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占比提高
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1]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
图12013-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实际增速情况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长62.6%,为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四年内,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就可实现。
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提高。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2012年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着手,全力为居民增收注入新动力。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转移净收入4259元,比2012年增长56.2%,年均增长11.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16.5%提高到2016年的17.9%,提高1.4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1889元,比2012年增长53.5%,年均增长11.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7.5%提高到2016年的7.9%,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收入13455元,比2012年增长43.5%,年均增长9.4%。人均经营净收入4218元,比2012年增长33.0%,年均增长7.4%。
图22012及2016年居民收入结构
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尼系数有所下降
城乡差距持续缩小。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2012年增长47.4%,实际增长36.3%,年均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5个百分点。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2(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16。
图32012-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1)
地区差距不断缩小。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0.3%,比中部地区高0.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0.9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高1.8个百分点。2016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67(西部地区居民收入=1),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09,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21。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东北地区与西部收入相对差距分别比2012年缩小0.06、0.02、0.08。
基尼系数有所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在不断缩小。
图42012-2016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三、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消费水平持续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2012年增长33.1%,年均增长7.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比2012年增长26.2%,年均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比2012年增长43.4%,年均增长9.4%。
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5151元,比2012年增长21.2%,年均增长4.9%。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3.0%下降至2016年的30.1%,下降2.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6762元,比2012年增长17.6%,年均增长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1.4%下降至2016年的29.3%,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3266元,比2012年增长23.3%,年均增长5.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7.5%下降至2016年的32.2%,下降5.3个百分点。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