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名城网事  ·  下雪!下雪!淮安刚发布新消息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零刻 SER8 Pro 迷你 PC ... ·  2 天前  
苍梧晚报  ·  降温+雨雪,气象部门最新发布! ·  2 天前  
度房苏州  ·  马上,这座跨区大桥要重建! ·  6 天前  
苏州新闻  ·  雪来了!江苏最新预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三联学术丨2020年终书单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20-12-23 09:25

正文



2020

年终书单


三联学术








热点阅读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 等著

锁线精装 全彩多图,312页,88元

ISBN:9787108067968

2020年5月



►  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良渚古城、二里头、殷墟、三星堆、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涵盖了中华文明从雏形至盛期的不同历史阶段,勾勒出中国历史的脉络和轮廓。

►  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

►  全书在三联生活周刊✕“中读”同名热销精品音频课程的基础上打磨加工而成,图文并茂,突出考古现场感,呈现前沿研究新观点,提供大量图表以及文物的延伸阅读信息,将专深的考古报告、学术研究转化为面向普通读者的知识读物。



相关阅读:


新书 | 李零、刘斌、许宏等《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刘斌丨良渚古城:一个“水乡泽国”的发展与消失






新雅中国史八讲


甘阳  侯旭东 主编

平装,297页,69元
ISBN:9787108068118

2020年11月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中国史”通识课程讲稿。

孙庆伟、侯旭东、阎步克、张国刚、邓小南、姚大力、刘志伟和杨念群等八位学者,依次对中国大的历史时期与核心王朝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特点进行综括性的脉络梳理和问题分析。

每一时段的解析视角和关注点各不相同,或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或侧重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每位作者对各自领域都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本书既呈现了不同作者的研究特色和讲课风格,又贯穿了中国大历史的总体进程和当下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实为普通读者了解或研读中国史不可多得的高端通识读本。



相关阅读:


新书丨甘阳、侯旭东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阎步克丨变态与回归:魏晋南北朝的 政治历程

甘阳丨学会向中国文明提问





却将谈笑洗苍凉

晚清的政局和人物三编


姜鸣  著

平装 全彩多图,383页,65元

ISBN:9787108066350

2020年4月



继《天公不语对枯棋》和《秋风宝剑孤臣泪》后,姜鸣撰写的晚清历史散文第三辑,收入十三篇文章。有浓墨重彩的长篇考证,揭示了“马嘉理事件”后清廷的外交失败,“甲申易枢”对甲午战败的潜在影响,以张佩纶为代表的“清流”在当时政坛中的沉浮,而这些事件恰好为之后的甲午战败埋下了伏笔。也有角度新奇有趣的小文,从胡雪岩的破产,到孙中山的伦敦绑架事件;从李鸿章最后生涯的居所,到张佩纶的爱情婚姻生活;从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的诗歌与影响,到一勺用来养生的牛肉羹——涉及晚清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系列(一函三册)


姜鸣 著

平装,三册 1070页,171元

ISBN:9787108068057

2020年8月



收录姜鸣所著晚清政局与人物系列三种:《天公不语对枯棋》《秋风宝剑孤臣泪》《却将谈笑洗苍凉》。将严谨的史学考证、细致的田野调查和生动的描写手法相结合,复现清末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地理和社会生活的微小细节与宏观图景,着力在晚清这一历史转折节点上,发掘蛰伏、隐含在那个时代的“现代化”萌芽。


相关阅读:


新书丨姜鸣《却将谈笑洗苍凉:晚清的政局和人物三编》

姜鸣丨“晚清的政局与人物”系列(一函三册)

三联姜鸣作品




成神

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


To Become a God: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


“古典与文明”丛书

[美] 普鸣 著

张常煊 / 李健芸 译 李震 校

精装,512页,58元

ISBN:9787108066848

2020年6月



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根本性差异,是马克斯·韦伯、葛兰言、李约瑟、张光直、葛瑞汉等西方的中国研究者孜孜不倦讨论的焦点——二元与一元、断裂和连续、超越与原始、悲剧与和谐等各种两极化概念充斥着20世纪的中国思想研究,将中西置于绝对的对立关系上。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文化拥有了一种固定不变、仿佛与生俱来的预设——“天人合一”。

