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类的心脏由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组成,正常情况下心房和心室规律地进行收缩和舒张完成泵血过程,而房颤患者的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而是在颤动,这就是房颤,由于心房颤动,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以后,随血流运行,如果这些血栓栓塞在给大脑供血的血管中,便会导致脑卒中,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脑中风。
房颤发作时会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就是心慌气短、胸口发闷的情况,部分患者会有头晕晕倒、双眼一黑的情况发生。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才就诊发现心房颤动。因此,房颤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并不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分层,由专科医生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近年来,房颤的规范化治疗日臻完善,原则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 :如戒烟酒,适当的体育运动,改善心肺功能状态。
2.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肥胖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甲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3.对于能转成窦性心律的患者,应该尽量通过药物或电复律,进行转复窦性心律,但通过药物或者电复律转复者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长期的房颤还可以导致心衰。对于症状性房颤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微创导管射频消融手术,转复窦性心律。
4.对于无法转复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则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服用抗凝药情况下仍出现脑卒中的患者,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