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抓紧梳理报送增发国债项目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3〕889号)发布,要求各地报送相应项目。今年2月,
财政部表示,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在第三批项目审批后,已分配完毕
。
据了解,第三批资金用于2800多个项目
:一是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02亿元,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以及甘肃、青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二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补助资金585亿元,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三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388亿元,支持开展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近日,ITS114在采集相关数据时发现,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省级应急管理单位发布了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预警指挥项目相关的可研批复、设计招标以及工程招标预告,同时部分还发布了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航空应急、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等项目的批复、招标预告等信息。
目前除陕西、江苏未找到任何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预警指挥项目可研、设计、预告等信息外
(江苏的几个地级市有相应项目批复信息)
,其他省市都有相应信息,目前已知24个公开了招标预算的省一级投资总额为119亿,如果加上另外6个未公开省一级投资,
预计投资将接近150亿
;此外加上安徽、山东、浙江等已经公开了市一级招标预告的投资金额,
总投资超过125亿
,
全国仅预警指挥项目投资预计会有200亿
,而这仅仅只是预警指挥工程的投资,按目前的节奏,
专项国债项目应该都会在今年内完成招标
。
当然,国债资金补助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585亿,不代表全国投资只有585亿,
地方政府必须配套相应资金,但国债资金占比不小
,比如广东省预警指挥项目可研批复中总投资为78460万,但2023年增发国债安排了39229万,占比50%。
预警指挥工程都包含什么呢?
基本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
提升综合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包括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森林草原火险综合监测站、灾害风险视频监控汇聚平台建设等。
二是
提升指挥调度能力,包括完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各级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改造,370MHz终端、北斗终端、卫星电话等通信装备配备,支持存量通信装备单北斗应用等。
三是
提升自然灾害数据汇聚能力,包括建设数据治理系统、三维数据处理系统等。
四是
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包括建设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跨网安全接入与数据安全交换系统、网络违规外联检测与终端准入管控系统,为省应急厅配备现场应急感知技术装备。
有些省份公布了具体的智能化设备采购数量,这些项目将对信息化集成企业、安防设备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北斗设备企业、视频会议企业、大数据模型企业等带来较大利好。
少数省市将智慧应急/应急管理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单列出来
,但应该包含在预警指挥项目中,只是更加强调平台“软”建设。
除此之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航空应急工程基本上
每个省都计划建设一个直升机救援平台,若干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救援平台
,目前已有17个省份公开了该方面的投资金额,总投资近9亿,平均每个省投资5200万,全国总投资预计在16亿;
而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能力提升,主要涉及各种救灾设备的采购,诸如车辆、森林草原灭火设备、抗洪抢险设备、水域救援等等,大多数省都是十个亿以上的投资计划,全国至少300亿,但基本上和智能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