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埃科笔下的这些“十万+”潜规则与微信公号一一对照,简直要令人怀疑他其实活在当下的中国。他就是那个揭露了皇帝什么都没有穿的孩子。
|
|
|
|
|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竟是一本微信 10w+ 教程
文|btr
原发于公众号|iWeekly周末画报
- 声明:刊发已获授权,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
意大利小说家翁贝托·埃科擅长游走于历史与记忆的迷雾中,带着历史学家的博学与符号学家的洞察力编织动人心魄的故事,来探究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谎言。这位2016年去世的作家生前最后一部小说《试刊号》同样如此。相较于前六本不时点缀拉丁文、需要具备一定中世纪历史知识或学术背景方能读懂的厚重大部头,只有一百多页的《试刊号》轻盈而轻快。这位八十多岁的灰胡子老爷爷证明了自己的幽默天赋及反讽才华:他将一份从未面世的报纸的创刊经历写得妙趣横生;而在恶作剧般的笑料背后,是对意大利社会政治现实的明晰洞察和对新闻业的犀利批判。
埃科将《试刊号》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92年—那正是席卷亚平宁半岛近十年的“净手运动”(Mani Pulite)的开始之年:2月17日,意大利社会党成员马里奥·基耶萨被捕,罪名是在他担任养老院院长时向外包服务供应商索贿以便筹集政治资金。随着调查深入,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安东尼奥·迪·皮耶特罗将反腐风暴推及政商界,直接促使意大利前总理贝蒂诺·克拉克西接受调查。一年后,克拉克西逃亡至突尼斯;而富有的米兰企业家及媒体大亨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投身政坛,并于1994年起三度担任意大利总理。
埃科在《试刊号》中对这一题材的处理隐晦而巧妙:他并未直接提及上述事件中任何人的名字,而是将细节挪用、组合到人物身上,借由一种影射的艺术,让观众自然而然地从现实中的传媒大亨联想到小说中那份新报纸的出资人维梅尔卡特骑士。这位掌管着亚得里亚海岸几十家酒店、疗养院、行业杂志的骑士,希望创办一份“一切方面都讲真话的日报”,先出版12期试刊号。他的如意算盘是,一旦报纸可能发表的秘闻对金融政治领域的顶级沙龙构成威胁,沙龙便会请求他放弃报纸,并接纳他进入他们的圈子。
《试刊号》的叙事者是一位做过德语翻译、影子写手等职业的50多岁的“失败者”科洛纳,他受主编西梅伊之邀担任副主编,记录这份永远不会面世的报纸的创刊过程,并对文章风格进行统一。根据主编设想,传统的报纸“总是在讲人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这份《明日报》则致力于“通过深度报道,外加调查,以及出乎意料的预测,来谈论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故事便这样展开。编辑部六个同事开始寻找选题,撰写文章。因为试刊号只需“展现出创办这样一份报纸的可行性”,因此可以自由选择日期。比如,将之推回几个月以前,只要“讲述的方式当作读者对此尚不知晓”即可。当沉醉于阴谋论的布拉加多齐奥想象出一套关于墨索里尼的秘密后,这位同事惨遭杀害,而知晓内情的叙事者决定与女友开始一场逃亡之旅。
《试刊号》由此展现了一幅1990年代初意大利社会政治的全景图。在小说结尾处,埃科借主人公的一番话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我们正在习惯于失去羞耻感,”他说,“贿赂得到允许,黑手党也正式进入议会,政府里的人也在逃税,监狱里关的都是些偷鸡的阿尔巴尼亚人。”幻灭之后,唯有以一种“平静的不信任”对待周围的世界,毕竟明天会是新的一天。
在《试刊号》中,埃科诚然花费了颇多笔墨讲述关于墨索里尼的阴谋论—这也成为了这本惊悚悬疑小说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但这些叙述是通过布拉加多齐奥之口,为这些文本赋予了另一种外部的、批判的视角。如果说符号学的确带有发现事物之间的隐秘联系(构建/发现能指与所指)的意味,那么埃科更深谙过度诠释的危险性:在《试刊号》里,它甚至演变成一场流血事件。
同样的批判视角贯穿在《试刊号》之中:尤其当埃科貌似离题般列举起《明日报》可能的栏目及内容时,几乎扑面而来的反讽感,事实上是对新闻业的犀利批判。更有趣的是,埃科的批判并不仅对1990年代的意大利小报有效,它甚至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构成对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媒体(尤其是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以点击量衡量价值的所谓新媒体)及这个纸媒纷纷倒闭的时代的无心影射。
