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得丑还这么有魅力
在《德充符》开题的时候,我讲过“德”在这个篇目里面是“忘形”与“忘情”——“无我相”之德。不因为自己有脚或是没有脚而发出抱怨,也并不以此为意。
在孔子和学生常季谈论王骀的时候,常季就问:“王骀长得那么丑,脚也被砍掉了,说明他肯定是犯过错误,为什么还如此有魅力?”
孔子说:“他的心理没有巨大的差异变化。可能是犯了错误,也可能没犯错误,命运让他被砍掉脚,但他却不以为意。他对天地、生死这些变化早已了如指掌。他知道事情都会如是而来,也会如是而去。”
王凤仪先生是民国时期一个有意思的东北人,他劝善,劝大家放下自我。有一次,一个姓刘的弟子与儿子一起走路。这个时候,一辆车开过去,不小心把他的儿子撞倒了。当时,刘先生和儿子并没有破口大骂,没有拍照、追讨、要说法,没有憎恨,也没有抱怨。因为谁也不会刻意想撞倒谁,只不过就是不小心撞倒了,这是事实。然后,该送医院就送医院,该抢救就抢救。结果,神奇的事情是,由于当爹的没有愤怒,也没有把这种愤怒的情绪传递给周遭人,做儿子的被撞倒之后,该去疗伤就去疗伤,很快就完全恢复了。后来,我发现这种事情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情形。
前一段时间,由于连续一百天吃烧烤和火锅,喝可乐和酒,我以为已经调好的痛风病又犯了。但是,在这次痛风发作的时候,我并没有任何抱怨,没有说就怪那个谁谁谁每次来都要吃烧烤,就怪那个谁谁谁非要拉着我喝可乐和啤酒不可,就怪父母遗传了痛风这么个玩意儿给我……我觉得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结果,这次痛风比往常来得晚一点儿,走得早一点儿。我倒不是鼓励大家去放纵自己的口业,去试试痛风的感觉,而是说如果真的有这种身体变化来临的时候,你只要知道它如是而来即可。
“空虚寂寞冷,穿上衣服滚”,如果你真的觉得空虚寂寞冷的时候,把衣服穿上,在床上打滚,自然而然就热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既没必要上升到文艺青年的悲哀,也没必要上升到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
王骀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变化,他如是接受。
喜欢一个人是从某个时间开始的吗
孔子又追加了一句对于王骀的表扬——“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这一句话需要联系《齐物论》来讲。
如果用分别心来看,肝和胆的差别就像楚国与越国的差别那么大;如果站在整个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角度来看,世间万事万物也只不过是同一个事物的投影而已。被砍断脚和运气好成为上市公司主席,只不过是种种种种因缘和合的自然结果。喜欢一个人是从某个时间开始的吗?其实,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一切都早已发生。对一些东西感到无聊或者起鸡皮疙瘩,都是有原因的。
还记得我曾经跟大家分享过“最让你热泪盈眶,甚至浑身发麻的时刻”吗?很多人都说:“哇,当我念《心经》的时候热泪盈眶,接着念《金刚经》就会浑身发麻。”或者“看见Tom and Jerry(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主人公)在一起变成好朋友的时候,我就会热泪盈眶。”
为什么你会为这些事情感动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让人感动的情景吗?非也,是因为你本来就会为这些事情感动,后来出现的情景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本来早已发生的状况,就叫作“万物皆一也”。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自己的孩子学好英语、学好数学、按时做作业、早晨六点半起床,甚至是迅速地在十几分钟之内刷牙、洗脸、穿衣服、吃早餐、系好红领巾……我们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完不成这些事情,何必强求孩子做到呢?而且我们往往把“我都是为你好”“我希望你能够养成好习惯”种种种种加诸于对孩子的呵斥和要求里面。找一套三年级的奥数题让家长来做一下,我相信90%的人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还要求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奥数成绩优秀,有这个必要吗?你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别人做到呢?如果自己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到,那么你的孩子自然就能做到。
所以,儿童教育并不存在要求的问题,而是你们能否共同成为这样的人。一个自己都没有礼貌的父母却要求孩子有礼貌,有可能实现吗?“万物皆一也”,说的就是你和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体的。当我们真正理解“万物皆一也”这句话以后,儿童教育就变得很简单了,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就是说王骀丢了脚,像在身上抖落土渣一样,他并不认为有脚和没有脚有什么区别。
高级的女人不会认为自己有多漂亮就高人一等;有智慧的男人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多智慧就目空一切,多和少都只不过是相对而言。
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我说“像我这种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对方就说我假装谦虚。其实不是,如果以我的知识、读过的书和现在在喜马拉雅面对这么多朋友讲解《庄子》这件事情而言,我真的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错漏百出。所以,我希望等《梁注庄子》快要结束的时候,知乎、得道、得脉、知道等APP上面的各路英豪可以列举梁冬在《梁注庄子》里面出现的一万个错误或一千条硬伤,我会把它们列在《梁注庄子》这本书的后面,就像很多人在写关于蒋勋的一百处硬伤那样。如果蒋勋老师自己不去这样讲,你怎么会有机会去写他有什么错误呢?很多人连有没有错误这件事儿都不知道,更何况对错呢?我记得一个朋友讲过,“议而不辨”中的“辨”不是辩论的“辩”,而是分辨的“辨”。我也讲过“议而不辩”,的确,我也讲错了。
总之,一个“德充符”的人,一个德行充满并连上宇宙WIFI,和宇宙自然而然的“德”联结在一起的人,一个忘记自己的形体美好或残疾的人,就会拥有符合天地的状态。
多样性恰恰是世界美好的原因所在
王小波曾经讲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多样性恰恰是世界美好的原因所在。
其实,地球上可能有一些鸟就是有三只翅膀,可能有一些鸟就是没有翅膀,可能还有一些鸟就是胎生,还有一些鸟其实是人(我们称之为“鸟人”)。
如果理解世界是多元、多生态的,你就不会简单认为只有拥有两只手、两条腿、两个鼻孔、两只眼睛的才是人。人类越发像地球上的物种一样单一,其表现就是人类词汇量的匮乏。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囧”;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厉害了我的哥”;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怼”……这恰恰是世界悲哀的源泉,是一种语言的专制主义暴政,是技术和人们的非多样性,也就是“丧其德”的现象。
那么,德是什么?德就是物尽其用、物展天性、各司其职、各成其能、自然而然。对于王骀来说,他认为自己缺少脚是如此自然,能够自然地接受自己的独特性,便能够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你知道也许自己是1/3的男(女)人加2/3的女(男)人吗?你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不适合结婚的人吗?你知道自己可能是一个学霸吗?你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化学家吗?你知道自己可能是天才吗?如果对自己拥有或失去的都保持如此而来、如此而去的状态,你就成为王骀真正的接受者,这就是《德充符》讲的“德”。
你最近对孩子
有什么样的期待?
在期待TA更好的时候,
你也在成长为一个
更好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