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法在线
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这里有全面、详细、持续更新的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等精华内容。感谢关注,欢迎多多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刚刚,四川突发!成都简阳市发生2.8级地震 ·  16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18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一念行者  ·  以大海而存在,让波浪境生境灭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法在线

汉坤十年:从实习生到合伙人

青法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28 18:00

正文


编者按: 从实习生到合伙人,从大学到律所,从爱好到实践运用,汉坤律所合伙人李潜律师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律师成长经历,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导读

李潜律师,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潜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为兼并收购、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外商投资和一般公司事务。李潜律师曾为众多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国有企业、战略投资者,以及互联网、通信科技、金融科技、芯片半导体、消费等不同行业创业者提供了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服务,并参与了多项互联网、电信和科技相关行业的复杂并购交易。


李潜律师曾在2021年被评为律界俊杰榜30强。并于2024年晋升为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在本期节目中,李律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与职业洞察。他讲述了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专业,并在探索中逐渐发现其中的乐趣。在汉坤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如何应对压力与挑战。通过他兴趣爱好的这一扇窗,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多维的李律师——他是如何将兴趣与工作思维模式相结合,又是如何成为一位全面发展的法律人。


目录

与法学结缘

从模拟法庭中收获:ICC和Jessup

交易律师的压力和挑战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晋级之路

不断求变,适应新的行业趋势

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


Part 1 量才而为,结缘法律


Eric


我们了解到李律师曾经是理科生,看起来也很有理科生的气质。理科生选择法律专业,在我和朋友身边,并不算很多见。所以我们好奇您大学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读法律?


李律师


我高中的时候确实是理科生。因为理科成绩不错,所以在高中分文理的时候选了理科。但是我又非常喜欢某些文科专业,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史。


在高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理科生里的大牛。我的特点是文理均衡。我没有在数理化生里面特别强的,但也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有偏科。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想选择一个能够发挥我自己专长的专业,当时我发现可供选择的学科有两个,一个是医学,一个是法律。所以当时我提前批次报的是外交学院的法律专业,第一志愿报的是中山大学的医学院。但因为外交学院是提前录取,所以我就一下子踏入到了法律专业里,也就和做医生失之交臂了。


Eric


您在外交学院期间,曾经多次参加ICC和Jessup,成绩也非常优秀。能不能跟我们谈谈当时的这些竞赛经历?


李律师


ICC是我在本科大三的时候参加的,Jessup则是研一的时候参加的,但是这两个模拟法庭里面我的角色不完全一样。在ICC里我是作为参赛选手上场比赛。而在Jessup则是作为领队和研究员的角色。


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两点。第一点是培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比赛中,靠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我们需要提前了解战争法、国际人道法的知识,包括去图书馆里找相应的书籍,上网去找各种各样的论文和判例。然后在这一步的基础上,研究大量的判例。


第二点就是法律的运用能力。对于像ICC和Jessup这样的模拟法庭,赛事的案例可能都有几十页或者上百页。大家需要把案例拆解出不同的issue。每一个issue下总结出来事实和所需要的法律条文和先例,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论证。在我的学生时代,这是真正地运用法律条文和先例来解决一个鲜活的案例的过程和经历。


这两点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当时找律所实习的时候,还没有过其他律所实习经验的短板。但我认为,模拟法庭经历在这两方面的训练,可能比在部分律所实习中能得到的锻炼更多。因此,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也正是这两段模拟法庭比赛的经历,让我发现了自己对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让我有了坚定的想法要成为一名律师。


Part 2 不惧压力,甘之若饴


Eric


作为一名非诉交易律师,您认为工作中有没有哪些点您特别喜欢?


李律师


我喜欢交易中的谈判。比如,在我经历的并购中,最长的谈判的记录是8个小时。那一天我原本在上海休假,但手边有一个并购项目临时需要进入谈判。我赶到酒店的时候是下午4点,外面天还亮着,东方明珠的灯还没亮。谈判渐入佳境的时候,感觉外滩的灯火好像忽得全都亮起来了。当天谈完的时候,好多焦点基本都达成共识。合上电脑起身,因为已是深夜,瞥到窗外,外滩的灯又全都熄灭了。这灯光像是和我们的谈判一起呼吸、一起潮起潮落。虽然身体感到疲惫,但心里却是充满着平和的愉悦和踏实的成就感。


Eric


汉坤作为一家顶尖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之一,工作和日程的紧张我们早有所耳闻。您在汉坤公众号中曾写到,虽然以律师为志向所在,您还是经历很多困难重重以至于也曾感到心力不济的时刻。但您最终都一一克服,十年汉坤律师,成长为一位新星合伙人。能不能谈一谈您是如何处理这些压力的?