《成神》则致力于反思并消除这些固有的习见。通过分析商周卜辞铭文、战国诸子文献及秦汉史论中呈现的凡人与天神的复杂关系,普鸣重构了“天人合一”背后蕴含的“关联性宇宙论”在中国兴起的历史过程与政治背景:在他看来,“人”与“神”的界限、人能否“成神”等问题在早期中国经历了一场长期的论辩,“关联性宇宙论”并非是一开就存在于中国的基础性预设,而是在与祭祀占卜活动的对抗中逐渐成为了主流。普鸣在《成神》中讨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比较模式,即将历史分析与比较性视角相结合,既关注相似的宏观历史处境,又注重细微差异的辨析,以期在中国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获得更丰富的意义。



相关阅读:


新书 | 普鸣《成神: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 与自我神化》

书评丨王正原:天人与“成神”




怀疑者多马


Doubting Thomas


文化生活译丛

[美] 格伦·W. 莫斯特 著

赵画 译

平装,328页,48元

ISBN:9787108067579

2020年6月


“怀疑者多马”是耶稣门徒中众所周知的一位,他为了确定耶稣是否真的复活而要求将手指伸入耶稣的伤口。然而,《约翰福音》记载的这个故事有诸多不确定之处,“怀疑者多马”也成为最令人困惑的圣经人物,现代人对他的理解除了这个含混不清的故事少之又少。

格伦·莫斯特的《怀疑者多马》一书则明确地希望读者认识到,关于这一圣经人物故事的变形经历了非常长的一段时期,而我们可以从这些奇奇怪怪的扭结和转变中对这一人物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教、社会、历史获得更多的理解。

著名文学批评家弗兰克·克默德在《伦敦书评》中评价此书“博学”“迷人”,尤其指出作者对卡拉瓦乔的分析“精妙绝伦,充满智慧,犀利深刻”。作者将“怀疑者多马”这一文学符号放置在绘画传统中加以考量,向读者充分揭示了其研究的魅力,通过阅读它们,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一个圣经人物和故事,而是从宗教和艺术的角度对西方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关阅读:


新书 | 格伦·莫斯特《怀疑者多马》

讲座丨格伦·莫斯特:怀疑者多马——看,触摸与信仰

格伦·莫斯特丨卡拉瓦乔与圣像中的多马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雅理译丛

[美]格雷格·卢金诺夫  [美]乔纳森·海特 著

田雷  苏心 译

精装,527页,69元

ISBN:9787108068743

2020年6月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相关阅读:


《娇惯的心灵》:一部“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 | 多位学者力荐的教育心理佳作

特朗普时代,校园中的恐吓与暴力

专访田雷丨教育是真正具有公共性的时代话题

七个问题丨田雷:美国的最大困境是都在制造“愤怒”





原创学术



世纪的诞生

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20世纪的中国”第一部)


汪晖 著

精装,495页,72元

ISBN:9787108066800

2020年6月



作者延续《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最后一卷的问题意识,将“有关中国革命及其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作为全书的研究宗旨,致力于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历史建构为思想的对象。全书共三部,主题分别为:第一部“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第二部“世纪的多重时间:帝国、革命与跨体系的运动”;第三部“世纪的绵延:重新政治化与齐物平等的哲学”,展现了他长期以来对“短20世纪”的中国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社会、从政治到信仰之巨变的宏大研究。

本书为第一部。开篇即开宗明义,对于“世纪”这一新时势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阔又纵贯的阐释与分析,其余篇章主要聚焦于从“世纪诞生”时期的系统性断裂与置换、民族国家危机、“一战”与“亚洲觉醒”、五四启蒙运动、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结点中寻找“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探讨民族国家如何在传统帝制中艰难地脱胎而出,其间国家与政治、文化与政治、大众与政治,尤其是革命与政治之间上演了怎样的分合缠斗,又如何共同塑造了20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面貌,诚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不断变革与革命的世纪;是激烈反对旧世界也激烈反对着自身的不断自我否定的世纪;也是将他者的历史纳入自身内部,同时将自身的历史置于全球范围内的世纪。‘短世纪’和‘漫长的革命’构成了20世纪中国最显著的特质。”



相关阅读:


新书 | 汪晖《世纪的诞生》(“20世纪的中国”第一部)

