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果然,楼市出大招了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10-04 16:00

正文

文/子木


昨夜,930新政潮来袭,多城政策齐发,力度空前。


这次政策内容不同以往,方向有了很大转变,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之间对楼市犹豫不决的心态,转而大开大合,加码对攻预期。


不出意外,这将是新一轮周期真正的起点。


下面解读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多城大招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重大进展 ,未来楼市的推演与建议。



01 多城大招


广州:


全面取消限购,不再限制购房套数,政策调整自2024年9月30日开始。


深圳:


1、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大鹏等非核心区,全面取消限购

2、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15%,二套为20%。

3、增值税5改2年。

4、全面取消限售。


上海:


1.外环外一年社保就可以买;

2.外地家庭可以买二套;

3.首套首付15%,二套25%;

4.增值税5改2年,满两年没有增值税

5.临港可以额外买一套, 临港二套首付20%;

6.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住宅。


北京:暂无。


这次各大一线城市完全响应了前几天的大会精神,不同程度取消限购。


广州全脱,跟楼市库存和房价基数有关,同时每一轮楼市周期,广州对热钱虹吸效应偏弱,所以不担心涌入热钱,房价炒作。


深圳象征性保留了核心区的限购,这是怕房价大涨,南山和福田,上一轮房价都在10万/平米以上,也是热钱集中地带,但外围区域放开,对于深漂来说,基本是全面解除限购。


上海诚意给足了,首付比例15%,5改2,这些都是历史上最宽松的政策。保留了1年的社保,也是怕恶意炒房。


北京一直都是最后出政策的压舱石,首都嘛,要面子也要里子。节前肯定是要出的,但力度肯定会弱于或等同于上海,但不影响市场预期,毕竟想买首都资产的热钱太多了。


一线城市集中在930号出新政,其实就是为了给“金十”充值预期,希望国庆长假有一个好的成交。


一线城市不同于其他,有带动全国周期的作用。而且 这次不再挤牙膏,能大开大合,更多是上面 意识到了,关键时刻,带动百业经济复苏的,房地产不可或缺。


而且房地产经过几年的调整,已经充分有了弹性空间,不用担心遭遇短期内热钱轰炒,脱离实际轨道。利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位,诚意十足。


总之一线城市放开,意味着楼市大反攻彻底启动,“政策底”全面显现,接下来话语权交给市场。至于接下来怎么走,第三部分会说。



02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重大进展


除了一线政策放开,大家更关注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也迎来了重大进展。


昨天晚上,央行公布消息,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在10月31日之前推出细则,而且释放了具体的调整逻辑:


对于加点幅度高于-30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将统一调整到不低于-30个基点,且不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房贷加点下限。


也就是统一下调为: LPR-30BP


按照现行5年期LPR利率3.85%计算,统一调整结果为3.55%。


如果你之前的利率是5%,那么经过调整,你的存量房贷利率会下调1.45%,大降了145BP,如果你之前利率是4%,小降了45BP。


利率高降幅大,利率低降幅小,平均下来肯定在50基点以上,但主要帮扶是高利率站岗的人群,这次下调将惠及起码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高达1500亿元。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还只是开始。因为LPR利率还会继续下降的,年底之前有20BP的预期,那么明年1月份重新定价后,意味着所有人可以调整到 3.35%。


这次也考虑到了当初置换成固定利率的人,之前很多人听了一些伪专家的错误言论,特立独行把房贷转为固定利率合同,没有享受到LPR一路下调的利好。


这次也算是拉了一把,规定可以跟银行协商,转成浮动利率,大家一起降。


而且也取消了房贷利率重新定价周期最短一年的限制,你可以跟银行协商, 按年、按半年、按季度都可以 。我推荐按照季度,LPR只要一降,马上能反应到你的月供层面,而不是等一年。


非常人性化的改变,为央妈点赞。


10月31日之前,各大行的细则都会出来。大家不用着急,到时候应该跟去年逻辑一样,不用去银行,也不用打电话,只需要在APP上简单操作一下即可。



03 楼市的推演


之前预测过930会放大招,没想到这么激烈,而且是楼市新政和存量房贷利率,双剑齐发。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政策,解决了买房“背刺”问题,购房者不再担心买贵了买错了,跟解决烂尾楼一个逻辑,从心理上稳住了购房者的预期。


再加上央行空前流动性支持,以及超长期国债的助力,这次组合拳打出来,楼市预期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不比股市差。


很多人说,大家的购买力还没起来啊,经济还未完全复苏啊,楼市怎么能起来?


可以参考2009年,那时候全球经济危机后,人们的购买力同样处于历史低位,预期崩坏,但四万亿计划一发,楼市顿时起飞。


这是因为社会在货币极速膨胀的时候,会产生流动性泛滥,货币会暂时跳过供需逻辑,实现资产大涨。


再比如2022年之前美联储放水,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等地方,房价都迎来暴涨。


这些地方真的存在房屋紧缺吗?没有。这些地方人口在增加,生育率大涨了吗?也没有。


事实上这些地方很可能供过于求,但房价依然在涨,是因为当货币出现通胀的时候,财富群体就要通过购买资产来避险,而房子,在经济上行期,绝对是优质资产。


房价上涨后,带动百业经济复苏,经济实现正循环,又增强了居民购买力,对之前涨起来的房价形成支撑。


这就是市场,永远预期先行,资产先行,投资先行的逻辑。而当普通人真正开始扭转预期,意识到房价要涨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很容易高位站岗。


所以买房买的是周期、时机和认知。


当然这轮周期,我坚持认为三四线是无缘的,因为一二线城市有产业有人口有热钱有政策,掌握着全社会的核心生产资料,但三四线城市没有。


不仅没有,当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身处债务周期,普遍存在收缩预期,除非继续像2015年那样通过棚改货币化,凭空造富,否则这一波将与一二线彻底割裂。


当然大部分人的认知还处于基本层面,很多三四线人到现在依然认为每一轮救市都跟自己有关,也认为自己所在的城市房价会上涨。


所以每当周期开始,都是三四线城市套现离场,腾挪资产抄底一二线的好机会。这在楼市里叫博傻理论,很残酷但很现实。


那么从现在开始,一二线的购房者就要警惕起来,一线城市可以上车了,二线城市跟随其后,陆续反弹,主要也跟基本面有关。


接下来我会把一二线分等级,做盘点,哪些要马上上车,哪些可以等一等,哪些不需要等可以跟三四线归为一类,城市跟股票一样,基本面不一样,未来预期也不一样。


三四线,除了特别优质的资产,比如超级学区房比如稀缺地段的改善房,绑定城市重要资源的房子,其他非自住资产,一律在明年3月出手,留钱在手上,买一二线也好,投资其他也好,存银行也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