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当吒言遇上“纪”语……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今晚24时!四川油价将调整! ·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能待一整天的6个室内场馆!部分免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342亿IPO,孙正义又一个大赌注?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08-14 22:09

正文

这一次,软银将目光投向了印度。

作者 | 信瀚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这一次,软银将目光投向了印度。
在印度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随着 Ola Electric 在本地市场上市,这家由连续创业者 Bhavish Aggarwal 领导的公司创造了历史。
Ola Electric以惊人的48亿美 (约342亿元人民币) 市值,成功登陆股市,成为年度最大IPO。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那位 被誉为“印度马斯克 ”的创始人 Bhavish Aggarwa l 以及他背后强大的 支持者 —— 软银。
其中,作为这场盛宴的幕后推手,软银为 Ola Electric 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软银加持下的“独角兽”光环
软银的选择,从来不是偶然。
孙正义,这位对独角兽企业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的投资者,以其 眼光毒辣和出手阔绰 将软银集团打造成了 “独角兽猎手”。
他的投资策略,常常被视为冒险之举,但往往也能发掘出下一个大热门。尤其在 阿里巴巴的投资上,一战成名,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1981 年成立以来,软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案例无数,从亚洲的 阿里巴巴 到美国的 Uber ,再到英国的 ARM Holdings 足迹遍布电商、共享经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在最新全球独角兽榜单中, 软银以投资 169 家独角兽的惊人成绩,稳居全球第二。

孙正义坚信,真正的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而 Ola Electric 正是他眼中的下一个大热门。
2019 年, Ola Electric 获得 软银 2.5 亿美元投资 成功跻身独角兽。 这一举动,也彻底打破了外界对于 OlaElectric 试图限制软银额外融资的疑虑。
此后, Ola Electric IPO 之路,也因软银的加持而变得异常顺畅。
如今这场华丽的 上市,不仅将Ola Electric推向了印度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更以48亿美元(约342亿元人民币)的市值成为年度最耀眼的明星。
这一成就,无疑是对Aggarwal及其团队努 力的肯定,同时也是软银投资策略的又一次胜利。
投资从不是简单的赌博,软银的每一次出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软银的投资逻辑,也简单而直接。他们看中的是 Ola Electric 低价策略和技术创新,这两大武器 Ola Electric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孙正义相信,通过垂直整合制造和供应链, Ola Electric 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盈利。
软银成为 Ola Electric 最大股东,这一举措在外界看来,无疑是对这家公司的强力背书。但与此同时, 软银的投资策略,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
尽管软银以其大胆的投资策略,在全球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 WeWork Uber 的失败案例,却让市场对软银的 “点金手” 产生了疑问。
在这样的背景下, Ola Electric 的上市,不仅是对软银投资策略的一次新考验,也是对它能否打破“魔咒”,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的一次挑战。

