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跌了,跌不少
。
各种猜测兴起,
有说俄乌升级,也有说外资摸清政策底牌后感到失望,还有看到特朗普胜选后市场就震荡回落。
下跌原因?
1)应对关税担忧的政策表述低于预期。
根据近期机构路演反馈,市场倾向于以偏强的内需刺激政策对冲可能的外需压力,今日国新办发布会的政策表述低于预期。
2)地缘冲突对风险偏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因。
一是黄金和美元表现偏强,对应市场避险情绪确有一些升温;二是AH以外的新兴市场股市同样表现偏强,反映地缘冲突没有导致市场出现“全面避险”的情况。
中午星球更新的这两个重要信息,一个已经被和谐,这里再发一下:
目前市场的起伏波动还是基于情绪,
一定要把股债汇联系在一起看,今天大跌牛市立场者不免失望,再折腾几次“牛还在”就成为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而震荡思维者则相对感觉可以接受,毕竟最近最重要的量能一直无法进一步放大,呈现边际收敛。
对于当前市场,可以看得出924行情之后最为明确的
定价核心矛盾来自风险偏好大幅改善,而非对于基本面短期明显修复的预期
(相关板块收益远不如高弹性板块)。现在恐美情绪的推动下叠加政策进入观察期,以及潜在外围风险事件的影响下,风险偏好开始明显回落。
这个回调过程也没必要自己吓自己。面对宏观政策,不至于依然是“扁鹊见蔡桓公”的心态。
基于政策的定价核心是“先下手为强”还是“见招拆招”的区别,如果是后者那可能是会陷入被动,
毕竟中美博弈定价中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恐美情绪。
目前看在年底-跨年这个期间,如果这波跌下来倒是提供了后续上涨的空间,当然这是跌出来的空间,本质上震荡的底色没有变化。
10月中旬以来A股相对其它人民币资产走势分化,A股内部结构分化,主要反映内外机构资金对中期增长趋势偏谨慎。
我们也观察到10月以来二手房价格尚未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反映政策仍需加力。
后续对经济政策的观察集中在规模与投向上,其中投向可能更为关键,政策效果的观察集中在价格指标上。
高盛交易台:
有许多关于近期市场疲软的驱动因素的猜测,但都没有特别站得住脚的。
在我看来,
抛售源于一个脆弱的情绪基础
,随着投资者对国内政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这种情绪迅速转向负面。
一个初步的猜测与《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有关,
文章称特朗普考虑选择金融家凯文·沃什作为他的财政部长。
虽然这似乎与大规模的股票表现不佳无关——鉴于沃什曾经支持自由贸易,并且可以作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稳定器——但表现不佳并不局限于对美国出口依赖重的公司,而是反映了更广泛的疲软。
另一个讨论话题是彭博社的一则标题
,表明TW...,我认为这更是毫不相干。
疲软的关键因素:
1. 市场疲软可以通过两个主要因素来解释:建立在混合国内政策预期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基础上的脆弱本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