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昨天  
央视财经  ·  注意!明起,上调→ ·  2 天前  
吴晓波频道  ·  春节档票房破70亿:“保守主义”的胜利 ·  4 天前  
南半球聊财经  ·  周末扯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沪深之外,国家还在“重庆+广西”下一盘大棋……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8-21 17:25

正文


最近,上海、深圳、香港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城市,以致于重庆、广西发生的事情,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今天的文章,就分析一下“国家发改委”最新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同样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下面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欧亚大陆桥”的概念比较热。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达到太平洋沿岸后,接通的主要是海参崴、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港口,中国南部的港口,特别是北部湾港口群,一直跟欧亚大陆桥无关。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要打通“北部湾”通过重庆、新疆连接欧洲的通道

关注本专栏的读者应该知道,我之前分析过:中国的“城市群 + 都市圈”战略正在不断升级,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先后纳入了国家战略。目前,国家把“成渝都市圈”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此,国家发改委最近有过多次表态。

也就是说,中国将强化“成渝都市圈”的战略地位,这不仅可以带动西部、西南的发展,还可以使之成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在全球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想想看,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 + 北部湾”曾发挥过怎样的重要作用。 只不过,那时的主交通线不是重庆—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而是重庆—昆明—河内。

因此,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成渝都市圈”都非常重要,而给这个都市圈配上一个运力强大的出海口,同样非常重要。

一、重庆地位凸显


根据国家最新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三个主通道:

1 、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
2 、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
3 、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

对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规划是这样表述的:

1 、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重庆 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2 、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3 、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挥海南洋浦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可以看出,重庆是这个通道的中心点,被定位为着力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而成都只是“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次一级。

至于港口端,主要是广西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以及海南洋浦港。


事实上,在国家交通“十三五规划”里,成都和重庆一样,是并列国家要“重点打造的 7 大国际交通枢纽城市”名单,而且成都还排在重庆的前面(见上图)。 现在,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里,成都似乎被弱化了,重庆的地位获得了凸显。

去年年底,有报道说,重庆在铁路网中的地位也全面提升,号称“ 18 条铁路汇重庆”。这 18 条铁路里,包括:

9 条高铁:成渝高铁、渝昆高铁、厦渝高铁、渝西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渝贵高铁,渝万城际、重庆主城至大足至安岳(资阳)城际(成渝中线高铁)、重庆主城至潼南至遂宁城际(兰渝高铁);
4 条快速铁路:兰渝、成遂渝、渝利、渝贵铁路;
5 条普速铁路:襄渝、渝怀、成渝、川黔、涪柳铁路。


此外,重庆建设第二机场的步伐,也走在了广州和深圳前面。

今年上半年,重庆汇聚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了成都,在内地仅次于北上深广杭,位居第六。而自汶川地震以来,成都汇聚的资金总量长期压制着重庆。

在成都和重庆竞争中,重庆似乎再次占据了主动。这得益于重庆拥有更高的政治地位、行政级别,所以更能获得来自中央的“政策红包”。

从长远看,成渝竞争将继续,西南“一哥”到底鹿死谁手尚难以确定,毕竟成都的实力也非常强——背靠人口、经济大省,成都省内没有竞争对手。对外,成都则是西藏的“半个省会”,并辐射到甘肃南部。一个省会,有超越本省的辐射力,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其实不多。

站在国家层面上看,成渝“双雄”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平衡发展,还可以构建一个更强大的“战略后方”。

二、广西收获大利好

2017 2 月,国家发改委曾印发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给广西送上了一份大礼(见下图)。这次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是第二份“厚礼”。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三条主要通道,最后都在广西“入海”。 规划里说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就是广西三大港口——钦州港、防城港港和北海港的统称,三大港口正好对应三条线路。

根据规划:

1 、钦州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
2 、防城港港重点发展大宗散货和冷链集装箱运输,
3 、北海港重点发展国际邮轮、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

从这个分工上可以看出,国家和广西自治区都对北海另眼相看,力度保护北海的旅游资源,让这个城市未来有机会成为“广西的三亚”。

为了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未来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都会加快,新项目也将大幅增加,运输能力将大大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里还提及了一个运河工程,这就是从孙中山《建国方略》就开始设想的“平陆运河”。

众所周知,珠江最大的支流是西江,而西江堪称广西的母亲河,但这个“母亲河”却选择了广东入海,让广西缺乏“内河航运 + 海运”的大通道。整个北部湾沿线港口跟西江不属于一个水系(见下图),广西的内河航运缺乏纵深。


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是郁江,它流经南宁的一段叫邕江。所谓“平陆运河”,就是想把郁江和流经钦州的“钦江”两个水系连通,让 3000 吨的船可以从北部湾一直开到南宁市。


设想中的“平陆运河”(上图),起点在南宁市下游 151 公里横县境内西津水电站库区的平塘江口,终点在钦州市的钦江出海口沙井港,长约 122 公里,运河开挖长约 30 公里,海路延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