七个问题丨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 ——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答问

石岸书|重返“20世纪”:试读《世纪的诞生》





绝望与希望之外

鲁迅《野草》细读


孙歌 著

精装,281页,48元

ISBN:9787108067180

2020年6月



一般认为,《野草》是最能透见作者“灵魂的真与深”、最能揭示鲁迅个人真实的生命状态的作品,孙歌将鲁迅和《野草》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借助竹内好与沟口雄三的独特思想路径,来重新解读鲁迅与传统的关系,五四落潮后鲁迅的孤独、战斗与坚守,以及鲁迅在“绝望与希望之外”追寻生命原点的深刻体验与人生思考。

通过逐一细读23篇文章,作者重新阐释了诸如“中间物”“明暗之间”“无物之阵”等《野草》中的核心观念,尤其对鲁迅的 “求真”意识和他的“反传统”思想做了独具匠心的体味。作者认为,鲁迅不是一般的“反传统”,而是“一直在传统中用断裂、决绝的方式继承一些最关键的要素”,因此既要厘清“传统”的多面性和多义性,又要辨析传统在现代的分解和转化,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求真”就与明末的李卓吾一脉相承,实际上他是“进入传统的脉络有选择地进行继承”。


相关阅读:

新书丨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

孙歌 | 生命飞扬的大欢喜:如何理解鲁迅的“复仇”

七个问题 | 孙歌:阅读和理解鲁迅,需要有超越常识经验的能力




题写名胜

从黄鹤楼到凤凰台


商伟 著

精装,229页,49元

ISBN:9787108067012

2020年1月



《题写名胜》是商伟“重读唐诗”三部曲的第一部,它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对崔颢《黄鹤楼》诗所做的回应入手,将前后相关的登临名胜的唐诗串联起来解读。通过强力诗人的勾连与创造,这些诗歌共处互文的意义之网,共享相似的模型结构,形成一系列名与实、有与空、今与昔、见与不见的对照,彰显了人心之于景物的感知关系。简洁有力的诗句,道尽物是人非的感怀,也让后来者超越自身所处的有限时空,追问个体生命当下存在的意义。作者借此个案,探讨了诗歌的创作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批评话语和文化现象,为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品阐发新意,给广大喜爱唐诗的读者带来启发。



相关阅读:

新书丨商伟《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

商伟丨黄鹤一去不复返,槛外长江空自流

商伟丨李白的黄鹤楼“情结”:文字与视域的吊诡

商伟访谈 | 重读唐诗:从李白、崔颢到中国古典诗学




为政

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


梁治平 著

精装,337页,42元

ISBN:9787108065780

2020年6月



中国古代为政思想不但表现于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方面,更涵括经济、社会、伦理、教育及宗教诸议题,其意旨精微,内容宏富,源远而流长。本书择取“天下”“为公”“民本”“家国”“礼法”五种观念,由语词演变、观念结构、意义系统及制度形态诸方面入手,探究其含义,追溯其源流,揭示其古今之变,期以展现古代中国人的致治理念与实践,同时为今人认识传统和再思中国提供更多可能。


相关阅读:


新书丨梁治平《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

梁治平丨“家国”的谱系

七个问题 | 梁治平:中国法政思想中的“大观念”





敉平与破裂

邓·司各脱论形而上学与上帝超越性

雷思温 著

平装,509页,78元

ISBN:9787108066558

2020年3月


邓·司各脱是西方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他面对新的神学形势,重新提升上帝的超越性,在阿奎那向晚期经院哲学和中世纪哲学向近代哲学的两种过渡中都起到了转折性作用。

作者的核心关切是近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内在联系,通过形而上学与上帝超越性之间的复杂关联揭示了司各脱形而上学的两个重要特点:它既具有敉平的去中心化结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上帝的超越性,从而形成了“中介的消失”这一思想史局面。

敉平与破裂这两个看似相反的特征,在司各脱的思想中相互配合,使他成为中世纪哲学走向晚期的转折性人物。理解司各脱,为我们理解近代哲学,尤其是理解路德、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不同的哲学路向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前提。



相关阅读:

新书丨雷思温《敉平与破裂:邓·司各脱论形而上学与上帝超越性》

七个问题丨雷思温:“中介的消失”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雷思温丨哲学如何看待虚无与死亡