创始人被誉为“印度马斯克”
Aggarwal ,被誉为印度的“马斯克”。
他的 直言不讳和大胆创新,与埃隆 · 马斯克相似 经常活跃于 社交媒体和博客上。 这种个性特征,让他的在印度声名鹊起,成为了科技界明星人物。
印度理工孟买分校毕业 到在 微软印度研究院的历练 再到 创立 Ola Cabs ,推动 Ola Electric 的辉煌上市 Aggarwal 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预示着他将成为印度科技界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 Aggarwal 的旅程始于 2010 年,当时他创立了 Ola Cabs ,这款打车应用迅速在印度市场一炮而红,迅速成为共享出行的领头羊。
Ola Cabs 总部位于班加罗尔,提供 车辆租赁和食品配送 服务,并在 2018 扩展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19 3 月更是将业务拓展到了 英国
2019 2 月, Aggarwal 做出了一个 大胆的决策,将 Ola Cabs 的电动汽车业务分拆 Ola Electric Mobility
这一举措,不仅显示了他对未来电动出行的坚定执念,也让他站在了新能源革命的前沿。
但成功的路上哪有一帆风顺? Ola Electric 在推出电动两轮车后不久, 遭遇了电池起火事件 导致 超过 1400 辆电动两轮车被召回。
面对这样的挑战, Aggarwal 没有退缩,反而把这看作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在红杉资本和软银等巨头的加持下, Ola Electric 不仅挺过了难关,还一跃成为了估值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这样的成就对于许多人来说已是巅峰,但对于 Aggarwal 来说,这只是他宏伟蓝图中的一个起点。 Aggarwal 的商业抱负并未止步,他的野心,也不止于此。
他在 2023 年创立了 Krutrim ,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很快就成为了 印度首家市值达到 10 亿美元的 AI 初创企业。
此外,他还 作为天使投资人 参与 茶叶连锁店 Chaayos 新闻平台 YourStory 等公司的投资,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商业帝国。
2024 3 25 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 2024 胡润全球富豪榜》上, Aggarwal 95 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榜单第 2573 位。
尽管个人荣誉加身, Aggarwal 所领导的 Ola Electric ,在印度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仍面临重重挑战。
这个市场已不再是一片蓝海,而是充满了来自 Hero MotoCorp Bajaj Auto 等老牌车企的竞争压力,以及 Ather Energy TVS Motor 等新兴企业的激烈角逐。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 Bhavish Aggarwal 能否克服重重困难, 复制马斯克的神话,成为真正的“印度马斯克”? 将是他领导力和战略布局的一次严峻考验。

亏损 1.89 亿美元
虽然市值可观,但盈利能力堪忧。
这是许多投资者在审视 Ola Electric 时心中的疑问。
事实上,自 2019 年获得投资以来, Ola Electric 销售额的大幅增长确实令人瞩目,但连续三年的亏损同样不容忽视。
2024 年的财年里, Ola Electric 524.327 亿卢比的营收,约合 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90% 这一飞跃式的增长,无疑证明了 Ola Electric 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扩张能力。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也报告了 158.4 亿印度卢比(约合 1.89 亿美元)。 这个数字也不禁让人思考:这是一家正在成长的企业,还是一个正在烧钱的巨兽?
尽管 Ola Electric 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产品组合丰富,覆盖高端和大众市场,但过去两年, Ola Electric 的自由现金流出高达 200 亿印度卢比,这就 像是个无底洞,一直在吞噬着公司的现金储备 而且,高企的运营成本导致公司的 Ebitda 亏损率高达 25%
此外,公司保修准备金占销售额的 5.9% ,高于竞争对手,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负担,也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
与国内小牛电动相比, Ola Electric 的营收几乎是后者的两倍,但亏损额却也更为显著。
小牛电动在 2023 年的营收为 26.5 亿元人民币,约合 3.73 亿美元,净亏损 2.718 亿元。这样的比较,不禁让人对 Ola Electric 的盈利模式和成本控制提出疑问。
Bhavish Aggarwal ,这位被誉为“印度马斯克”的企业家,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坚信, Ola Electric 的重点是实现盈利增长,并为投资者描绘了一条长期盈利的道路。
他的自信,源自于 Ola Electric 的一项重要战略 —— 自制电池。通过为自家踏板车制造电池, Ola Electric 有望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目标是在 2025 年初实现电池的商业化生产。
在电动车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里,很多公司在 初期都会经历一段“烧钱”的阶段。
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发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建立品牌知名度等等。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亏损,但长期来看,却是为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将来的盈利做准备。
其次, Ola Electric 的销售额在 2024 财年实现了 500 亿印度卢比,同比增长了 90%
这个增长速度非常惊人,说明市场对 Ola Electric 的产品有很高的需求。只要能够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并且逐步提高运营效率,控制成本,那么扭亏为盈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 Ola Electric 未来如何实现盈利?是继续烧钱扩张,还是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