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连亏4年,金种子欲花30万买“药方” ·  6 小时前  
Wind万得  ·  小米SU7 Ultra曝光,多款新品同台发布 ·  昨天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中国人民银行: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2 天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中国人民银行: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中国铁路2025金融/财务/审计岗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起来,饥寒交迫的人民!30万印度农民抗议政府,惊现共产主义旗帜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0-12-10 15:32

正文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最近莫迪政府又开始头疼了,但这次的压力并非来自边境,而是来自印度国内的农民。

据媒体报道,从上个月26号开始,印度农民抗议活动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几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印度农民随着拖拉机、公共汽车车队,浩浩荡荡地冲向首都新德里,抗议莫迪政府的新农业政策。

▲一眼望不到头的抗议队伍
(图片来自新民周刊)

为了维护首都的安全与秩序,印度警察全副武装,不得不使用水枪车、催泪弹、和铁丝网等装备设施来控制抗议现场。

▲混乱的抗议现场,
新德里警察用水炮滋抗议的印度农民

▲甚至用上了催泪弹

但结果却收效甚微,据警方估计,仅仅是新德里周边的两个地方邦就已有30万名农民试图进入新德里。

成千上万的农民,将通往首都的部分高速死死堵住。

▲此前抗议中,当街焚烧带有莫迪画像的人偶

据印度媒体报道,已经开始有印度示威者还挥舞印度共产党农民阵线(AIKS)等各色红色旗帜, 镰刀和锤子组成的红旗形成一股赤潮,席卷新德里街头。


1
印度农民在抗议什么?

肯定就有人疑问了,印度政府到底做了什么,触犯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愤怒?

这还得从莫迪政府从去年就开始筹备的农业改革说起。

很多中国人至今还不知道, 印度是一个自诩为“社会主义”的国家 ,是的你没有看错!


印度宪法序言里,有关于印度国家体制的明确表述: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

印度宪法至今已经改了100多次,这点却几乎从未改变。

虽然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印度的“社会主义”在东抄一点西瞟一眼之后,完全没那味了。

但人家实实在在搞过从苏联老大哥学到的计划经济,首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甚至提出过印度版的“五年计划”。

▲尼赫鲁时代,印苏关系很亲密

这也导致在上世纪90年代投向市场经济怀抱的印度,在很多领域至今保留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在农业领域,就集中表现为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体系--“曼迪斯体系”。

在该体系下,农民无法与批发和零售贸易商、私企进行直接交易, 而必须将农产品放在印度农产品市场委员会设立在各州的批发市场上,进行拍卖。

而参与拍卖交易的买家,也被称为中间商,必须先得到委员会的授权和执照,并在委员会监管下收购农民手里的农产品,再由中间商将农产品分销往各地的超市、菜市场等店家手里。

▲印度个体经营户的农产品绝大部分来自中间商

可以说中间商一手垄断了印度农产品的供应权,在收购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地位,可一旦中间商联合起来打压收购价格怎么办?

印度政府不是没想到这点,于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 印度政府每年会按照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委员会的测算,对部分农作物设定相应最低收购价格 ,而这个价格一般比作物生产成本高40%到50%左右。

同时,印度政府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

当然如果莫迪的农业改革法案真出台,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你可以简单,但或许不那么准确地,将此次改革归纳为印度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再经由“政商合办”的中间商进行交易,而是由农民直接与机构乃至个人交易。

不再受中间商剥削,促进农业经济活力。听起来像是好事,是不是?

莫迪政府也是这么认为,然而他或许没想到,这项被他吹成“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其内阁高级成员称作“ 农业里程碑 ”的改革法案,还没上台就遭到了反对派议员的抗议。

▲法案通过当日,反对派议员大闹上议院

在反对派议员看来,这次农业改革给了大企业更多盘剥农民的机会。

因为农产品市场交易自由化,很可能意味着农民将失去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保障。

对于占据优势地位的大企业而言,压低农产品价格,将变得更加容易。

事实上,对莫迪政府而言,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为了保障印度农民的收益,印度长期以来的补贴政策,例如,政府使用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小麦制造食品,给印度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印度农业改革,被视为削减印度财务支出的重要一步。


可取消补贴,则意味着在农作物欠收、天气灾害等风险和资本力量面前,印度农民将变得不堪一击。

▲比如今年的蝗灾

一旦农民陷入债务危机,被逼得只能卖出这最后一亩三分地。

而丧失最后的生产资料,那么在前方等待他们的,或许就是死亡。

因此,在一些农民组织成员眼里,莫迪政府推出的三部农业新法案是彻头彻尾的“反农民法案”。

作为抗议农民人群的一员,辛格认为,新政策是政府将农民的土地奉给大企业企图的一部分。“ 土地是印度农民的‘母亲’,现在莫迪希望获得它并将它赠送给他的有钱朋友。

而这也是很多决定在新德里抗议到底的农民心底的想法。

▲封锁铁路路线的印度农民
(图片来自百度)

2
印度农民有多惨

印度农民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顺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骇人听闻的印度农民集体自杀新闻曝光,一直让印度政府很是头疼。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印度农民自杀人口占印度自杀总人口的11.2%,仅2012年一年,印度就有13754名农民自杀。

过去25年间,印度政府已经记录了多达30万农民农民自杀事件 ,仅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农民日子确实不好过。

▲历年的新闻报道

印度有约6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靠农业谋生,可以说印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家。

但是,与这个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农业占GDP的比重甚至还不到两成。


面对农民的困境,2016年,莫迪承诺要大力发展印度农业,更是定下了2022年将农民的收入翻一番的宏大目标。

可按实际价格计算,近年来印度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仅3.8%,算上通货膨胀,所谓翻一番简直是痴人说梦。

印度低迷的农业,直接反应到了其粮食产量上。

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可印度耕地面积却高达到1.6亿公顷,仅次于美国。

而且印度耕地光热条件好,部分粮食作物甚至可达到一年3熟,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仅1-2熟。

按理说,印度农业怎么也得比中国强吧,但实际是,印度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均粮食产量依旧还停留在中国1949年的水平。

▲来源:观察者网

众所周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依赖配套的工业的持续投入,比如说各种农机,化肥以及农药生产,甚至还包括高产粮种的培育。

在这方面,印度恰恰是弱项,每年印度的化肥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只能施行“进口替代”政策,大量进口化肥。


这也直接导致了印度农民种植成本的上升。

根据1975—1976年至2001—2002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种植成本增加了7 倍、棉花增加了8倍,水稻则增加了11倍。

产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在这种情况下,种粮收益率相比其他产业差太多了。

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被逼走上了借债之路,当债台高筑,却又无力偿还之时,于是只能一瓶敌敌畏,一了百了。

▲印度妇女联盟主席服毒自杀

但死亡却不是债务的终点,丈夫的债务会留给遗孀,父母的债务会留给孩子,沉重债务危机阴霾时刻笼罩着世代印度农民。

当然,曾几何时,中国农民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即种地收益过低的情况,可显而易见,中国农民没有走上印度的道路,这是为何?

如果发现,种地养活不了自己,农民一般都会选择进城务工,这种人口向城市聚集的一系列现象又被称作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印度有着极大的区别。

实际上,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国家的有序管控和激励下进行的 ,比如利用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同时采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规划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化进程。

感受下义乌的城市化进程

而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

这种不加节制的城市化的速度总是高于工业化的速度,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口一窝蜂地涌入大城市,但却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相配置,形成大规模的失业人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