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魔方Invest
把握医药脉动,赏鉴创投江湖!医药魔方Invest聚焦医药大健康一二级市场投融资动态,关注医药项目成长历程,剖析重磅投资案例,透视资本流向,与您共话医药创投江湖的精彩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掌上12348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 ·  9 小时前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魔方Invest

国内最大慢病管理平台今日上市,卖药之外还有新故事吗?

医药魔方Invest  · 公众号  ·  · 2024-07-09 07:53

正文

7月9日,方舟云康正式上市,发行价为8.18港元/股,按照发行价计算,方舟云康总市值近110亿港元。(点击下载: 方舟云康招股书(全球发售)
招股书显示,以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计,方舟云康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慢性疾病管理平台,通过健客平台提供综合医疗服务、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另外面向医药公司提供定制化及营销解决方案,致力于为不断增长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定制医疗护理及精准医疗。

本次上市,方舟云康 IPO所得款项总额为1.95亿港元,扣除预计应付的上市费用后,所得款项净额为6700万港元。
方舟云康 计划将募得资金,约67.5%用于未来三至五年拓展业务,包括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平台覆盖专科、吸引并挽留人才、扩大产品种类及提高供应链能力; 约16%用于未来五年研发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方舟云康计划将11.6%的募得资金 用于对线上慢性疾病管理行业价值链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投资和收购或战略联盟, 关注能够丰富服务范围并可能带来额外变现渠道的公司、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公司,以及有创新业务的公司,例如互联网医院运营商及直接面向患者(DTP)的药店业务运营商。
在互联网医疗板块市值大缩水的当下,方舟云康上市,能带来新故事吗?

入局医疗的互联网人


方舟云康的创始“元老”和控股股东谢方敏和Zhou Feng都并非“医药人”,而是更具互联网基因。

在创办方舟云康之前,谢方敏辗转于互联网公司——千禧年代初,他任职于提供中国线上旅游服务的艺龙网;2005年至2009年,他进入百度,最后担任的职位为运营部增值服务总监。

直到2011年,谢方敏加入彼时国内医药电商的领军企业广东健客,成为股东之一,正式入局互联网医疗。

2015年,谢方敏创立Yunyi Inc.,并与广州云医订立合约安排,取得了网上药店牌照。同一年,Zhou Feng加入Yunyi Inc.并担任董事。

Zhou Feng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出身,其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公司的营销岗位,曾和谢方敏一样曾在百度的销售及运营部门任职。

彼时,两位互联网人入局医疗领域,主要是看到了慢性疾病患者对便捷普及的医疗服务的需求。

一方面,中国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预期对医疗服务及产品的需求也会同步增长,而且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并补充药物,对医疗服务具有长期刚需。另一方面,中国慢病管理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医患关系缺乏长期维护机制、缺乏有效的患者管理工具等问题。

链接刚需两端、以销售实现闭环,这看似是互联网嵌入特定领域的绝佳机会。

2018年,谢方敏和Zhou Feng联手运营的Yunyi Inc.成为最早取得国家级互联网医院牌照的机构之一。

2019年,谢方敏和Zhou Feng正式成立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并自营健客移动应用程序及网站,主打以H2H(Hospital-to -Home)模式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即由注册医生及自有医疗专业人员通过健客平台提供复诊及电子处方服务,同时提供线上零售药店服务。

此外,方舟云康还有一重业务:基于平台的用户群,与医生及患者建立有效联系及互动,提供针对性的医学知识及内容,如打造学术社区、举办线上医学会议,专科医生视频直播等,并凭此为医药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及解决方案,收取服务费。这也有利于公司与作为供应商的医药公司建立互利协同关系。

方舟云康业务模式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下同)


慢病管理:新可能还是老故事?


在“国内最大慢病管理平台”的头衔之下,方舟云康财务数据却显示,其推崇的H2H模式医疗服务并非支柱业务,收入增长还是主要来自于“线上卖药”。

方舟云康在招股书中披露,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销售附有服务组合的药品及其他保健品,分别占2021年、2022年、2023年总收入的98.1%、97.0%及96.2%。

相比之下,注册医生提供的线上资讯服务产生的收入占三年总收入的比重仅分别为0.3%、0.3%及0.2%,来自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的收入则占1.6%、2.7%及3.6%。

事实上,方舟云康可能是国内最依赖医药电商这一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招股书显示,方舟云康的处方药商品交易总额占其商品交易总额的81%,占比为中国互联网对消费者慢病管理市场中最高。

方舟云康各业务的毛利及毛利率
而且,线上药店零售仍是方舟云康最具增长空间、对收入贡献最显著的业务。

2021年至2023年,方舟云康的收入由17.59亿元增长至24.34亿元,2022年至2023年,其净亏损由3.83亿元大幅收窄至1.97亿元,2023年更首次实现经调整后盈利,而这主要由于公司利用供应链能力,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采购药品及保健品。

同时,方舟云康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由2.20亿元不断增长至4.87亿元,也是因为随着其相关业务达到一定规模,能够通过协商获得更有力的采购条款,在定价上更具灵活性。也因此,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12.5%增长至2022年的17.3%,并在2023年达到20%。

低价策略也更显著地带来了用户的留存。2023年,方舟云康在H2H服务平台引入更多免费内容,以吸引用户、刺激用户活跃度及增加用户黏性,但该业务付费用户转化率不升反降,由2022年的42.9%降低至2023年的36.2%;而线上零售药店业务的付费用户留存率由前两年14%增至2023年的18%。

看起来,方舟云康也走上了互联网医疗“前辈”们的道路——就C端业务而言,问诊、家医等业务看似颇有增长空间,但最终还是要靠医药电商实现盈利。

2023年互联网医疗上市企业中,只有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实现盈利,而和方舟云康一样,其营收增长都由药品和保健品等销售驱动。

而去年上市、同年以“慢病管理”为招牌的智云健康,在2023年第四季度首度扭亏为盈,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调整后净亏损收窄至1亿元,其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只贡献了不到10%的收入,院内解决方案才是最大收入来源,营收28.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超7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