李律师


律师成长的过程当中,面临巨大的压力非常常见的事。这种压力不仅我自己面对过,每一个同行大家也都会遇到,所以我觉得不需要以“悲惨叙事”的视角过多强调这一点。但是我想说的是,面对压力和缓解压力永远都不可能靠自己去完成。


所以我要感谢家人,感谢我当时的合伙人和其他的高年级律师,以及我团队中的同事。


感谢家人,是因为没有家人的理解,我们这个职业说寸步难行都不为过。比如我们在休假或者跟家里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客户突然来电,或者客户很着急要我们改一个文件,我们就需要随时随地把电脑拿出来。这时就需要家人包容我们的工作节奏,等我们先改完一个文件,或者先打完一个电话会。还有就是在工作特别累的时候,我也会很自然地跟父母、跟家人去倾诉,他们能够为我们的压力提供一个纾解的窗口。


好的团队也非常重要的。当我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如果有遇到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寻求合伙人们的帮助,他们从来不会说因为自己很忙,而让我自己处理。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情绪上,我觉得他们都能够给我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我所在的这个团队是非常棒的。


好的团队也包括团队下面的小伙伴。因为任何一个交易,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不可能由我一个人完成。我们团队有一些意志力非常强大的同学,大家都很配合,分工协作也很明确。我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项目里面的团队,就像一个战斗的集体一样。其实律师是一个不需要过分显示个人英雄主义的一个职业,而是要强调团队协作的一个职业,在非诉业务中尤其明显。我所在的团队这一点是做得非常好的,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


Part 3 日积跬步,孜孜不倦


Eric


在实际工作中,您为很多行业的客户服务,包括互联网、通信科技、金融科技等。不同行业存在很高的信息壁垒和知识鸿沟。您又是如何做到能够横跨多个行业、迅速学习新知识并为客户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呢?


李律师


很多时候,一个新项目所隶属的行业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领域。但为了提供专业细致的法律服务,我们必须迅速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例如,人工智能这几年发展迅速,我在接手相关项目时,就必须先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如果没有现成的资料,就要主动去发掘、探索和研究。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项目的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积累知识,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每个项目做完,每个律师、每个团队,甚至我们事务所层面都会总结一些项目已有的经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和交易方法/技巧。我们有内部分享机制,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短期快节奏的深入学习很重要,但日常的积累和涉猎同样不能忽略。在日常工作中,我保持广泛的学习兴趣,每天早晨先会花半小时阅读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新闻,不断扩展视野,帮助我更好地服务客户。也许新闻和我们具体做项目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无关,但其实会和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是相关的。这也为服务新领域新项目,提供了迅速学习的切入点。


Eric


您曾为众多国有企业,中资、外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战略投资者提供法律服务。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一级市场进入国资时代》。您在您的业务领域内有一些怎样的感知和体会呢?


李律师


过去几年,国际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变化,深刻影响了交易类型。在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下,跨境交易的数量确有减少,在美国对我们关键领域“卡脖子”的现状下,很多领域的融资确实会面临只能用境内交易结构来去完成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等纯人民币机构参与到投资交易中来,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


我们看到,国资背景的投资者与此前的外资投资者在某些方面的关注点会有不同,比如投资的安全性和退出的确定性等。类似地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财务投资人和战略投资人的关注点也不同。财务投资人关注财务回报的条款,而战略投资人则更关心与公司的战略合作、业务协同条款。因此,不同投资人的诉求不同,作为律师,我们在项目中对条款的关注点也一定是不同的。


律师没有选择大环境的权利,而必须不断自我调整,从而适应客户的需求。作为律师,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过去的经验,而是要根据客户的交易需求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因此也势必会经历磨合的过程。


Part 4 广见洽闻,博学慎思


Eric


您出生在八朝古都河南开封,特别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能不能谈谈这些兴趣爱好对您的影响?


李律师


我比较喜欢读中国的诗词和历史,这些爱好对我影响挺大。比如,我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除了写一些法律方面的内容,也会分享一些文史类的文章。对我来说,我发现读古典文学其实培养了我自己的同理心和共情力。比如读李白、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尽管他们生活在一千年前,但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诗词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境和思想,和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读历史对我影响也很大,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泛泛地读历史故事,而是严肃地思考历史背后的经纬。比如,今年十一假期,我在家看了《大决战》电影三部曲,讲的是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看完后,我查阅了相关史料,思考为什么这三场战役能够改变国共双方的战略形势,并最终决定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我发现这三场战役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共同点:集中优势力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最短的时间消灭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势力,保证外部势力介入前长江以北再无大战。所以我就写了一篇很长的公众号文章。


当你真正喜欢并读到这些内容,就会引发自己的思考,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们的工作起到正向作用,保证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看到一些事实,迅速利用逻辑思考的能力,然后去形成一个结论,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基于历史的史实以及自己的分析,这套分析是不是能够站得住脚。这与法律分析很相似——我们基于案件事实、法律条文和法律逻辑来形成我们的论证。通过这样的思考训练,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保持敏锐的思维能力。


另外,以前我曾刻意避免展示个人兴趣和思考,而只是展示我作为律师的一面。但后来意识到,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我自己和我的工作都有积极影响。现在,我会在公众号上分享一些文史类内容,并且不再刻意屏蔽客户。客户看到我不仅是一个律师,还是一个有丰富情感和会思考的人。有些时候,这甚至可能让我和客户从工作关系变成朋友关系。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增进了客户的粘性,更是我在工作之余所收获的意外惊喜。


事实上,我认为培养广泛而积极的兴趣爱好,涉猎更多知识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持续成长,还能够让我们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