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能源时代
分享能源行业动态、电池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能源时代

突发!欧盟拟强迫中国电池企业转让技术!

新能源时代  · 公众号  ·  · 2024-11-22 08:30

正文

“转让技术”or“获得补助”?中国锂电企业在欧布局迎来“大考”。


0 1

欧盟 先拿电池“开刀”

11月2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欧盟计划要求前来设厂的中国大陆企业转让技术给欧洲企业,以换取欧盟的补助。

新规定将先适用于电池企业,以后可能扩大至其他享补助的绿色产业。

报道引述欧盟官员的话称,新的技术转让规定将于12月率先纳入10亿欧元电池开发补助案。

同时,报道指出这些新的规定反应出,欧洲正试图保护受到严格环境法规制约的欧盟企业,免于所谓“廉价且污染更重”的进口产品的冲击。

实际上,欧盟对中国科技产品、绿色技术产品进口的限制一直在增加。

今年年中,欧盟就被曝出对中国电动汽车引发关税争端,旨在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成立合资公司,并与欧盟企业共享技术;今年9月,欧盟更是直接修改规则,宣布在当月启动的欧洲绿色氢能项目补贴竞标中,新增一项限制,要求在投标项目中使用中国制造的氢电解槽产品和零部件的比例不得超过整体的25%;上个月,欧盟委员会确认,在现有10%的关税基础上,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的关税等。

而欧盟这些措施的背后,恰好反应出的是他们目前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他们的电池一哥Northvolt,正深陷财务状况恶化、濒临破产的危机。

尽管欧洲仍有多方言论表示,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对待中国零部件,可能会对欧盟的减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欧盟汽车行业发展缓慢,但是,这把冠以“强化欧洲贸易防御”之名的大刀还是坚定的砍了下来,为中国锂企的全球化布局加上难度。

此外,欧盟的对华贸易政策未来还将受特朗普新一届政府对华立场的影响。有相关人士透露,特朗普新政府将向欧盟施加压力,要求其效仿华盛顿,增加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和投资的限制。

一言以蔽之,在美国政府的“干扰”下,中国锂电产业乃至科技产品的输出注定困难重重。


0 2

多家锂电企业落子欧洲

近两年,为减少欧盟对进口产品限制的影响,国内锂电企业启动在欧建厂的计划,以实现本土化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多家锂电企业在欧洲国家进行投资,几乎涉及整个产业链。

电池端, 宁德时代 分别在德国图林根州以及匈牙利德布勒森设立生产基地。其中德国图林根州是宁德时代欧洲的第一座工厂,产能14GWh,2022年底已投产;匈牙利德布勒森规划产能为100GWh,一期项目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合建电池厂。

除了电池项目, 宁德时代正就在欧洲建立电池回收业务进行谈判 ,希望能在欧洲地区实现从制造到回收的闭环。

今年6月, 亿纬锂能 欧洲区域总部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揭牌成立。同样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建了圆柱形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规划产能30GWh,将于2027年竣工投产,生产的大圆柱形电池将供货宝马汽车的德布勒森工厂。

远景动力 方面,在欧洲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英国、法国、西班牙。其中英国桑德兰基地是最早的工厂,已经持续生产12年。英国第二工厂、法国工厂和西班牙工厂均处于建设阶段。

国轩高科 方面,在德国哥廷根以及斯洛伐克均有布局。德国哥廷根是其海外的第一座电池工厂,去年9月已经投产,规划总产能为20GWh,预计分四期完成;斯洛伐克工厂,是国轩联手InoBat合建产能,初期电池产能将达到20GWh,具备扩容至40GWh的潜力。预计于2026年二季度投产,2027年开始全面生产。

蜂巢能源 曾计划,分别在德国萨尔州以及勃兰登堡州投建2座电池工厂,但近期消息显示,由于资金短缺和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投资计划已经终止。

材料端, 湖南裕能 ,西班牙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材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该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恩捷股份, 匈牙利工厂一期年产10亿平方米隔膜,即将开始进行量产供应,二期项目将投建4条产线,隔膜产能约8亿平方米; 华友钴业 ,在匈牙利阿奇投资建设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项目; 杉杉股份, 在芬兰投建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璞泰来 ,在瑞典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年产能10万吨。

整体来看,部分项目已经投产,部分项目处于建设阶段,以上项目会不会收到这些新规的影响,暂时未有定数。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电池产业的优势,并不在于成本,而是在于各个领域技术和配套的完整性,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具备的优势。中国锂电产业在欧洲市场的渗透,肯定会加速其电动化的转型,相反,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比现在更缓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