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读书会
一个新鲜有态度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各种大牛干货、小咖风暴、阅读+(策划、演讲、游玩)等活动,让我们一起把阅读变成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深圳地铁延长运营到什么时候?最新回应!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定了!明起,费用上调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跳过死记硬背,让孩子更高效学英语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刚刚!南部战区发声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用DeepSeek的方式打开深圳春节,厉害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读书会

读一首好诗,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深圳读书会  · 公众号  · 深圳  · 2018-06-22 20:00

正文

深圳读书会
为每个阅读者创造舞台
关注


读书君说

文学瓦砾的时代,诗歌是被严重低估的,然而,周四夜读44期的主题阅读中,有四期是诗歌的专场,每一场,我们读诗、聊诗,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六月的夜读围绕着俄罗斯文学之旅,继 纳博科夫 契诃夫 专场之后,昨晚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专场沙龙。 十多位书友相聚空体,群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独诵《玫瑰》、《致恰达耶夫》、《心愿》、《我曾经爱过你》等诗歌,让读书君感到欣慰,在“瓦砾”中也还有闪光的存在。


律师、教师、连续创业者、产品经理、企业文化专员、HR经理、在校大学生……来参加夜读的书友们身份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阅读者。


当读书君问书友们对参与读书会活动的感受时,书友@伟民说:“读书会打造了个人充实的生活,陪伴式成长,培养了自己的修为,增长了见识,拥有很多温暖的时光。”


书友@张伟说:“从四月份开始关注读书会,周四夜读栏目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面对面纯粹交流的机会挺难得的。 来参加这个活动能让自己的专注思维转化为发散思维,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别人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别人。”



第44期夜读回顾


文 | 读书君


开场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现场分享


书友朗诵:普希金《玫瑰》


我们的玫瑰哪里去了,我的朋友们?


玫瑰已枯萎,


那是些朝霞中的孩子。


不要说:青春就这样蹉跎。


不要说:生活就这样快乐。


去对小花说:请原谅,我很难过!


请你指给我,哪里是百合花的幽居。



书友喜欢写诗,也喜欢读诗,读过所有泰戈尔的诗作,现场朗诵了普希金不同版本的《玫瑰》。“所有的诗人都是特别敏感的,敏锐的,感性的,忧郁的,”比如顾城的《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你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他说:“这首诗里面的纠结,说不出来的,但短诗写成这样好像也就够了。”




书友:“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书友在《东吴同学会》的音频里面听到吴伯凡老师说到普希金,伯凡老师说普希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看到夜读正好是讲普希金,于是欣然来参与这期活动。他问: “诗到底是什么?诗歌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意义?”


引用了一篇文章中的话,他说,美国有位哲学家叫做爱默生,这位哲人曾经说过一段话:


每个人本来都是一个潜在的巨人,但常常表现为一个侏儒。人是立于废墟上的神祗,人是一个忘记自己出身,忘记自己家园的国王,他遗忘了自己的王国,以一个乞丐的身份满世界蝇营狗苟。


我们整日忙碌于这个,忙碌于那个,而“ 诗歌是关于人原初状态的一种记忆和追溯,能让你在蝇营狗苟、艰苦劳顿的生活中恢复一种记忆,去体会一种你早已遗忘的体验。”


人不应该蝇营狗苟地活着,读一首好诗,或多或少也能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感叹:“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独诵: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戈宝权译)


这个世界有很多无头冤案,不是说你爱他,他就会爱你,正因为如此,才应该更多地阅读普希金,了解他的诗中那一声声真诚的、洒脱的祝福。




书友:朗读《致恰达耶夫》


爱情,希望,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暴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在等候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邦!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戈宝权译)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年仅19岁。这首诗贻赠的对象--恰达耶夫,从中学时代起就是诗人的好友,他是一位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反对沙皇暴政,对普希金形成热爱自由的思想有很深的影响。




书友:朗诵《心愿》


我流泪;泪水使我得到安慰;


我沉默;我却不抱怨,


我的心中充满忧烦,


忧烦中却有痛苦的甜味。

生活之梦啊!飞逝吧,我不惋惜


在黑暗中消失吧,空虚的幻影;


爱情对我的折磨我很珍重,


纵然死,也让我爱着死去!



《心愿》是诗人爱情的流露和书写,政治让他成为一个斗士,一个英雄,爱情的这一部分让他鲜活起来,丰满起来,成为一个人,一个内心有柔软的人。


前面有书友问到,为什么他会这么有能量?除了他的信仰,他对自由的信仰,革命的信仰之外,书友夏天认为爱情也是他能量的重要来源。纵观他的诗歌,可以看到他每流放到一处,都会遇到自己的心上人,从而诞生出很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也有人说他像唐璜,然而他也非常珍视每一段情感。


“纵然死,也让我爱着死去!”爱情让他真实的血肉不再被冥灭。


语言的不同,让翻译过来的诗歌与原作有差距,但两个基本点是不会变的,一是诗歌的意境,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提到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有了,名句就出来了。还有一点是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中文的诗歌会有韵脚,外国的诗歌也有韵脚和结构。读外国诗歌要体会它原汁原味的美,有能力的话去读原著。


一首诗创作出来后属于诗人又不属于诗人,属于诗人的部分是这首诗,不属于诗人的部分是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读诗,还可以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重新创作。 十多年前读郑振铎翻译的普希金诗歌,他是带着文学大家的视角,但后来看到不知名的译者的翻译反而更美。


还有人说,普希金因为跟人决斗,38岁年纪轻轻就死去,非常不值得,但我觉得这正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可爱与纯真,如果他很理性,那他就不是太阳了,太阳始终给我们光和热。




读书君总结:


活动的最后,书友们还就读书的有用无用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学是无用之用,诗歌也包括在内。


普希金早在16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了《墓志铭》一诗,把自己的视线挪到生命的尽头,以终为始,起点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让世界记住了这个“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普希金以他无比优美的诗歌,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安慰和希望、宁静和遐想。


文学给人滋养人,诗歌给人安慰,当你枯燥无聊的时候,去读诗吧,让你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找到片刻的宁静。



分享书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