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芭莎娱乐
随时随地分享娱乐正能量。
51好读  ›  专栏  ›  芭莎娱乐

这个没有流量小生只有老戏骨的综艺,给了当代人一记重重的耳光!

芭莎娱乐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1-18 13:35

正文

姐今天要给大家安利一个在豆瓣获得9.3分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节目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朗读信件



看多了浮夸的综艺和明星真人秀,这个充满着人文气息的节目成了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节目的形式来源于英国一个很有名的活动Letters Live, 邀请一些名人来朗读近一个世纪来最令人难忘的信,卷福就曾经朗读过一封二战时期尘封的情书

 

“甘道夫”伊恩爵爷(Sir Ian McKellen)朗读过的是一个少年写给母亲潸然泪下的出柜信



还有抖森,他朗读了英国作家Gerald Durrell写给妻子的情书



一个人,一张讲台,一封书信,那些逝去的人,那些或幻或真的事,就透过时空,重现在观众眼前



中国版的《见字如面》更加强调了文化涵养,选择的书信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上至春秋战国的第一封家书,下至当代普通人家的信件



请来的嘉宾有何冰、张国立、王耀庆、归亚蕾、林更新、蒋勤勤、徐涛,个个都是实力派演员!



第一封信,是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写给大哥衷的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能找到的第一封家书,由林更新朗读,信里是黑夫与惊和家人最简单的儿女情长,是他们和大哥衷至死不渝的兄弟情深


这封信来自2249年前,是黑夫和惊的大哥衷的陪葬品,信中还原了战国时期的一个真实面貌——打仗的衣服是自己做的,士兵也要跟家里要零花钱,冒死打仗的动力是官府的封爵



张国立老师先后读了三封信,读的时候他一会是那个借着骂鳄鱼,指桑骂槐的韩愈



一会又是那个念妻心切的左权将军,站在那里读出“念 念 念 念 ”四个字时已经红了眼眶,仿佛他不是张国立,就是写信人本身。


(左权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这是写给自己妻子的一封信,信发出三天后,英雄不幸牺牲,一封家信竟成绝笔。)


归亚蕾老师年逾七十,作为蔡琴和杨德昌的共同好友,读起蔡琴写给媒体的那封《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又是另一种感触。



蔡琴在与杨德昌导演长达十年的婚姻里,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却换来对方的出轨。她终于放手,在杨德昌去世后,蔡琴写下了这封信。



信里,蔡琴对于杨德昌的感情丝毫毕现,但又觉得所表达的不及那段深情的万分之一,听到那句:杨德昌,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呢?很多人都潸然泪下,悲从中来。


归亚蕾老师的演绎里,没有大喊,没有哽咽,只是稍微变了几个音调,就表达出了蔡琴深沉的爱和余生的遗憾。



而当她读起萧红写给弟弟的家书,眼前浮现的又是另一幅画面。



这封信是萧红去世前写给弟弟的,因为烽火年代的动荡不安,亲人天各一方。客居香港的萧红思乡心切却疾病缠身,信里聊的是家长里短,还有童年的点点滴滴。



由于战乱,这封信无处投递,能够交到弟弟手里的几率也十分渺茫,但是她还是要用尽全力去写,因为这封信寄托了她的抵抗精神: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蒋勤勤读了一封来自民国才女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



当年那个年仅16岁的少女对于徐志摩炽热感情的闪躲,对于徐志摩妻子张幼仪的愧疚,以及内心的挣扎和害怕在这封信里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对那个当时年仅16岁女孩的才华横溢油然起敬



张涵予朗读的是林则徐危难之际写给妻子的信,信里饱含了对皇帝的感激,对时局的无奈,对妻子的情深



沧桑浑厚的声音,娓娓道来,仿佛100多年前的那个禁毒英雄就是长着这样的一张脸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耀庆读的一封李小龙写给妻子琳达的信《我们能还上那3000美金的房租》,这封信写于1971年夏天,当时31岁的李小龙在曼谷拍《唐山大兄》。



信中的他踌躇满志,他说他有强烈的预感,自己拍完这部电影就会火了,一代功夫巨星的率真可爱,在这封心里展露无遗。



而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李小龙登顶香港天皇巨星,成为了电影史上永远的中国功夫之王。



王耀庆和张国立读黄永玉与曹禺先生的往来通信时,堪称一场殿堂级的演出,一位是杰出的水墨画家,另一位是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两封信件,加上台词功力极强的演绎,就把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对话呈现的活灵活现



王耀庆的演绎里有黄永玉面对前辈大师时的直言不讳与无畏无惧: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张国立的回信里读出了曹禺的大气和如获至宝的感激。这两封信,被认为是中国文坛一段赤诚相见、披肝沥胆、见骨见血的交流



而林更新朗读的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和王耀庆读的李白写给韩荆洲的自荐信,又有一种隔着时空,遥遥相对的呼应。



罗永浩高二辍学,李白不参加科举,他们都是体制教育之外的成功者,让人不禁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节目播出到现在一共十五封信,每一封信件都像是一把开启历史的钥匙,每一位嘉宾的演绎都让人感觉好像在看一部电影,极有代入感地让人们再次触碰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



整季节目下来,将会有一百多封穿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或为名篇或是隐于时光之尘不被的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信被读出。



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强烈的情感被沉淀在平淡的话语和文字当中,被这些老戏骨一演绎,就又鲜活了起来



看了这个节目才知道,其实一个好的演员根本不需要大制作,只要站在那里读信,就可以把感情表达的很饱满



每一位见字如面的演员,不光是站着读信,他们更是在演绎写信的人,用走心的表演和掷地有声的独白,把听信的人带到信中那些依然鲜活的时光。



有人说见字如面是2017年初最大的惊喜,芭姐觉得这样的溢美之词一点都不为过,传承文化之外,这个节目让我们发现,在层出不尽的新生代演员占据电视屏幕的今天,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其实仍然老戏骨们走心的表演。



同时,听着那些优美流畅的句段,也让听信的人不禁反思,当“蓝瘦香菇”这样的词语占据了日常对话的大量篇幅,我们的文字已经匮乏到了什么程度。



如今,我们的日常交流已经不再会用大段的篇幅,更多的是微信上的碎片信息和没有营养的网络热词,我们原本那么优雅动听的语言变得如此丑陋不堪



好在有这样一个节目,带我们重温了那些温润的文学黄金时光。带我们回忆起了互联网盛行之前那个和今天不太一样的中国。



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习惯了用电话用微信,却忘记了那些年我们也曾拿出珍爱的信纸,认真的一笔一笔写给遥远的人,想象着收信人展开书信后的惊喜自己也笑了。



写封信吧,就现在,开头芭姐已经替你们想好了:见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