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1909-1977),浙江海盐人,20世纪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女学者。1932年,23岁的沈祖棻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破碎河山,作《浣溪纱》词,以“有斜阳处有春愁”句名动一时,人称“沈斜阳”,朱光潜曾赞为“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此后又与夫婿程千帆并称,有“当代李清照赵明诚”之誉。先后任教于金陵大学、江苏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著有《涉江诗》《涉江词》《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等,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造诣极高,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亦有重要的影响。
《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影印沈祖棻先生《七绝诗论》手稿,以及手抄大
鹤山人校本《清真集》一卷(含汪东、黄侃批语),前有张春晓所撰序言。
《七绝诗论》原系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比《唐人七绝诗浅释》视野更加开阔,不局限于断代文学,将宋诗亦纳入探讨范围,构建起关于七绝一体的总体研究框架。现存稿件篇幅已接近成书,有完整目录,经核对,仅最后一节未及撰写,倒数第二节缺部分详解,而分类、举例皆已具备,距完稿当仅一步之遥。此稿誊写工整,有少量圈改痕迹,勾画亦清晰严谨。封面为程千帆先生题写,稿中有部分程先生蓝笔圈点批校。
手抄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恭楷钞录于南京太平路石爱文印所制蓝格十行笺纸上,字迹秀美工整,一丝不苟。此稿于郑校之外,尚录汪东、黄侃二先生原批近五十处,且有汪东之弟汪楚宝案语数条,极为难得。史料价值之外,此份手稿可谓沈祖棻先生书法面貌的最佳体现,典型晋唐小楷风格,娴雅静美,赏心悦目。
《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由中华书局出版,随书附赠藏书票,因纪念沈祖棻先生诞辰110周年,此票限量印刷110张,每一张均由倪建明先生亲手制作,并附亲笔签名和编号。本票编号001已入藏上海图书馆。除制作者和出版社自留外,市面只销售70张。3月10日晚孔网微信预售40册,3月13日16:30网页开售30册,每册售价458元包邮,3月15日左右发货。
沈祖棻先生非但工于诗词创作,亦精通理论。她先后任教于成都金陵大学、江苏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于学术研究卓有成绩,撰有《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均为相关领域名著,至今仍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
2019年是沈祖棻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华书局特别策划出版《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影印两部沈先生以毛笔书写的手稿,以飨读者,并表达对这位20世纪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女学者诚挚的敬意与纪念。
此次影印的两部手稿,从抄写之工整、装订保存之精心来看,应均有出版计划,或因忽遭车祸,竟未能完稿,然大体已备,兼具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
沈祖棻先生字法晋唐小楷,秀丽典雅,此次出版,采用全彩影印的方式,并精选进口艺术纸,力求最大程度保存手稿原貌。本书书名题签集程千帆先生字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