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月5日下午,2024WAIC最火爆“AI+未来出行”会议及财经下午茶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38℃高温的上海似乎也因为这场行业重磅级活动更加“沸腾”。活动现场连门口都站满了前来旁听的观众,场内更是连一个人都坐不下了,可谓是一座难求。
“WAIC+未来出行”会议及财经下午茶系列活动由智企惠、蓝鲸新闻主办,财联社协办,江苏省惠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别支持。会议聚焦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汇聚产学研等多方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未来出行的发展规划及战略布局。
此次智企惠携手蓝鲸新闻,共同创立国内首个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媒体及智库平台,吸引到近百位企业高层、智库专家出席活动;平台精品打造多个低空经济领域原创IP栏目,如“未来出行者”“空中新纪元”等;深度覆盖相关上下游相关企业数百家。
蓝鲸新闻总编辑王道军为会议开幕致辞,江苏省惠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志成介绍惠山高新区相关产业发展及资源,同济大学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沈海军进行主题分享,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御风未来副总裁盛亮等低空经济行业领军人物在会上进行相关行业实践分享。“未来出行新蓝图”圆桌讨论环节,蓝鲸新闻副总编辑陈业对话峰飞航空市场总监钟瑞花、辰韬资本合伙人萧伊婷、中兴通讯无线及算力产品经营部综合方案部长闫丽娟、东方财富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刘志毅等嘉宾,进行交流讨论。
在主题分享环节,沈海军提出了三点关于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思考与展望:其一,在大规模推广应用方面,主要“拦路虎”不在技术层面,配套的法律法规、配套的基础建设,以及运行环境和监管,才是未来eVTOL推广的最大障碍;其二,在技术层面,其认为仍需要显著提高,包括更高效的动力;其三,城市空中交通配套的法律法规、基础建设、运营环境的监管工作要开始未雨绸缪,相应的标准要建设起来,相应的规划要做起来。
聚焦行业实践,黄小飞以“沃兰特航空在低空经济上的理解与实践”为主题,介绍了“为什么是低空经济”“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eVTOL”等低空经济基本背景,并结合沃兰特航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详细讲述了eVTOL发展从技术到产品、商品过程中艰难跨越。对于行业未来发展,黄小飞十分看好,他认为eVTOL投资空间巨大,可在横向链条的上下游寻找机会,整个城市、产业可以高度融合,向天空要生产力。
盛亮则从产品层面分享打造高安全、高性价比、绿色智能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经验,他表示未来希望走先货后人的商业路线,通过货运版验证技术、场景后,再进一步推出载人的适航版本,即人人可享有的空中出行。
关于eVTOL的商业化发展,时的科技代表分享了更多关于eVTOL商业模式及全球产业发展的思考,他们聚焦在空中短途出行、低空旅游等商业化场景,认为30—150公里区间是eVTOL最常见而且未来被普及的都市圈出行场景,将会是未来可以扩大人类生活圈的一种方式。纵观全球eVTOL的发展史,特别是海外优质上市企业,全球eVTOL的产品构型,都经历了百花齐放到技术趋同的过程,倾转构型将是未来技术主流。
圆桌讨论环节围绕商业场景应用、发展趋势、AI赋能三个方向展开。刘志毅认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复杂地貌环境交通、相对封闭场景等三方面是低空飞行器可以尝试应用的。闫丽娟认为,低空经济发展要解决支撑低空运营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低空经济天然具有新技术和数智化特征,通感算控为一体的5G-A高可靠性网络+能够灵活部署的云边端算力底座,将为低空规模商用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