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收到不少朋友问,关于怎么孩子识字的问题,虽然我家早就过了识字关,但还是能理解很多学前妈妈的疑惑:
要上小学了,孩子识字量多少够用?
识字不多,到了小学连题目都读不懂怎么办啊?
孩子五岁了,虽然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字,但感觉并不系统,学习卡太机械,看绘本又会被图片干扰;
……
认字这件事,并不是“越早开始越好”的,需要等到孩子“准备”好,也就是出现下面的信号:
2.看到绘本封面/站牌/海报上的字,会有意识地去指、或者询问:妈妈这是什么?
有的孩子早一点,也要在4岁左右,有的孩子可能要到6岁左右,这样的区间都是合理的。
有朋友肯定有疑问,提前教孩子认字,他也能记得住啊,为啥不可以?
这就回归到了“认字”的意义了。认字的关键,是要记住文字的含义,而不只是文字的长相和读音。
脱离语境学认字,容易把孩子变成认识很多字的“文盲”。这就背离了“认字”是为了运用的目的。
因此,独立的识字卡可以先不用买,而且很多书都带有配套的识字卡片。
但不管入什么识字读物,都需要遵循三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认字。
最好的认字方法,其实就是读绘本,大人看书的时候只是在读字,但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他眼前有个“电视机”,背后还有个录音机,就是在听我们父母说,这两个感官同时在进行。一直通过这样的刺激,当有一天他的认字信号有了,就会突然说:诶?那个字是什么?或者说,当他想要妈妈给他读绘本的时候,妈妈没空自己想读,这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孩子会自己点着上面的字开始认字。但用一般的绘本识字有个小弊端,就是文字难度不一,较难的部分对低龄孩子识字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
我就用《小羊上山》这套书来给大家展示下(当然大家也可以自己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的绘本中),具体可以怎么用:
第一种,合作阅读,主要针对零基础或者识字量较小的孩子。
可以先让娃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比如这本《我爱问妈妈》,咱们可以先给孩子读一遍故事。
读完后,根据情节提出有趣的问题,接着让孩子回答,加强孩子的参与感。
接下来,就可以把书里多次重复出现的字或词教给孩子。这本书里重复出现的是“一二三四五”,就可以带孩子指认这几个字,通过读故事多次重复这些词句,孩子会很快记住它们。读完故事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翻回书里有趣的情节,让孩子自己去重复这些好玩的词句,模仿故事里的角色。
第二种,引导阅读。
如果孩子已经有独立阅读的愿望,但自己识字量还不多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挑一本娃感兴趣的书,让孩子先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首先鼓励孩子猜读,猜不出来的就换做家长来读。
孩子认识的则继续由孩子读,再一起做一些测试小游戏。
或者说,孩子读一页,大人读一页,之后再交换着来读,熟练以后,鼓励孩子自己读出来。
第三种,独立阅读,如果书里的字孩子大部分都认识,就可以尝试开始独立阅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先猜读,猜不出来的,只要不影响理解主要情节,就跳过去。
如果有某个不认识的字总是出现,可以及时问父母,这时就再告诉孩子这个字的读法和含义。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都能充分认识到,认字的本质最终是运用。任何无法“学以致用”的学习都是无效并且消耗学习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