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的都在这儿
作者
|
克虏伯
“北京最大的一个养老院倒了。”
一位程序员朋友谈起最近甲骨文裁员的话题时,风趣的打起了比喻,听上去多少有些黑色幽默。
5月7日,甲骨文中国公司被曝出裁员的传闻,随后这一消息被内部员工确认,甲骨文中国区的高管在当天接到了来自美国总部的一通VIP电话,通知裁员的消息,甚至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的聆听和执行。
此次被裁撤的是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1600人中有900多人将会作为首批裁员执行,其中有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
这一天里,很多甲骨文中国员工都收到了HR的约谈,以及一份N+6的补偿方案,据说这是一份“阶梯式”补偿方案:
在5月22日之前签订协议离职的员工就能拿到N+6的补偿,而在5月22日之后,到6月7日之前签字的员工,将只有N+1的补偿,6月7日之后的员工,将只有N的赔偿。
也就说,甲骨文中国公司给被裁员工们留出的时间只有15天。
但显然,这份方案并没有获得甲骨文中国员工的完全认同,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在当天下午,就在甲骨文中国公司楼下拉起了横幅。
抗议的员工们在横幅上写着“High Profit,Why Layoff”(在高利润的情况下,为何要裁员?)、“我们要工作,孩子要上学”。既表达了对公司裁员的不解和愤懑,又透露了自己被裁员后要面临的窘境和难堪。
据拉勾招聘在社交媒体的分享,批量涌入的甲骨文员工有以下特点
:①工程师居多;②普遍高学历;③年龄普遍偏大。
甲骨文中国内部人员透露此次裁员的平均年龄是37岁,这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程序员界,是一个没有任何优势的年龄。
还记得此前引起巨大争议的“华为清理34岁以上员工”的话题吗?
尽管后来华为澄清是综合了员工的真实年龄、在职年份、考核评级、职位职责、团队重要性等多维因素再通过算法计算出的一个虚拟的“奋斗年龄”,并非是单指真实年龄,但也足以让程序员们瑟瑟发抖了。
“超过30岁的警戒线,这名员工就会进入“警告期”,可能面临降职降薪;超过34岁,劳动合同就被自动解除,持有的股份也会清零”——好奇心日报曾这样报道华为的“清理”机制。
再看看如今甲骨文中国被裁员工们平均37岁的年龄,确实会更加的窘迫和尴尬。
为此,专注互联网人才招聘的拉勾网,居然第一时间面对招聘方推出了一个“甲骨文人才专场”,通过聚合甲骨文中国员工简历的方式,尽可能的帮这批大龄程序员们找到下一份工作。
拉勾创始人许单单也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鼓励道:
其实离开甲骨文,拥抱中国互联网,绝对失去的是一块面包,得到的是一个面包店。
不过更引人注意的是,许单单好友、前甲骨文中国公司员工的那句留言:拉横幅抗议的我都不会要的。
说起来,其实这些被裁的甲骨文中国中年员工们,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首先甲骨文中国公司并没有压榨他们,反而提供了极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
微博上知名的房产博主@北京大土豆就曾是甲骨文中国的前员工,他说自己当初不走,就能拿14个月的补偿,以此N+6的方案来推算,他可能在甲骨文中国工作了8年之久。
而他对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其中一个评价是:“
工作一向以轻松著称
”。
知乎上一位前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工程师@Willy在2014年曾回答过在甲骨文中国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另外一位前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工程师@JaskeyLam 也曾分享他在深圳甲骨文研发中心的部分福利待遇:
-
所有员工从入职一天起就每年有16天的带薪年假,并且随着工作年限增加。
-
所有员工每月两天的带薪病假。以及相关产假,陪产假等。
-
为员工购买额外商业医疗保险,看病全额报销,员工子女也能享受报销一半的福利。
-
洗牙、看眼、购买药品有1450的额外报销费用。
-
上下班不打卡,并且工作时间自由分配。
-
员工可以申请在家办公。
这样宽松的工作氛围和优渥的福利待遇,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里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了,也难怪有程序员将甲骨文公司戏称为“养老院”了。
再看看此次裁员,甲骨文中国公司给出的优厚条件。
据网上有人透露说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员工有人拿到了100万元的补偿费用。有人计算过,如果一名员工从20多岁加入甲骨文中国公司并工作近20年,他也是有可能拿到这么多补偿的。
且不说是否真有人拿到了100万元补偿费,单是N+6的补偿方案,在甲骨文中国公司前员工@北京大土豆等人看来已经是非常厚道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