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2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刚刚,「诺奖风向标」2025年斯隆奖出炉:2 ... ·  6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风投式思维:哪吒2和DeepSeek背后的共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政务系统拥抱DeepSeek,会带来哪些改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转折点,万科被强制执行。。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4-08-06 22:19

正文

这是达叔的第1452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崩盘,奥运冠军们的下场,卖在人声鼎沸时。。

提供了一个商业变现的视角。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角度

不缺内容

医疗问,你写这种争议的话题,不怕被骂么?

达叔说,大心脏,是所有创作者的必备要素。

我的所有文章、视频、知识星球、直播、线下见面会,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赚钱来展开的。

是要做筛选。

是让读者找到作者,而不是作者找到读者。

那如何才能高效率的筛选?

就是在部分有争议的内容里,筛选出认可一些奇葩角度的商业逻辑。

普通人,都只能在普通的生意里赚钱。

能认知的项目,就是送快递、开滴滴、上工地搬砖,去路边做煎饼果子,还有别的么?

就想不到了。

而真正会赚钱的人,肯定不会去做这种看一眼就能看懂的生意,一定去做人比较少,利润比较高,尺度比较大的内容。

比如,奥运冠军卖金牌,这个话题就能筛选出不同尺度的人。

穷的只剩道德,只剩群体荣誉的人,就只会骂骂咧咧的,而觉得眼前一亮的人,会连拍大腿。

觉得找到了一个奇葩博主,会倍加珍惜。

医疗问,别人骂你,眼里都是钱,你不难受么?

达叔说,他们是在做正确的评价,既没有夸奖,也没有贬损,我为什么要难受?

我以前在职场里的时候,有经销商、有同事、甚至有老板也这么评价过我,说你眼睛里只有钱。

我也会说,对,所以你想让我好好干活,就设计好激励政策,来点实在的,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只认奖金,不认奖状。

你有奖状,发给别人,去激励别人即可,我不占你那些名额,把钱给足,就可以了。

然后,我在职场十几年里,用这种打明牌的方式,每一年的赚钱效率,都是身边同事的3-5倍。

再然后,我就离开职场,自己创业了。

我已经离开那个群体了,还需要那些群体的褒贬评价么?

不需要了。

就如同,我早就离开出生的苏北农村了,几十年都没回去了,我还需要在意,村里人怎么评价么?

那是弱者才在意的。

强者,只在意结果。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哪里是那些贩夫走卒、一群穷鬼能盖棺定论的,他们脑子里的名人、好人,几乎都是垃圾,都是被塞进脑子里的。

真正值得学的人,值得学的操作,都是隐学,都是被他们唾弃的,几乎都跑偏了。

所以,穷和蠢之间,是隐约可以画等号的,但这种话,没人去说。

就比如,在今天中午的直播间,有一个订阅者,在直播间里留言,你竟然还看多房价?哈哈哈哈。

达叔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能打得出来哈哈哈哈,就慢慢的和他说,你最好能记住你现在的状态。

两三年后,你要是还能笑的出来,就可以了。

别到时,哭都没地方哭。

在星球里,达叔写了很多关于房产的观点,学术类的观点,甚至今天还分享了两个华裔经济学家的最新论文:

《资产购买中的秘密:估算G员的非官方收入》。

你看过这些数据,看过这些角度,看过世界最顶尖的人,发表在最顶尖学术期刊上的内容么?

啥也没看,就敢每天嘲笑这个,嘲笑那个,这本身就是一种病。

弱小本身并不妨碍生存,傲慢才是。

Part2 万科

被强制执行

医疗说,我看到一个最新的新闻,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与秦皇岛的一个公司发生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也才3014万,被强制执行了。

对万科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3014万好像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操作。

你以前写,如果万科真的出事,对楼市转折,可能是一个重大利好,现在是不是到这个关口了?

达叔说,是。

一年前,万科刚开始出现危险,达叔就写了一篇文章:

万科是个拐点信号。。

随后决策层的操作是什么?

各种开会,各种解开之前的限制性政策,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二线城市全脱完了,只剩京沪深的扭捏了。

数据有好么?

和已经很困难的2023年比,全国性的成交数据、土拍数据,还是两位数以上的大幅度下滑。

前几天,有一个国际机构给开了一个药方,说让我们这边的决策层,一口气拿出一万亿美元,把楼市彻底救活。

然后,被拒了。

医疗问,难道不是好事么?

达叔说,对手里有资产的人来说,当然是好事,问题是,你得去研究,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终极操盘手,不愿意直接动用财政的钱来兜底,否则,又绕回了2008年的那一次,产生道德风险。

让原来拼命加杠杆的人,又活回来,又变成超级富翁,下次再要干,就很难了,没人听话了。

那目前的处境,决策者要怎么解决?

两个原则:

1,市场化原则:

也就是说,该死的还是要让他们死,原来过分高杠杆、高负债的主体,还是要想办法自救,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别老想着自己闯了祸,让家长来给你兜着。

2,法制化原则:

就是该破产破产,该走流程走流程。

你看完这两条,有什么感受?

如果啥感受没有,那你就完全没有进入状态,没有躬身入局、没有置身事内的能力。

这两条,是说给你听的么?

不是。

是操盘手和操盘手之间的对话,压根就不是说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听的。

就如同万科郁亮当年说的口号,活下去,是说给开发商老板们自己听的,他们的风险敞口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得想,给国内决策者提意见的国际机构,为啥要提这个意见,是关心你的经济健康程度,是盼着你好么?

有这个可能,但不多。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你国内的很多开发商老板,以前可是借了很多美元债的,现在破产的破产,被抓的被抓。

海外的债主,懵逼了,我的钱呢?

你们资产重组了,低价甩卖了,各种肉都烂在锅里了,海外的债主们,该去找谁要钱?

恒大一家的身上,就背负着几百条诉讼,各种海外的债权人,都眼巴巴的盯着国内大放水,把楼市救活,好把钱拿回去。

现在你们要开始讲市场化原则、法制化原则,这个时间点,要按照市场和法制的逻辑办事,明摆着是让债主哭的样子。

那还救楼市么?

救。

自己家的房子着火,肯定比外人着急,皇帝不急太监急,本身就不对,别人给的意见,可以听,但要自己做决定。

我们没有动作么?

有。

而且,按照目前的节奏,9月底之前,大概率京沪深还会进一步放开,很多限制性措施,都会释放出来。


Part3 保局部

放弃大而全

外人给的方案,是超级大礼包,用万亿美元的规模,把以前所有的玩家,全部解套。

而决策者,已经明确拒绝了。

那决策者的方案,会是什么?

不再像以前那样,也没有能力再像以前一样,去救所有城市,去救所有人,只能从整体转向局部。

第一步,就是去救头部的20个城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