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份,我刚刚开始当大叔助理的时候,大叔给了我一笔5000餐饮备用金 。
现在,快过去一年了,我还有3500元,觉得很对不起老板,让他每天都吃得很随便
不过今天我不是跟大家聊怎样买盒饭省钱,而是想跟大家分享,给老板买了一年的盒饭,我发现的三个秘密。
就像大家看到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只花了1500,虽然不是每天都需要给大叔买盒饭,但是一周至少有2到3次要买快餐。随便估算一下,平时大叔吃的盒饭平均价格应该不到20元。其实最开始我也是按照一餐30~50的标准去给大叔订饭的。
直到有一次IP营的线下活动,闻闻老师来我们公司参观,并且点了一个外卖之后,我就降低了伙食标准。
当时大叔在看见闻闻老师的外卖,双眼放光,立马跑去问,多少钱?闻闻老师说,17块。然后一对比我们30~50的快餐,就随意说了一句,之前订的饭,全是洋葱,这个看起来好吃又实惠啊。
于是第二天,大叔就吃到了一模一样的外卖,还问了我一句,是17块吧。然后就兴奋得跟孩子一样,拍照发到群里给大家说自己吃到了好吃的外卖。我嘴上说是17,实际上心里默念,人家闻闻老师没加米饭,还有满减,最后才是17,你的加了米饭,也没有满减,是20多元。
后来,大叔平常太忙了,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点外卖,而是直接从公司后面的大食堂带饭,一顿饭也就15~25元,在公司天天如此。前几天我核算账目,才发现5000块的备用金,快一年了只用了1500之后,深深觉得对不起大叔,然后我就点了一个西贝的外卖。拿到外卖的时候,才发现同样是外卖,无论是包装口感,还是用餐体验感,西贝的跟之前的一些,差别还是很大的。在点外卖和外带食物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商家都没有品牌意识。像华莱士和西贝的外卖,从包装到餐具的每一处细节都在强化品牌。但是很多外卖,包装都是一次性半透明的盒子,和一次性的木筷子,完全没有任何的品牌露出。在办公室吃饭的人,应该还是会对有品牌的外卖更信任吧。拿着一个塑料袋和一个纸袋或者一个保温袋拎到办公室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人肯定会说,人家西贝是大品牌啊,那么贵,肯定舍得做营销。第一个是均价的盒饭,叫做井盒炒饭,品牌意识也做得还不错啊。整体包装都是以统一红色调,餐具是统一定制的,拿起来会比一次性的筷子好用;他们的外卖盒子也比较好看,材质跟普通的塑料盒子不太一样,是纸盒子的形式。第一次吃就印象深刻,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他们家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点了两次之后,后面也就没点了。第二个是我们同事木木点的一个饭,也很有记忆点,装饭的是一个90年代的那种大缸,现在这个缸拿回到家里了,每次自己煮面吃都可以用。作为我们商家来说,可以品牌露出的地方太多了,比如下面三个地方:外卖袋从出饭店,到消费者手上,再到公司,在外暴露时间很长,如果做好了,是很好的曝光。怎么样做出较好曝光的外卖袋子呢?我们这下面秋老虎和西贝两个的对比,大家就能直观的看出来了。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想要品牌露出且明显,就要注意袋子要大要平整。
我们每次吃外卖,有可能会忽视到包装袋,但一定不会忽视外卖盒。在我们准备吃东西,拆外卖盒的时候,一定是会看见盒子的正上方的,所以,想要品牌更好的触达到用户,外卖盒子的正上方是不可忽视的。
每次准备吃外卖的最后一步,一定是拆筷子,如果我们外卖商家有做筷子的定制logo包装袋,在别人拆筷子的时候,你的品牌就很容易被注意到。悄悄剧透一下,大叔把各家外卖的品牌露出系统分析了一遍,还被我们录了视频,在结尾有分享!
为了发现高回购的外卖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专门请了十几位同事吃了外卖, 并且问了他们点外卖的原因,又请大叔做了测评。总结得出,高回购的外卖,除了食物本身好吃以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什么是预期以外的惊喜?就是本来你天下老板一般黑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个只想给你钱,还不想你太累的老板。大叔第一次吃得比较开心的外卖——秋老虎冒菜,也就是开头提到17块钱的那家,我们连续点了几天,就是因为他家给了我们两个小惊喜。第一个小惊喜是贴心送了一张餐纸,成本不到一毛钱,就可以比一般的外卖让人更加印象深刻。第二个惊喜是,外卖包装是封闭式不可拆的,跟奶茶的那层膜差不多的做法。既能保证外卖在配送过程中不会洒出汤水,又很好的帮顾客减少了外卖被偷吃或者被破坏吐口水的风险。不过这种食物太重口味,可选择的种类比较少,连续点了三次以后,还是给大叔换了其他家的外卖。我觉得在武汉的,可以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尝试下(是不是应该要收一个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