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土地出让收入位列全国第一,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土地市场令人充满遐想。
本文通过对商住用地拿地主体进行穿透,分析了江苏省现阶段土地市场的拿地现实,
发现高比例的城投拿地在江苏同样广泛存在,城投平台大额拿地的现象相较往年也更为突出。
问题1:城投拿地是否造成了债务压力?
“融资拿地”与“拿地融资”现象均并不明显。
从区域视角来看,城投拿地并未对区域有息债务增长形成明显的撬动;分主体分析,城投平台也并没有将手中的土地大规模地进行抵押融资。
问题2:城投拿地行为中非托底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托底”并非简单的城投拿地,而是城投拿地后政府会进行土地出让金返还,或城投仅按照政府要求拿地,拿地后不进行正常的开发操作等非市场化拿地行为。
钱不可能凭空产生,
拿地未对债务形成撬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托底的高可能性。
进一步地,从大额拿地主体的展业能力、拿地质量及开发意愿来看,
能真正投入开发的不会太多。
总的来说,城投拿地情况具备较大的参考价值,城投拿地比例的大小可以很大程度上代表区域土地市场的兴衰,土地财政大范围地不可持续已成现实。
城投平台们正在做的,可能是手握土地,等待时机。
1. 江苏的拿地现实
1.1数据说明
1.2江苏省情况概览
2. 两个问题
2.1城投拿地是否造成了债务压力?
2.2非托底的可能性有多大?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