争的“资本”。

所以,当你决定要买宝山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开始和现实“和解”。

买宝山就是图实在,从一开始,就不要想过多的房产升值,不要有过多的未来预期。


04

宝山还有值得夸耀的地方么?


当然,我们也不能老拿“有色眼镜”看待宝山的发展。‍‍‍‍‍

虽然我也客观承认,宝山穷,发展慢,但这里还有“复兴”的底子。‍‍‍‍‍

首先,宝山的人口基础比较扎实。

在这个凡事缺少增量的时代,宝山还牢牢把握着楼市的“底牌”,这已经颇为不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