“我有一则独家新闻。假如《明日报》已经开始发行,我可以让他的销量达到十万份。”在《试刊号》的某一时刻,我们仿佛借由数字的巧合进入了时空隧道,进入了埃科笔下的“小报十万+教程”批判版。关于事实与观点分离的原则:虽然“民主新闻界的一个根本原则是事实与观点分离”,但记者总可以“把话语权交给一个与他观点相同的人”,通过并置“平常的观点”及“更合理的观点”来引导读者。关于读书版:“不要过多地涉及文化,因为我们的读者不读书,最多看看《体育报》。……要使作者的形象凸显出来,或许还包括表现他的怪癖和弱点。”关于星座运势:“找出一些常见的公式,仅限于那些乐观的预测。”
关于讣告:“重要人物去世时,他们身边那些悲痛的人既不在乎死者,也不在乎死者的家人,而是把讣告当作攀亲。”关于如何推翻指控:“并不需要找到相反的证据,只需要证明原告违法就可以了。”关于影射:“影射并不意味着讲述什么确切的东西,它的作用仅仅是将怀疑的阴影投射到反驳的人身上。”将埃科笔下的这些十万+潜规则与微信公号一一对照,简直要令人怀疑埃科其实活在当下的中国。他就是那个揭露了皇帝什么都没有穿的孩子。
(完)
感谢本文授权方
iWeekly周末画报
搜索id:iweeklyapp 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可添加关注
同时还要感谢本文原作者 btr 老师
btr ,作家、译者、自由创作人。出版有散文集《上海:城市生活笔记》及短篇小说集《迷走•神经》等。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M&C萨奇《残酷极简思维》及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等。曾参与策划“大声展”文学单元及朱浩摄影个展“就像电影一样”。关于旅行、城市生活、文学及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周末画报》《大都市NUMERO》及《ELLEMEN睿士》等媒体。
知恩图报的微信君决定给 btr 老师的新书作个广告
《迷你》
1000多个emoji
300多篇无厘头微小说
400多幅涂鸦
100多条伪注释
一个充满黑色细胞的迷你世界
《迷你》是短。迷你裙一样的短。它是对于想象的邀请:空白总是意味着可能性,而没有什么比想象更诱惑。
《迷你》的“迷”是迷惑也是谜题。它是心灵鸡汤的反面,不代客思考,不提供答案。它热衷于提问,并用提问激发思考,或暗示总有一些事物、情感、谜题超越了理性,无法解释。
《迷你》的迷可以是动词。迷人的迷。如果说迷人的东西有什么共性的话,简洁应是其中之一。理想的情形是:第一眼就让人着迷,并在人们意犹未尽时中止。
《迷你》是一个悖论。很短很短的故事、段子、灵感、断片——无论你怎样称呼这些简短的文字——可以变成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很短又很长。太短了又太长了。可以迅速看完又可以重新开始看第二遍,反正“人不能两次看同一本迷你”——《迷你》里有很多杜撰的名言,但一如牛顿所言,“杜撰的名言是名言而不是杜撰”。
可以把《迷你》视为一本设计书——它的确是。小马+橙子——中国最好的书籍设计师组合之一,为《迷你》手绘了大量符号及插图,并量身定制了全书的设计。
重要的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相关图书推荐 试刊号 |
现在到亚马逊、京东、当当购买, 随机赠送一款上图中的冰箱贴,送完即止 |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魏怡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
翁贝托·埃科生前最后一部小说,通过一场阴谋重重的办报实验,对现代新闻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如您对这本《试刊号》感兴趣, 试试长按下图二维码吧 |
树敌 |
|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李婧敬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
《树敌》全书收文15篇,内容跨越古今、游走多重世界,将作家的多重身份融合于一本书中:从中我们既能看到学者埃科的哲学反思、文学惦念,又能看到公共知识分子埃科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有小说家埃科创作的蛛丝马迹,也有老顽童埃科以妙想奇思书写生活滋味。 如您对这本《树敌》感兴趣, 试试长按下图二维码吧 |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