雷思温丨失控的无限性:无限他者的神学起源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学术传记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刘珩 著

平装,337页,49元

ISBN:9787108067890

2020年6月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是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著名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希腊、意大利和泰国从事民族志田野调查研究,是“文化亲密性”理论的提出者和实践者。本书通过聚焦赫茨菲尔德的作品和人生,梳理其“有担当”的人类学的实践过程,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20世纪下半叶英美人类学主要理论范式、田野研究模式热点转换的重要历史瞬间,并指出赫兹菲尔德的视角、路径对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找寻新出路的意义所在。



相关阅读:

新书丨刘珩《迈克尔·赫茨菲尔德:学术传记》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


“古典与文明”丛书

冯茜 著

精装,471页,59元

ISBN:9787108068019

2020年9月



古人如何理解“礼”,是礼学思想史叙述的基本视角。礼是人为创作,还是自然生成?圣人制礼的实质是制作经典,还是保存历史制度?礼如何实现教化的意义?对这些核心议题的不同探讨,构成了传统礼学演进发展的张力。

礼学发展到唐宋之际,以文本解释为主的汉唐注疏传统日渐枯竭,宋人开始在“追法三代”的信念下,为“礼”重建思想根基。本书梳理了从赵匡、杜佑、聂崇义、刘敞、陈祥道,再到李觏、王安石、张载、二程、吕大临的礼学研究,最终落脚在朱熹对于不同礼学方法与思想的统摄上。这些唐宋之际的思想家对礼的规范性来源和人性论基础进行了重新阐释,由此实现了礼学思想与礼仪实践的历史转型。



相关阅读:

新书丨冯茜《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

冯茜丨北宋礼学遗产与朱子礼学

七个问题丨冯茜:礼学研究重在揭示古人生活中的价值信念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宿白  著

布面精装,图版全彩,349页,128元

ISBN:9787108064769

2020年1月



中国古代印刷史领域的典范之作,收入五篇论文和一百数十幅唐宋雕版印刷品的珍贵书影,深入考述并厘清了唐宋时期中国雕版印刷的发展史。

作者深谙古代文献、精通版本目录学。将考据学深厚素养与考古学分类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珍稀古本典籍、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物,既系统又分阶段地呈现出雕版印刷在初始四五个世纪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面貌。

本书初版于1999年,由文物出版社推出,2001年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此次收入《宿白集》,订正讹误,更新图版,由三联书店再版刊行。


相关阅读:

新书丨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三联·宿白集(六种)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


宿白  著

布面精装,539页,158元

ISBN:9787108065650

2020年6月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白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到宣化辽墓中张家的兴衰史,再到西藏大昭寺的银瓶、青州龙兴寺的窖藏、山西永乐宫的壁画,乃至日本奈良法隆寺的玉虫厨子。宿白先生用一以贯之的考古实践与历史、文献互证的方法,为大量零散考古素材搭建了一个分类、分期明晰的体系,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观点,尤其是“城市考古”概念与方法的问世,影响并指导了大批之后的考古工作者。



相关阅读:

新书丨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

宿白 | 日本奈良法隆寺参观记




西垂有声

《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梁云 著

平装,235页,78元

ISBN:9787108066619

2020年6月



以往对《史记·秦本纪》的阅读和理解,都是借助《 史记》三家注,但传世文献因为记载的缺环、不详、矛盾或其他原因,总是给后人理解历史的全貌带来很大的阐释难题,谜团重重。20世纪逐渐发展成熟的考古学,在“证经补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书作者以考古资料为《史记》作“第四家注”,很好地示范了“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优势。



相关阅读:

新书丨梁云《西垂有声:的考古学解读》

梁云丨秦人“东来说”的四个考古学依据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李零 著

布面精装,460页,88元

ISBN:9787108067975

2020年7月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李零先生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相关阅读:

新版丨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李零丨古代学术遗产的重新理解




儒家与启蒙

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

(增订版)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

丁耘 著

精装,339页,59元

ISBN: 9787108068811

2020年9月



新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前所难料的新处境。中国思想界的问题旨趣与研究方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在一个更完整的视野里,以更真切的方式重新开展了“古今中西”问题的讨论。《儒家与启蒙》即是以自己的方式探究了古今中西之辩的思想症结,并从哲学会通的角度加以深入。

