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英才辈出,汇聚南雍
2024级小蓝鲸即将向南而至
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怀揣对一切未知的好奇与向往
他们心怀“ai”,奔赴未来
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奋进路上
推开通往新旅程的大门
让我们共同倾听——
毕业于
重庆外国语学校
录取于
朝鲜语专业
的小蓝鲸
唐才雅
的“新声”
赫尔曼·黑塞在《彷徨少年时》中写道:“命运和性情是同一个概念的两个名字。”而我遇见南大,
既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亦是性情所致必然要行至的远方。
2022年寒假,我的姐姐张怡潍回到重庆实习。
她是南大金融专业保研本校的学生。
从这年冬天起,缕缕丝线般轻盈、柔软的缘分开始交织在我与南大之间。
在姐姐的叙说中,
南京,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南大,一所低调含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的高等学府,
逐渐浮现于我的脑海,扎根、并且历久弥深。
我本就迷醉于秦淮十里的秾艳,钟情于旧时燕子的文气,欲登临江高阁,看叶落半山,栖霞丘壑。和姐姐的交流,更把这缘分的丝线牵引成形,带着温煦而蓬勃的力量,指引着我向未来航行。
下定行至南大的决心后,我对语言的热爱便成为向南航行最有力的船桨。
蒙田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我渐渐确信——我爱语言的深厚,爱语言的严谨,爱语言的变幻。
我享受学习语言的过程,先认识一个个独立的字母,熟记各级单词,再钻研系统的语法,体悟语言的精微之处,品味浩瀚的语言之美。
我也期待掌握新的语言,它给我带来精神上的鼓励、突破自我的机会、探索世界的窗口。
但在重外保送班的生活,却不像学习语言那般一帆风顺。
大型考试的频频失利、学习强度骤增的不适应、睡眠情况的恶化构成了灰暗的主色调。
面对厚重的词书、难以辨析的词义、口语练习的犀利点评,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好像被语言的大海淹没窒息。
从前,我以为万事有待我循序渐进,进入保送班后才知道,时不我待,迅速调整状态是每一个保送生的必修课。
于是,我挣扎着找回自己的节奏。
老师告诉我:“你是一个严谨踏实的孩子,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圆梦南大。”
在日复一日的练习里,我迅速成长起来。当我用外语表达时,我的思维得到重塑,我的思考更为谨慎,我不再给自我设限。
回想曾经和姐姐交谈的种种,也怀揣着对南大外院的雄厚底蕴、卓越实力的向往,我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一直以来都向南而行,我应该更加坚定自信。
穿越了漫长的梅雨季,
一切渐入佳境,我最终顺利拿到了南大的入场券。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求学路上,我虽渺小,但也不辍耕耘,追求着南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境界。纵有坎坷波折,疾风四起,我也能远赴一场金陵瑞雪,想见深秋梧桐的静美。
当我走出考场,金光旭日,尽销云雾。困扰我许久的阴霾缓缓弥散,连寒冬里的冷风也温和起来。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背过的每一个单词、错过的每一道题、读过的每一本书、经历的每一次失败,不会给我即时的正向反馈,而会成为我向南之路上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考试后第四天的晚上,我被催促着查询录取名单,忍受着煎熬和忐忑,却先收到同学发来的恭喜。我还记得自己先长舒了一口气,再细细查看名单,才被巨大的欣喜簇拥着。
向南,是命运,是性情,是牵引的缘分,是人生的馈赠。
考完试和南大合影
我始终未忘南大给予的箴言:
“让玫瑰成为玫瑰,让松柏成为松柏。
”何其有幸,能够在南雍成为温润而坚韧的我。心之所向,一苇以航,未来可期,我不虚此行。
1.
回溯你的青春足迹
:你
高中时代
的读书、学习、成长故事(你觉得最难忘、最值得纪念、最乐于分享、最有意义的等等);
2.
展望你的南大故事: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
,你希望在南大开始怎样的学习生活,你期待在南大走出什么样的道路;
3.
讲述你与南大的相遇
:自己与南大结缘的故事,如和南大学长学姐的相知相识、与南大招生组的相遇相处,以及你个人期望在南大与他们共同续写的故事;
4.
青春少年与千年南京城
:对自己生活了18年的家乡你有何眷恋,对未来将要生活四年的南京城又有何期待?
注:随稿件附上本人高清生活照片及故事相关配图(3~6张)。
征集形式1:以word附件形式将完整的文章投稿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
,邮件
以“姓名 新生投稿”为主题
命名。请投稿时注明
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号)、毕业中学以及拟录取专业
。
征集形式2:联络
个人所在生源地
招生组老师/招协学生理事长
的形式报名约稿,招生小蓝鲸微信团队将对各地招生组汇集的材料进行审阅,并主动联系故事精彩的同学进行线上约稿,由新生和小蓝鲸访员共同完成在南大的第一篇故事。
征集形式3:
关注公众号“南大招生小蓝鲸”,并在本文的评论区留言
,根据留言内容我们会联系故事精彩的同学进行约稿——新生有机会直接见到在招办就职的访员学长学姐,与他们深入交谈,作为受访对象亲眼见证同城学长学姐撰写南大新生故事的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