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厚朴中医
介绍厚朴中医课程、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厚朴中医

今日寒食节,黄酒优惠进行中

北京厚朴中医  · 公众号  ·  · 2024-04-03 03:29

正文

今日寒食节,不晓得大家是否要坚持传统,寒食一日?坚持传统是好,可也要呵护好咱的胃。毕竟吃凉的、冷的、寒的不太适合咱们中国人的胃,所以假如真的不动火不热饭,小编提议,大家吃饭的时候一定配点儿生姜啊、紫苏啊或者芥末一类的料汁儿或热饮,要不然就把咱的黄酒烫到40℃,热乎乎的小酒多少也能抵消食物里的寒凉之气。



寒食节 的特点是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斗鸡等风俗。这是咱们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小编小时候在村子里长大,印象中寒食和清明是混沌不分的,其实这两个节本身就几乎连在一起,分不清倒也情有可原啦。我们 老家有句老话儿叫“清明一百五,上坟要添土”,说的其实不是清明而是寒食节,也就是立冬后的150天或冬至后的105日,刚好在清明前一两日,也就是寒食节。

一般来讲,提到寒食节,人们总会提到晋文公和介子推的历史故事,不过根据徐老师的讲解,寒食节其实远古就有啦。


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寒食节的起源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火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火,而火又同时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灾难,所以每到春天的时候,各家祭祀用的火都要熄灭一次,然后再燃起新火,称为改火,在改火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这种熄灭火和改火的中间的一天,就成了后来禁火禁烟的节,成为一个祭祀的节日。祭祀用的这些牺牲,就是牛羊猪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作为祭祀的供品摆在那里,一般都是熟食,但是都放凉了。当然,所祭祀的神不可能去吃这些食物,在祭祀活动结束以后,人们分而食之,所以这就变成了吃寒食和冷食的起源。


因为寒食节是不动火的日子,所以小时候村里很多人家都会提前制作各种糖馅儿的、肉馅儿的火烧(馅饼),也会煮很多鸡蛋。估计在南方类似的节气食品应该非青团莫属了吧?


总之啊,小的时候,寒食清明这几天,大人小孩儿 各有各的忙碌 。大人忙着给故去亲人上坟添土,娃娃们则会跟着学校给烈士扫墓,然后有半天假期,大家碰鸡蛋、挖野菜、荡秋千啥的也不闲着。 唐代诗人元稹在他的《寒食 夜》一诗中提到 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 。”原来斗鸡蛋的风俗唐代就有啦,不晓得您的家乡是否也有这个习俗。 两个鸡蛋尖对尖,硬碰硬,总有一个被撞破,接下来的动作嘛,就是把它吃到肚子,祭奠五脏庙啦。



一般来说,人在吃寒食的时候,心情也有些悲凉, 杜甫在诗中写道:“残杯与冷炙,处处皆悲辛。”正好印证了这种心情

——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无独有偶,寒食节的寒食、凉雨、凉凉的心情,把这些写 淋漓尽致的,估计要提一下唐代的诗人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城市忙碌的生活节奏,大家对于寒食节要寒食的概念已经淡化了。但是,生食冷食寒食的机会却在悄悄增多。就说冰箱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街小巷里, 冷饮店更是 遍地开花。 而且 交通便利, 各种 水果也是应有尽有, 天南海北 都能吃到 。很多人 往往会在周末采购下一周的各种食材放到冰箱,蔬菜、肉、蛋之类自然不少 ,水果啊酸奶啊没准儿也不少。 到了夏天,有人愿意喝凉的吃冷的,冰箱里偶尔还会增加 点儿啤酒啊、酸梅汤一类的饮品。


徐老师说

有了冰箱,等于人们天天在过寒食节 ,天天促进自己产生悲凉的心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