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患者,男,
16岁,因头晕乏力2月余、腹痛10天、加重10h,至当地医院就诊 。血常规检查提示中度贫血,潜血试验呈弱阳性,胃镜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全大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经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10天前出现阵发性上腹痛,可耐受,无恶心、呕吐和发热,未诊治。10h前出现阵发性腹痛,呈进行性加重,进食时腹痛加剧,伴恶心,无发热、呕吐,排便、排气停止,门诊以“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实验室检查: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Ferr(铁蛋白)均在正常范围。CT检查:右下腹部分小肠管壁增厚,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延迟强化,肠系膜根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图1~3)。手术所见:距回盲部约150cm处可见小肠肿瘤、质硬、大小约3cm×3cm,侵及浆膜,未侵及周围脏器;系膜根部见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cm×1cm,质硬;远端肠管内可见暗色肠内容物,考虑陈旧性出血。病理检查:大体标本可见肿瘤为实性、质中,切面呈灰白、灰黄色,肉眼观肿瘤似侵及小肠壁全层,肠系膜上可见灰黄、灰白结节2枚,直径2.0~2.8cm;余肠管黏膜灰黄、皱襞存在、边缘尚光滑,切面呈灰白、灰黄色,质软到中,于肠周脂肪内检出淋巴结样物数枚,直径0.1~1.0cm。镜下;瘤细胞较一致,中等大小,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居中,胞质丰富、嗜酸性,未见黑色素(图4)。免疫组化:S-100(+),MelanA(-),HMB(-),CD117(-),CD38(+),Dog-1(-),Ki-67(约30%+)。
图
1 CT
平扫示右下腹部小肠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尚均匀(箭)。 图
2
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块呈轻度强化。 图
3
增强扫描静脉期示肿块进一步强化。 图
4
病理片镜下示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居中,胞质丰富、嗜酸性,未见黑色素(×
100
,
HE
)。
讨论
原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
clear cell sarcoma
,
CCS
)组织起源不确定,多人为其来源于胚胎期神经嵴产生的原始黑色素细胞,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恶性肿瘤(约占其
1%
)
。
WHO 2002
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归类于分化不确定的肿瘤,因其肿瘤细胞具有黑色素细胞的分化特点,将其归入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一种亚型,并正式命名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国外文献报道
CCS
主要发生部位为四肢,其中约
40%
位于足和踝部,尤其是深部肌腱和腱膜
。发生于胃肠道者罕见,最常见发病部位是小肠,尤其是回肠,其次是胃和结肠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临床表现不突出、无特异性,且肿块生长缓慢,常不能早期诊断,极易漏诊和误诊,患者多因发现肿块或肿块进行性增大而就诊,发生于胃肠道、腹腔患者可有呕吐、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小肠
CCS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肠梗阻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呕吐等。文献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