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北京新地标,国家金融信息大厦落成丨塑强房建首位优势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10-09 19: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建八局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项目正式启用。这个项目是新华社为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全媒体机构所建的重要基础设施,位于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地块,旨在提升新华社在全球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项目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包括双塔式构图、精细施工、智能建造等,以实现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信息产业集群。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与重要性

中建八局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项目是新华社为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而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位于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区域。

关键观点2: 项目的特色设计

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双塔”式构图,寓意“信息之门”,并使用了多种创新设计和施工技术,包括百米高空对接精度施工、拉索幕墙等。

关键观点3: 项目的科技应用与创新

项目运用了智能建造技术,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同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一等奖。

关键观点4: 项目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项目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等,实现了项目的绿色建造。


正文



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

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项目落成

项目 作为新华社

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

重要性基础设施

旨在提升新华社在全球经济领域的

话语权与影响力

服务北京市发展与大国首都

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



“美”

品质建造 匠心呈现


国家金融信息大厦

坐落于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地块

总建筑面积22.75万平方米

高度200米

是新华社与北京市开展金融信息服务

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

正式启用后

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将迎来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集体入驻

汇聚合力推动“金融+科技+文化”跨界融合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信息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宣传推广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助力



项目采取了

中轴对称的“双塔”式构图

两座200米实体塔楼分立两边

通过连廊“牵手云际”

形成了

一上一下、一虚一实、下合上开的

“门式”造型

寓意“信息之门”

尽显大气方正,端庄凝重


“匠”

创新破难 科技赋能


面对深度28.8米的

丽泽商务区最深基坑

毗邻北京地铁14号线

最近仅0.8米的施工环境

项目组织3次专家论证

与地铁项目部开展4次技术研讨会

保障建设安全



项目100米高度位置的

八边形截面连廊

总重量1200吨

项目团队针对其中的两侧平行桁架

采用精准分段施工

装配式实体与模拟快速预拼装技术

实现了百米高空对接精度5毫米以内

斜边斜挂式菱形网格圆管桁架

则采用极坐标法吊装设计

解决高空安装难题



位于200米高处的

层叠发射式交叉桁架共3层

项目创新地将原有三角支撑体系

拆分为5个小三角体系

从两侧向中间立体递推安装

解决了建设过程中稳定控制难题

在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下

项目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巧”

精美幕墙 细致勾勒


大厦北侧外立面拥有目前

国内最大的100米高拉索幕墙

面积约4000平方米

由横索、竖索和 高透玻璃组成

使用的拉索直径达到65毫米

是常规拉索的3倍

经多次专家论证及现场试验

拉索采用分布分级对称张拉的方法

过程中

对索拉力和钢结构支座变形 内力

进行监控

保证拉索结构和钢结构支座的安全性



位于100米及200米高空的

斜面钢框架采光顶幕墙

整体造型与平面呈47°角

单块玻璃面积超2.5平方米

施工精度及安全控制难度大

在多次方案比选后

项目舍弃了

框架式幕墙高空焊接的工作模式

将其优化成现场单元式做法

整体吊装安装后嵌入玻璃

使用SGP玻璃胶片

增加防脱落型材构造

施工精度及安全性变高

安装速度大幅提升



“稳”

智慧建造 技术护航


项目开工伊始

便前瞻性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

创新应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真正实现“设计图模一致”

“模型增量传递”



工程主要图纸均由Revit直接出图

利用其独特联动性

在更改某个位置的同时

使所有平立剖、详图图纸等进行联动更新

节省核对图纸时间

真正实现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

施工单位二次深化

指导现场建设的闭环流程

项目获“龙图杯”“创新杯”等

5项国家级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一等奖



“绿”

低碳环保 绿色节能


在塔楼顶部200米

及裙房顶部28.5米处

项目均设置采光顶幕墙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

外幕墙还设置自然通风器

实现节能减排

其他层双塔连接处设置空中花园

形成丰富的内部绿化景色



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

高强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应用预拌流态固化土基坑回填施工技术

防尘降噪式硬塑料垃圾溜筒技术

实现项目绿色建造

在中国建筑业协会

建设工程项目绿色建造竞赛中

取得92.70分的好成绩

同批次排名第一




编:郑秋霞, 纪文彬
核校:崔   融
审核 时锋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