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  16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2 天前  
人物  ·  中年后,我还有哭的自由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历史上的江西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20-02-03 22:30

正文





江西,一个有点失落的省份,一个500年来落差最大的省份。

江西位于长江流域南部,毗邻湖南、安徽、浙江、广东,可论经济发展比不上广东,论近代政治史的群星辈出比不上湖南,论文化底蕴深厚比不过江浙,就连徽州文化的核心婺源县也常常被认为是安徽的地盘……

▲明代江西地图


强邻环绕,江西近些年越发显得有些“被遗忘”。别的不说,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省会城市大多有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级别,可江西省的省会南昌却是个地级市……

500年前的江西可不是这么低调?

在宋明时期江西可是汇聚了全中国第一流的人才,拥有顶尖的声望。

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有三个是江西人
朱熹老人家祖籍可是江西婺源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在明朝更是有“朝士半江西”之说
整个明朝江西籍状元和进士数量都是位列全国三甲(仅次于浙江 )
在朝廷中做官的江西人更是数不胜数(严嵩是江西宜春人)
最厉害的是,江西作为理学大本营几百年文脉不衰
在清朝以前江西省的文化繁荣程度都可以排进全国前五的。
江西景德镇更是将宋朝定汝哥官钧五大窑的风抢尽


▲正在烧窑的景德镇手艺人

但为什么江西在明代中期以后慢慢衰落了呢?

历史学界的解释很多,比如:
江西的地理环境较为闭塞
土客械斗严重,影响区域内的和谐;
理学文化圈到了明清后日益保守;
朝廷对于江西士大夫的打压;
地方精英阶层安于现状
……

这些理由看似挺有道理,但又多少有些似曾相识?
难道福建浙江的山区不闭塞?
难道广东福建的械斗不严重?
难道湖北的地方精英不保守?
……

▲江西白鹿洞书院


而如果再仔细揣度这些影响江西发展走向的因素,这不也正是近代国运的缩影。 认识江西,见微知著。 在本次微课当中,特邀宋旭景女士,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主要从文化角度切入,带领我们一起回顾江西的百年沧桑。你想详细了解吗?赶快报名吧。


课程大纲



导言:历史上的江西是如何衰落的?

核心:社会支撑系统是官方正统,“理学”和“心学”/红色内核

一、文化、社会和经济两条线并行

二、贸易路线转移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

三、“理学”和“儒学”的正统
影响新式教育和近代化以来的布局

四、成为“薄弱地区”,但“劣势”又变“优势”

五、现代化的布局中,没有明显优势
这些都是历史积累的原因,叠加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
恰恰 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费正清


主讲人介绍

宋旭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副编审,策划出版了以《历史人类学小丛书》《柳田国男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丛书、以《明清社会和礼仪》《燕京大学与中西关系, 1916–1952》《海外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追寻自我》等为代表的多种单本。

其所策划、编辑图书荣登多种媒体榜单、荣获多个国家奖项,2018年被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出版人》评选为“出版新星”,入选法兰克福书展“全球出版英才库”。同时,其文章多见于《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书评》《中华读书报》《出版人》《寻根》等报刊杂志。


主题


主题:历史上的江西是如何衰落的?
主办:历史研习社

报名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