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晨报
一网打尽新闻晨报当日重要新闻详细报道、晨报读者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圆满成功!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麦当劳突发!104人感染,1人死亡!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分享7个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  4 天前  
人民网  ·  “冻”真格了!强冷空气今晚发货 ·  4 天前  
澎湃新闻  ·  幼童被校车碾压身亡?官方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晨报

【声音】《大明王朝1566》10年后复播爆红网络,酒香何惧巷子深,十年枯木亦逢春

新闻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6 08:03

正文



电视剧,到底还是一种艺术作品,商业化的东西可以有,但艺术水准和精神内核,却永远是片子的生命力所在。哪怕是逐利的买卖,酒香何惧巷子深,名利亦可双收。


一次性的东西通常很受欢迎。比如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雨衣……在你贪图方便,或者出门在外的时候都能够应急。它们轻便、易于携带、不用洗涤……总而言之拥有无数优点。那么既然有无数优点,为什么大家家里用的都不是一次性碗筷,外卖小哥电动车的后备箱里备的也不是一打一次性雨衣?


原因就在于一次性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起来的体验度会很差。当你泡起一杯雨前龙井的时候,拿起来一个一次性塑料杯,恐怕茶再香,也掩不掉开水冲入杯中泛起的那股塑料味儿。


电视剧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年国产剧《花千骨》热播的时候,我老婆追着看,边看边哭得稀里哗啦。播完之后,有一天她跟我说,真是太脑残了,居然花了那多时间看这么滥的片子。但是美剧《老友记》我看了好多遍,从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看到我儿子上小学,每看一遍仍然觉得很带劲儿,也顺便将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了好多。


《花千骨》这样的片子就像一次性用品,无聊的时候拿来打发打发时间,但看完之后你绝对不会想看第二遍。这就跟吃方便面一样,刚泡完的时候永远是最香的,吃第一口的时候永远是最好吃的,但吃多了永远觉得挺反胃的。


不可否认,生活中这样质量粗糙,可应急而不可久用的一次性用品,一定是需要的。但问题是,生活里不能只有一次性用品,我们的电视剧也不能只拍粗制滥造的脑残剧——看完《花千骨》看《太子妃》,看完《微微一笑很倾城》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看来看去,除了智商被拉低之外,没有任何益处。


好在情人节前后,还是有值得一看的东西的。电影院里有今年奥斯卡大热门电影《爱乐之城》,虽然还是好莱坞用滥了的套路剧情,却能让人看上去觉得爱情那么浪漫那么美,这是镜头和歌舞的力量;电视剧则有重播的 《大明王朝1566》,既没有美女和小鲜肉,也没有特效和狗血剧情,一帮老戏骨字正腔圆地飙台词,却能让人深深感觉到来自五百多年前的震撼,这就是一个好故事的力量。


《大明王朝1566》海报


多久没看到这样波澜壮阔的电视作品了?多久没有一部影片让你觉得回肠荡气了?拍一部电视剧的野心,到底是想要留下一部经典之作,还是靠生硬的营销造一时话题上一时热搜?除了靠“流量小生”撑台面博眼球之外,到底还有没有办法让一部片子留下广泛传播的反响?《大明王朝1566》10年后在豆瓣上9.5的罕见高分和重新在网络端上线之后24小时之内400多万次的播放,以及朋友圈自发刷屏的“熬夜爆肝看《大明》”,告诉了我们另一种肯定的答案。


有些讽刺的是,2007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首播的时候,收视率仅0.5%,惨遭滑铁卢。彼时正是穿越剧、宫斗剧刚刚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简单无脑的节奏和总让人匪夷所思的设定收获了无数观众的新鲜感。可是随着商业导向下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开始霸占荧幕,终于迎来了令人反胃的不适期。而《大明王朝1566》则在网络上依靠慢慢积攒口碑,磨剑十年,终于上演反转,我们也喜闻乐见真正优秀的国产影视剧有所向披靡的一天。


电视剧,到底还是一种艺术作品,商业化的东西可以有,但艺术水准和精神内核,却永远是片子的生命力所在。人们一定还是会更喜欢美好的东西,再喝惯了速溶咖啡和袋泡红茶,还是会向往蓝山和大红袍的香味。可怕的是电视剧的制片方和出品方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为了逐利宁可自己忍着反胃,也要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去做那些本末倒置的事。终于,老剧《大明》生动地拿数据告诉他们,一部真正大气正气的良心之作,无需砸钱营销无需费心包装,即便沉默十年也仍能靠“自来水”(网上自发水军)完成逆袭的一天。哪怕是逐利的买卖,酒香何惧巷子深,名利亦可双收。





看陈宝国黄志忠这些戏骨演戏就是过瘾!


延伸阅读


《大明王朝1566》10年后复播爆红

持续高口碑观众争当“自来水”


2007年,由刘和平编剧、张黎执导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首播,以不到0.5%的收视率黯然收场。但在之后的10年中,这部作品的口碑却持续发酵,以豆瓣9.5的高分被誉为“国剧巅峰”之一。最近,这部作品重回观众视野,在优酷上线后24小时就获得超过400万的播放量,引发了“熬夜爆肝看《大明》”的热潮。2月25日,重庆卫视也将在黄金档重播该剧。


《大明王朝1566》的火爆究竟从何而来?记者注意到,这股热潮更多来自观众在网络上的“自来水”,其力量之大就连网络平台自身都有些意外。网民们为老剧卖力吆喝,多少也折射出“反智剧”横行的背景下,观众渴求好戏的强烈反弹心理。


