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微博地址
hani118
投资舆情:姜超这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8年前9个月民营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26万亿,去年前9个月的民企利润总额为1.8万亿,同比下降了30%。国企则大幅度增长。所以民企困境,不是什么态度和路线问题,而是人口和经济周期到头了,蛋糕做不大了,国企很难过,不得不让国企涨价重新分配蛋糕,另一个重新分配方式就是卖房卖地,这些都是吞噬民企的黑洞,什么保护主义弹簧门都是开会发言糊弄领导的东西,别的不敢说啊。现在能解决国企不难过,不卖地有钱花的问题么?好像不能。(以下原文摘录)
2018年前9个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高达23.3%,而民营企业利润增速只有9.3%。而在上一年,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为45.1%,同样远高于民营企业的11.7%。
如果只看利润增速,我们可能会感觉民营企业只是日子过得不如国企,毕竟利润还是在增长的。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利润金额的数据,18年前9个月民营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26万亿,而去年前9个月的民企利润总额为1.8万亿,同比下降了30%。而18年前9个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1.5万亿,而去年前9个月的国企利润总额为1.26万亿,同比增长了20%。
也就是说,按照利润金额来测算增速,今年民营企业不仅是日子过得不如国企,而且是利润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什么不同的利润增速算法显示的差别这么大?
而这个背后的一个重要解释,叫做幸存者偏差。
统计局其实会定期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比如11年时就把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起点,从年主营收入500万提高到了2000万,使得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10年的45.3万家缩减到11年的32.6万家,也使得11年按照利润总额增速计算的同比增速明显低于可比口径增速。
因此,今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增速的背离,很可能是一样的原因,也就是符合规模以上要求的工业企业数量变少了,而统计局公布的利润增速只反映了剩下来的企业在近两年的利润增速在增长,而那些消失的企业其实没有被统计到,这其实就是“幸存者偏差”。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利润增速的下滑,而且可能是大量的在消失。微头条
网页链接
本条微博地址
佳木斯Lee想家
人家明明是践行了年少时许下的诺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多么励志的故事,假设这要是要是互联网企业出来一堆年轻高管就得拿出来吹一波,有些这个爸爸那个企业家操控的媒体舆情就是双重标准
本条微博地址
小康杂志社
#千亿国企董事工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