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聊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戏曲...
快来关注!!
▲
《魔笛》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1791年9月30日
莫扎特的歌剧
《魔笛》
首演
由莫扎特本人担任指挥
不仅很快得到了世人的喜爱
也是莫扎特个人最爱的作品之一
今天就
来讲讲这部歌剧
▼
《魔笛》让我们再一次膜拜莫扎特超人的音乐天才,他用音乐成功将一个逻辑混乱的三流剧本化腐朽为神奇,至今仍是最经常被演出的歌剧之一。
-《魔笛》剧情概述 -
古埃及王子
塔米诺
在被巨蟒攻击时被夜后的侍女所救,她们给王子看了夜后女儿
帕米娜
的画像,王子对帕米娜一见钟情。
夜后
求王子去
大祭司萨拉斯特罗
处救回女儿,之后就把女儿许配给他。王子同意后得到了一支能帮他摆脱困境的魔笛。
但其
实夜后才是反派,她想摧毁大祭
司的“光明神殿”。
王子抵达后要与帕米娜分开接受一系列奇怪不合逻辑
的考验来证明他
们值得更高的幸
福。最后
他
们经受住了考验,在大祭司的祝福中缔结良缘。而夜后和她的随从则沉入地下。
另外剧中还有一个对剧情发展无甚贡献的鸟
人帕帕吉诺
,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不停地唱好听极了的求偶歌,最终成功找到了女朋友
帕帕吉娜
。
剧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花腔女高音试金石“夜后咏叹调”外,还有众多精彩至极的音乐,尤其考虑到莫扎特漫不经心,信手拈来的工作状态,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魔笛序曲】
▼
【救救我!】
▼
【我是快乐的捕鸟人】
▼
【迷人的画像】
▼
【魔笛的声音是多么洪亮啊】
▼
【
好美的铃声
】
▼
【
萨拉斯特罗万岁!荣耀属于你!
】
▼
【
噢,伊西斯与奥西里斯
】
▼
【
所有的生物都感受到爱的狂喜
】
▼
【
在神圣的殿堂里
】
▼
【
我知道,一切都成了过去
】
▼
【任何
少女或女人
】
▼
【
我们穿越炽热的炉火
】
▼
【
小铃铛,现在响起吧
】
▼
【
帕,帕,帕,帕帕盖娜!
】
▼
【
太阳的光芒
】
▼
《魔笛》的谜之剧本据说与一个叫
共济会
的神秘组织有关。
共济会全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匠”,
1717在
英国成立,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兄弟会组织,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秘密组织。
美国历任总统中至少有15位是共济会成员,包括华盛顿和罗斯福。丘吉尔、爱迪生、贝多芬、马克·吐温、柯南道尔等人也都被认为是共济会的成员。
莫扎特于1784年加入共济会,他也是光明会(共济会分支)的会员。
《魔笛》的剧本作者
席卡内德
和莫扎特一样是共济会会员,所以有一种说法是《魔笛》是共济会的高层要求莫扎特用歌剧的艺术形式来宣传和颂扬共济会的学说。也有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莫扎特是自发地对共济会的秘密仪式进行一种戏剧化的模仿。
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