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的新应用,包括实时监控水中毒素的传感器、飞秒激光诱导MXene复合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量子点的重大突破、石墨烯冷超导保鲜技术的发布以及石墨烯不同色散类型能带的选择性调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石墨烯传感器实时监控水中毒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科研人员结合了湿转移、阻抗和噪声测量以及机器学习,利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阵列,能够实时检测重金属离子和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细菌。
关键观点2: 飞秒激光诱导MXene复合石墨烯的应用
北京信息技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飞秒激光诱导的MXene复合石墨烯(LIMG)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导率。这项研究探索了LIMG的形态形成和晶格结构原理,并指出MXene材料的嵌入改变了石墨烯的形貌和电性能。
关键观点3: 石墨烯量子点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阐释石墨烯量子点的固态磷光机制,实现了磷光寿命的重要突破,并获得了红色与蓝色磷光发射的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关键观点4: 石墨烯冷超导保鲜技术的发布
国家石墨烯应用技术联盟举办的石墨烯技术应用新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石墨烯冷超导保鲜技术。这项技术的问世标志着石墨烯在保鲜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有望解决我国大量的食品浪费问题。
关键观点5: 石墨烯不同色散类型能带的选择性调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曾长淦教授等科研人员利用人工笼目超晶格势场,成功实现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类型能带的选择性调控。这为各种二维材料系统的按需电子能带设计铺平了道路。
正文
石墨烯新应用!实时监控水中毒素
饮用水管理不善正威胁着全世界数亿人的健康。基于此情况,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科研人员近日报告了湿转移、阻抗和噪声测量,以及机器学习的结合,以促进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晶体管(GFET)传感器阵列的可扩展纳米制造和故障设备的有效识别。这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重金属离子和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细菌。这项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控制协议,以增加电子传感器监测流水中污染物的潜力。
1μm!飞秒激光诱导MXene复合石墨烯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的柔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可穿戴个人设备,LIG的形貌和晶格排列是影响在各种应用中性能的关键因素。北京信息技术大学尤睿、梁密生及华中科技大学王博等人利用飞秒激光诱导的MXene复合石墨烯(LIMG)用于通过将具有高自由电子浓度的2D材料MXene掺入LIG结构中来提高石墨烯的电导率。通过结合泵浦探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探索了LIMG的形态形成和晶格结构原理。结果表明,MXene材料嵌入石墨烯晶格中改变了其形貌和电性能。LIMG的直接原位飞秒激光图案化合成,对于开发柔性可穿戴电子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烯量子点获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石墨烯粉体课题组研究员丁古巧、副研究员杨思维,借助实验与机器学习方法阐释了石墨烯量子点固态磷光机制,并实现了石墨烯量子点在无固态介质存在下磷光寿命的重要突破(28.5s),同时获得红色与蓝色磷光发射的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来源:上官观新闻)
石墨烯冷超导保鲜技术发布
近日,由国家石墨烯应用技术联盟举办的石墨烯技术应用新成果发布会在福建泉州召开,赵猛理事长到会作《石墨烯冷超导保鲜技术发布》专题报告。这次新成果发布,不仅标志着石墨烯在保鲜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更预示着冷链技术创新应用即将迈入新时代。该技术的问世,是中国石墨烯产业应用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每年高达3亿吨食品浪费的严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