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鸣君
孔子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头儿。他和最亲近的弟子子路,常常说相声。有一次,他们来了这么一段:
子路:“亲爱的老师啊,你如果统帅三军,会带上谁呢?”
边说边眨着眼睛,扶了扶佩剑,意思是说:你这些弟子,我这些师兄弟,只有我是以勇敢著名的,不带我带谁啊?!
孔子往躺椅上一靠,有些不屑地说:那种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也就是空着手去和老虎打架,赤着脚就要过河,即使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找他我一定要找那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孔子贡献了四个成语: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但是,最重要是,孔子申明:害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在《论语》中,还明确说:孔子最慎重的是三件事:“子之所慎:斋,战,疾”。
后来,在与太平军厮杀中崛起的曾国藩,证明了这个道理。
一度在南京建国的太平军,在当时是无敌的存在,他们最终是被曾国藩打败的。曾国藩也是唯一一个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表示佩服的人。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一生都在模仿曾国藩,以“曾国藩第二”自诩。
不过,如此英雄的曾国藩,曾经跳水两次:
第一次是湘军的处子秀。当时,湘军刚刚才练得像个样子,被太平军逼得慌神的朝廷就日催夜促,曾国藩只好提前亮剑,率领五营湘军趁夜偷袭靖港,没想到,情报是错的,他本以为敌营空虚,等待他的却是等待已久的埋伏。初战不利,士兵纷纷夺路奔逃,挤上那座用床板临时搭建的浮桥,于是,落水的落水,中箭的中箭,乱成一锅粥。
曾国藩身临前线插一面令旗在岸头,手提利剑,大喊:“过旗者斩!”这局面本来很三国,没想到,残兵败将根本不吃这一套,绕过旗杆,逃得无影无踪。曾国藩羞愤交加,跳水自杀。当时,在高官中,战败跳水自杀是很流行的,安徽巡抚江忠源和湖广总督吴文镕都投水自尽了。
幸亏幕僚章寿麟很聪明,了解曾国藩的性情,一直盯住他,跟着跳水,捞起曾国藩,背在背上,救了回来。被救之后,曾国藩写下遗嘱,准备第二天自裁。幸亏塔齐布、彭玉麟等人率湘军十营攻下了湘潭城,靖港的敌军闻风而逃逸,曾国藩这才放下心来。
后来,曾国藩在湖口大败,连座船都被太平军夺去,情急心慌,又要跳水寻短见,幸亏又被部下救起。
后来我读王闿运写的《湘军志》,读到很有趣的一段评论:
杨载福、彭玉麟等倡勇敢,悉屏盾盖,当炮冲而进,于是炮失势,而士气益勇。故凡言畏炮者,怯将也,不待接战,败军而废之矣。
曾国藩以惧教士,以慎行军,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杨岳斌、鲍超以无惧为勇,以戒慎为怯,自将则胜,用将则败。
这句话说出了湘军将与帅的格局差距。曾国藩教育士兵的一向是惧、慎,在一些人看来,有点婆婆妈妈的意思,他领导其他将领打战,就会胜利,自己直奔前线就会失败。而杨岳斌、鲍超这些人呢,主张“无惧为勇”,将曾国藩的“戒慎”视为怯懦的表现,这些人是自己打仗就赢,领导其他将领打战就输。
曾国藩评价彭玉麟是这样的:书生从戎,胆气过于宿将,激昂慷慨,有烈士风。
相比之下,曾国藩很胆小,很怯懦。
但是,他是元帅,而其他勇将只能做将军,因为,害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临事而惧,才是真正的帅才。只有到了一定格局的人,才会感到害怕,才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正如,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很无知。
这是“每日1000字 写作马拉松”第22天打卡。该计划目前共20人,目前坚持者19人 。
有门楣的家庭
孔子:被婚姻击败的老头
每天一千字:不逼自己一把,还真不知道我们有多优秀
鹿鸣君:曾是潇湘晨报记者、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网络传播》执行主编、无界传媒执行主编,现任职于红星美凯龙互联网集团。
读书、传媒、家居、互联网
这是原典阅读第1.24篇原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