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管学人
致力于为政管学人们提供优质的学科资讯和服务,促进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推荐一批待播古装悬疑剧 ·  昨天  
CHINADAILY  ·  商务部: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干净清爽 化风成俗 | 今日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管学人

[9/7]第一届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际联赛)通知

政管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6-28 08:30

正文

[学界讯息] 第20240628期 总第616期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2CnX8dHnkODZWMTIt3YEA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政管学人]”

第一届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

案例大赛(校际联赛)通知


案例研究作为MPA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关注实践问题,回应时代关切,因应时代之变,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教学、业界与学界相结合。为在公共管理高等教育中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增进广东省地区MPA培养单位校际交流,广东省12个院校将联合举办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现将第一届赛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宗旨


本项赛事旨在引导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 MPA)研究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挖掘中国之治的伟大探索,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发现有理论价值、有示范作用的高质量实践案例,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举措同新时代国家发展新格局相结合。赛事要求参赛选手展开实际跟踪调查,结合理论命题,进行数据分析、案例采编,形成并展示案例报告。本项赛事旨在提高MPA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在MPA教育的具体实践;促进华南地区MPA教育培养院校间的交流互动、教学互鉴。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共12所院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按学校代码排序)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组委会:

组委会委员由各培养单位MPA项目的分管院长或MPA项目负责人担任。


三、参赛对象


以MPA在读研究生为主,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和MPA毕业生也可参与组队。每支队伍学生3-5人。学生中,除MPA在读研究生外,只可含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包含博士生)1名或MPA毕业生1名。每支队伍指导教师1-2人。每所学校参赛队伍数量不限,不允许跨校组队。

在决赛阶段的现场论辩环节,每队仅可派本队3名学生上场比赛。


四、赛程赛制


(一)比赛环节

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1. 初赛

初赛采取文本匿名评审的形式。参赛队伍在选题范围内自主确定案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案例撰写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参赛队伍需针对案例情境,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政策建议或解决方案。

评委将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进行匿名评分。每支队伍的文本送2位专家评审,按分数排名,前32强可获得奖项。其中,第1-18名进入决赛,第19-32名为三等奖,第1-3名为“最佳案例奖”。综合参赛报名队伍总数量和32强队伍数量评选出4个“优秀组织单位奖”。


2. 决赛

决赛采取现场辩论的形式。18支队伍随机分为3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的6支队伍随机分成3对,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对决。对决形式为两支队伍现场陈述各自在初赛提交的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并进行现场问辩。评委对每支队伍的案例分析水平和现场问辩表现进行打分。


最终决出的小组第1名为特等奖(共3个),小组第2至3名为一等奖(共6个),小组第4至6名为二等奖(共9个)。

获得特等奖的3支队伍中,每支队伍场上表现最优秀的队员获“最有价值队员”,特等奖和最佳案例队伍的指导教师获“最佳指导教师”。


(二)比赛日程


(三)案例要求


1.选题范围

案例应基于真实事件。参赛队伍选题应紧密围绕我国公共管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或热点问题。

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管理创新;地方治理创新;城市和社区治理;城乡公共治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政策议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改进公共治理等。


2.写作要求


(1)案例正文要求

案例正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案例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附录等部分(为便于评选,请将附录放在案例分析报告之后)。

案例正文应对事件进行完整描述,应突出真实性、代表性和冲突性,应有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推出关键事件,引出争议点。通过陈述令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感到迷惑或难以决断的事情,展现事件发展或决策的制约因素和困境。案例正文不超过15000字。

请在案例正文结尾处准确标明正文字数,图片、脚注、尾注及附录等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正文字数超过15000字则不能通过文本检查。


(2)案例分析要求

参赛案例须提供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另起一页,置于案例正文之后,保存在同一文档内。分析报告应运用公共管理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背景和决策要素,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思路或方案。分析报告不超过15000字。请在分析报告结尾处准确标明正文字数,图片、脚注、尾注及附录等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分析报告正文字数超过 15000字则不能通过文本检查。

参赛队伍提交文本前请务必做好检查,文稿内容不可含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姓名等信息。案例大赛参赛案例基本结构及排版要求详见附件2。


(3)实地调研

鼓励参赛团队围绕选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访谈,系统地收集一手资料,详细了解有关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剖析案例涉及的相关主体及利益诉求,为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撰写奠定基础。鼓励参赛队伍所在培养单位为参赛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提供支持。


(4)案例文本重合度检测要求

初赛文本重合度检测结果不得高于10%(去除引用部分后),检测结果以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为准。参赛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置于同一文档内检测。


(5)其他赛事案例参赛要求

参加过其他类型的案例比赛的案例,如未被公开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无法检索到该案例或团队的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团队成员等,不会影响双向匿名评选的工作安排),可以参加本届案例大赛。否则不允许参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