作者认为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主要线索是启蒙主体性自我扬弃的辩证法。而在以西方古典哲学的方式观察并描绘出现代生活世界本身的政治性之后,被扬弃的启蒙主体性就在本质的政治一维上重新获得了一个体会、进入并激活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的道路。本书依据这条道路,分别就启蒙与儒家的关系及其哲学根据做了深入的探讨。全书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启蒙为关键概念重思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思想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以儒家为关键概念重思晚清特别是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思想基本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古今中西之问的哲学基础。

本书第一版主要收录了作者在新世纪头十年的重要文章。本次再版,作者做了增删,增加了近十年的一些相关文章,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其对“古今中西”问题的最新思考与理论推进。



相关阅读:

新版丨丁耘《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增订版)

丁耘丨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西学翻译


古典与文明



萨卢斯特


Sallust


[新西兰] 罗纳德·塞姆 著

荆腾 译

精装,701页,88元

ISBN:9787108068903

2020年9月



萨卢斯特被塔西佗称为最杰出的罗马历史撰述家。凭借这部经典著作,罗纳德·塞姆成为20世纪第一个把萨卢斯特放到其社会、政治和文学背景中进行考察的学者。以往的研究者仅仅将萨卢斯特视为雇用文人或小册子作者,但塞姆的著述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与萨卢斯特的文学成就联系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一位没有党派偏见的历史撰述家。

塞姆作为20世纪最优秀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明确地将历史学者比之于小说家。他的历史叙述“追求小说的连贯性”,并因此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相关阅读:


新书 | 罗纳德·塞姆《萨卢斯特》

吕厚量丨《萨卢斯特》:罗纳德·塞姆历史观的修正与发展




《奥德赛》中的歌手、英雄与诸神


Singers, Heroes, and Gods in the Odyssey


[美] 查尔斯·西格尔 著

杜佳 / 程志敏 译

精装,431页,58元

ISBN:9787108061973

2020年1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奥德赛》。美国著名古典学家查尔斯·西格尔倾三十余年心力研究和讲授《奥德赛》,为这部伟大史诗的诠释史注入了新的丰富内容。

通过西格尔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奥德修斯,是一位想要挽救同伴而无能无力的首领,一个机敏灵活坚强隐忍的英雄,一个善于讲述也懂得倾听的吟游诗人,一个历经磨难而雄风犹在的国君,一个忧伤的儿子,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懂得和妻子分享的丈夫,一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男人。审慎和聪明没有消除其善良的天性和信任别人的能力,漫长的漂泊流浪也没有把他的心磨砺得太过坚硬而失去可贵的敏感与温情。最终我们将理解,奥德修斯的旅程就是人类自己人生旅程的一种代表和缩影。

在引人入胜的叙述背后,西格尔也密切关注史诗中的风格、构思和神话模式,思考了吟游诗人与听众之间的关系、荷马对诗歌本质的处理等诸多问题。正如Louise Pratt所言:西格尔帮助我们看到文本中最好的东西,也能让我们看到最有可能的潜在意义。



相关阅读:


新书 | 查尔斯·西格尔《〈奥德赛 〉中的歌手、英雄与诸神》

查尔斯 · 西格尔 | 奥尔巴赫对《奥德赛》的解读付出了代价




阅读希腊悲剧


Reading Greek Tragedy


[英] 西蒙·戈德希尔 著

章丹晨 / 黄政培 译

精装,526页,68元

ISBN:9787108065919

2020年1月



在离开雅典民主繁盛时期近两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希腊悲剧?西蒙·戈德希尔的这本小书一方面将悲剧看作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社会生活和公民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引入现代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希腊悲剧的本质及其涉及的重要问题如语言与城邦、人与城邦、知识与心智、作为戏剧的戏剧等进行了独到的考察。在详细讨论三大悲剧家的剧作的同时,向读者揭示了希腊悲剧中的问题、张力和不确定性。

无论是古典学者,还是希望以一定的批评意识接近希腊悲剧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提供帮助和启发。



相关阅读:


新书 | 西蒙·戈德希尔《阅读希腊悲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