【现象】 上线24小时播放量超过400万


《大明王朝1566》是导演张黎与编剧刘和平自1997年《雍正王朝》后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合作。该剧从明朝一项虚拟的国策“改稻为桑”展开,通过对嘉靖在位最后五年史事的生动描绘,铺开了有明一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尽管如今在豆瓣上的口碑高达9.5分,但10年前其首播时,却惨遭滑铁卢——2007年,湖南卫视花重金买断了这部严肃历史剧的独播版权,但也许是看惯了宫斗剧、婆妈剧的观众不“领情”,加之22点后非黄金档的安排,最终以不到0.5%的收视惨败。随后10年间,该剧在资源难绝的网络上悄悄滋长,并凭借出色的口碑,迅速集聚起一批忠实粉丝,发酵成一部“不在江湖,只闻传说”的神剧。今年,版权到期的《大明王朝1566》 终于迎来“改嫁”的机会,被优酷和重庆卫视买下——连优酷自己都未必预料到,该剧上线24小时就突破400万的播放量;播出没几天,在朋友圈里已有刷屏之势。


10年老剧缘何逢春?剧本和演员是其最受网友称赞的两方面。作为一名学者型编剧,刘和平一贯擅长大场面、大格局、大冲突的作品,而通过镜头再现厚重且极富戏剧张力的剧情,亦是曾执导《走向共和》等作品的张黎所拿手的。“虽然我非常偏爱《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另外几部戏,但我觉得《大明王朝1566》是中国历史剧的No.1。”知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也是《大明王朝1566》的“剧粉”,昨天他告诉晨报记者,对这个剧本的讨论,已经超出了电视剧范畴,“我记得剧本封底印着某历史学家的论断,说这部剧站在这段历史研究的前沿,我和编剧刘和平也探讨过,我觉得这是一个编剧受到的最高的评价了。”


10年之前,刘和平也曾这样形容自己的“野心”:“这是一个文学艺术被边缘化的时代,我就有这么一个野心,率领一支文学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电视剧的地盘里去,安营扎寨、开疆拓土。”而一班老戏骨的加盟,更为刘和平美好的理想注入了血肉,让整个《大明王朝1566》活了起来。第一大奸臣严嵩戏开场就是80岁,扮演者倪大红那时候才40岁,但步履蹒跚、眼神惺忪,分明是耄耋的样子;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精明中透着点神经质,愤怒、孤独、凄凉,满满内心戏;而当时不到40的黄志忠所扮演的海瑞,处处透着中老年人的沧桑。


[原因] 无脑剧泛滥引发“反弹心理”


历史正剧曾是内地荧屏最为重要的电视剧作品,1997年的《雍正王朝》、2003年的《走向共和》,都曾引发强烈反响。但对这类题材而言,2007年堪称一次转折,当年,不仅《大明王朝1566》,《贞观长歌》、《卧薪尝胆》两部大剧也同样遇冷。从此,国产历史正剧逐渐淡出荧屏,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古装偶像、奇幻、仙侠剧。


而在这一波波的潮流中,观众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怪相:古装剧开始采用过于饱和鲜亮的“彩虹色调”,演员的选择从实力派戏骨变成年轻的偶像脸,邀请别人配音成了挽救演员演技的法宝,惨烈的宫斗与傻白甜的IP剧则是播出平台争抢的对象……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曾发声,认为互联网资本的角力,让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古装剧创作,走进了单一的死胡同。


有意思的是,这次也恰恰是互联网,让一度沉寂的历史正剧在近两年赢得了观众。以《大明王朝1566》为例,2007年至今,几乎每年网上都会有呼唤该剧重播的声音,很多观众自发剪辑的《大明王朝1566》 片段也收获很高的点击率。比如一段网友自制的《大明嘻哈王朝1566》,将戏中大量经典台词和片段编成了RAP,颇受欢迎。


对此,史航在受访时表示,从本质上说,像《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作品是“永远及时”的。10年后的火热,则更印证了今天的观众对现有影视剧的不满足,“我觉得互联网本身没有罪过,那么多无脑的戏能推广得好,今天这么有脑、有心、有肝的作品也能推广得好。”


[趋势] 优质“历史IP”普遍回暖


《大明王朝1566》的回归与热播,让很多从业人士看到了历史正剧回暖的可能。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有多部这类题材的作品在观众间引发关注。比如今年央视的开年大戏《于成龙》,在开播后收视连日排名第一,央视一套播出后不到一周时间就迅速由央视八套复播。而最近在央视开播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同样是一部以口碑取胜的历史大剧。作为改编自孙皓晖同名小说“大秦系列”的电视剧第三部,该剧与前作《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一样,以古风大气的色彩、演员出众的演技、铿锵优美的台词,成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神剧”,剧迷都养成了到该剧官方微博“打卡”求问何时开播的习惯。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观众也不约而同地提到,它刷新了自己对先秦的认识。小说作者孙皓晖更曾表示,他最看重《大秦帝国》的精神理念,“它要唤醒我们灵魂中失去的东西。很多读者通过《大秦帝国》蓦然发现,我们还有过那样一个辉煌壮丽的时代,还有过这样高尚、朴实、壮勇的祖先。”


而在史航看来,这种对历史的感情与温度,于所有古装剧而言都是共通的,“一岁一枯荣,枯与荣之间自有它的天数在,当历史正剧不再热络的时候,我们看《琅琊榜》也能感到历史剧的情怀。只要对历史有感情、有温度,就会有好东西出现。因为我们关心历史,也想了解人心、人性,到底有什么样的正能量和负能量。”


一岁一枯荣,枯与荣之间自有它的天数在,

当历史正剧不再热络的时候,

我们看《琅琊榜》也能感到历史剧的情怀。

只要对历史有感情、有温度,就会有好东西出现。

因为我们关心历史,也想了解人心、人性,

到底有什么样的正能量和负能量。



来源|新闻晨报  子不语   曾索狄 殷茵

编辑 | 吴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