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在这个世界,人类的需求演进,一定会有对应的商业形态诞生。
就拿唱歌来说吧。好长一段时间,对于都市青年来说,去K歌,恐怕是社交项目的一个标配。那时,会唱歌是一种社交能力,不少白领还找培训机构帮忙练歌呢。但说实话,像评论君这样爱听歌却不会唱歌的人,对于进入KTV,其实挺犯怵的。经常是进去之后,跟同伴聊不上几句,就被轰鸣的音乐赶到角落里去刷手机了,或看着会唱歌的同事陶醉、或忍着五音不全的朋友嘶吼。但不管怎样,在KTV这个社交场合,即使你碰到了麦霸,即使你感觉对方唱得不忍卒听,你都会兴高采烈的给他鼓掌,考验着自己的忍耐能力和善良程度。也许是不想自己丢人,也许是厌倦了这种无聊和虚伪,你就会希望有一个人的包房,来放飞自我。
也有一种人希望有间一个人的包房,那就是都市寂寞人。正如一个段子所说,孤独分十个等级,最低等级是一个人去超市,最高级别是一个人做手术。一个人去KTV则排在了第六级。在城市,有多少人,任凭左右熙熙攘攘,却独自剥离繁华与嘈杂,包下一个KTV的房间,或唱着一个人的情歌,把爱深藏在心窝;或在歌声里体味不同的心境,排遣有点落寞的孤单,震醒有点倦怠的心灵。可是,一个人的包房有点小贵。
还有一种人希望自己的碎片时间能有项新鲜的娱乐来填补。比如,去餐厅吃饭,前面还有十几桌要等;去看电影到早了,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无聊,怎么办?当然可以低头玩手机,或找个娃娃机抓玩偶,但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于是,练歌的需求、排遣孤单的需求、碎片化时间消费的需求,以及近年来唱歌选秀节目推陈出新带来的K歌热潮,催生了迷你KTV。这是一个与外界嘈杂隔绝的安静空间,拥有齐全而专业的点唱设备,用户可以自助消费,采用微信或投币支付,唱完还可以分享朋友圈。
迷你KTV面世时间虽短,但迅速成为都市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一如当年的街头卡拉OK,风靡商场、地铁、电玩城等人气场所。只要你去逛街,在北京的商场和影院里,你有很大几率会碰到:一两个年轻人拿着话筒在玻璃房里歌喉轻抒、自我陶醉,毫不理会外面的人流和目光;甚至还会碰到迷你ktv的排队长龙。据公开数据显示,迷你KTV已出现了20多个品牌,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城市,同时,也成为各路资本蜂拥而入的“人气新宠”,各家品牌也从比拼硬件迈向了比拼服务。嗯,为歌而狂,此言不虚。
然而,地方虽小,也是娱乐场所,没有牌照怎么办?歌曲内容健康与否,该怎么监管?迷你KTV如果有设计缺陷和劣质材料,怎么保证消费者安全与合法权益?这些市场的疑惑,如今有了官方的回复。近日,文化部印发《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确立迷你KTV的文化行业地位,同时要求地方政府纳入管理视线。其中,既鼓励新型商业形态发展又护航消费者权益的审慎包容的监管理念,迎来市场一致点赞。
面向未来,迷你KTV是否有持久的续航能力,能否玩出更多花样,还要经历市场的考验。但相信,只要让大家唱得够安全、够快乐,就一定能够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这正是唱首情歌给自己,安放灵魂在静寂。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