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戏剧文化,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会同宁夏、陕西、内蒙古三地相关文化部门和单位,共同策划推出了“循丝路花雨,弘东方之韵”——沪宁陕蒙四地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宁夏、陕西、内蒙古三个省(自治区)开展巡演活动,进一步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间艺术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使“深入基层 扎根人民”活动做深、做实、常态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8月10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一行抵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8月11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各院团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们”活动走进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大草原,此行正逢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鼓励文艺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8月11日,
“循丝路花雨,弘东方之韵”——沪宁陕蒙四地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一行
深入了少数民族地区、“神州”载人飞船着陆地,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走访当地牧民并进行慰问演出,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中心一行深入草原牧区进行慰问并与牧民亲切交流
△
对于在优美的大草原上深入牧区的慰问交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
蔡正仁表示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内蒙古,自1959年第一次来到自治区演出,他感受到了当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已经不是之前落后印象,说明我们国家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我真的特别自豪,在一个前景光明的国家里做什么工作都信心百倍,哪怕辛苦些也完全值得。”他发现,身边的当地人比过去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所以,更需要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继续为他们带来更优质的文艺作品,文化自信来自哪里?首先,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完美了。”(此段文字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 肖茜颖)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
接受内蒙当地媒体采访
△
谷好好表示,
非常高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所属院团进行这次“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来到内蒙古四子王旗。许多艺术家是第一次来,都感到非常高兴。艺术家走出城市,到基层的地方可以了解生活,知道更多的故事,结交更多的朋友。艺术家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多与人民交流,这样可以利于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把我们的剧种和作品介绍出去。与此同时,了解内蒙古人民的习俗、生活,这些元素都是舞台创作的源泉和养分。这两天非常珍惜和感恩,非常希望内蒙古朋友常去上海,希望今后中心有更多的经典剧目和艺术家走进内蒙。
蒙古族少女海日接受上海和当地媒体采访
△
海日说到
,这次上海的戏曲界艺术家的到来,可以很好地了解当地牧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俗,给我们民族创造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艺术家深入草原,把草原文化带出去,把蒙古族文化带给全国的各族人民。
晚上草原上燃起篝火,来自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演员们和当地蒙古族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歌声笑声回响在大草原的夜空。蒙古族的豪情万丈,东方之韵的意味深长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谷好好和
四子王旗宣传部部长段雅丽共同点燃篝火
△
段雅丽在接受上海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领导和艺术家们到四子王旗慰问,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了边境牧区。
四子王旗和上海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上海孤儿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党中央部署将孤儿接到草原上,蒙古族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3000个孩子,其中四子王旗接纳了28个“国家的孩子”。“草原母亲”都贵玛19岁时承担起了照顾28名上海孤儿的任务,她终身未孕,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上海孤儿。这些孤儿成长为草原上的新生力量,繁衍生息。
蔡正仁老师吟诵昆曲经典选段
△
卫立 张莉 昆曲《牡丹亭·惊梦》选段
△
许杰 演唱越剧经典选段
△
蒙古族顶碗舞
△
朱俭 沪剧《为你打开一扇窗》
△
蒙古族演员呼麦表演
△
张华 淮剧《卖油郎》
△
蒙古族演员 马头琴 《神马》
△
朱洋 越剧 《 手心手背都是肉》
△
蒙古族演员 草原赞歌
△
高博文 周慧
评弹
《花好月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