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天价羽绒服,被河南小村拽下神坛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09 07:58

正文

作者 | 宸希
来源 | 金错刀
3642字 阅读时间7 分钟


中产的冬日必备:脚踩UGG、身披加拿大鹅、再配一条Gucci的围巾。


这一套看似五位数起步的装备,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尊贵。


因为,在 中国年轻人的“冬日麦加”河南桑坡 ,整套装备下来,估计花不了你一千元。



桑坡曾经因为承包了全国的雪地靴而爆火,有道是夏天买鞋去莆田,冬天买鞋看桑坡。


到了现在,桑坡的业务范围早就扩散到了冬季服饰产业。


不管是一百出头的“某GG”,还是价格是官网十分之一的大鹅,在桑坡几乎是唾手可得。



凭借满地的“货源”,桑坡一度成为微商圣地,天南海北做雪地靴和羽绒服生意的微商,都在桑坡扎堆。


而现在的桑坡,比起微商进货的“进货天堂”,早就变成了靠冬装出名的“桑坡奥莱”。


前来拜访桑坡的除了微商,还有前来淘货的一线城市白领们。



在小红书等平台,关于桑坡的内容也慢慢从“代购”转变为“扫货指南”甚至“旅行攻略”。


前来桑坡的散客太多,甚至把廉价小酒店住出了星级价格。


桑坡也很识趣地抓住了这一变化,似乎正在朝着“网红城市”的方向进化。


但是,满地的“A货”,真能成为桑坡的小饼烧烤和麻辣烫吗?



“桑坡奥莱”,不止雪地靴

乍一眼看上去,桑坡和“网红城市”基本不沾边。


没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没有人造奇观,看起来只是一个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普通村子。



但就是这个人口常年在2万左右的小村子,四处挤满了3000多家服饰类商铺,不到10个人就有一家店。


在这个小村子逛街,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身处奥莱的恍惚感。


拥挤的人群身上的衣服不是北面就是加拿大鹅,偶尔还能看见几件Gucci和拉夫劳伦。



就这么一身在北上广随便就要5位数起步的装备,在桑坡,几千块钱就能拿下。


在桑坡的商贩很容易发现一个趋势。


过去几年,来桑坡大批进货的人都是微商,他们效率奇高,动作麻利,在一次性拿了大批货之后就扬长而去。


而如今,来桑坡的散客明显多了起来,不少人坐着大巴、开着私家车从郑州前往桑坡,只为了挑一身趁手的衣服。



有经常来桑坡的人还发展起了“私域代购”,担起了为亲朋好友准备冬装的任务,一趟下来甚至能小赚一笔。


有一位桑坡老板说:现在来购物的大多都是小姑娘,自己挑2~3双雪地靴,再给男朋友买件大羽绒服就回去了。


当生意从To B突变为To C,不少桑坡商家还有点水土不服。



挑剔的普通客人自然没有目的性极强的微商进货好伺候,很多客人会因为没有试衣间,以及“只退不换”的销售逻辑跟商户发生冲突。


但现在,桑坡还是在努力地接待四面八方涌来的普通消费者。


离开咖啡不能活的一线城市白领来到桑坡之后惊奇地发现,在桑坡不仅有当地美食,咖啡、奶茶小吃街一个都不少,奶茶甚至还比北京的贵一点。


而桑坡也很应景地把各类网红城市的打卡设备搬到了室内,从“想你的风”路牌,到写满标语的打卡墙一应俱全。


到了夜晚,桑坡本就拥挤的大街上,大幅的霓虹灯牌就开始唱主角,从“香港街”到“巴黎街”“银座”交相辉映,让人恍惚这哪里是河南小村子,明明就是香港九龙城寨。



有桑坡的常客就发现,每到进货的高峰期,桑坡村里的酒店价格就会疯涨,有时甚至能高达800元/晚。


要知道,就在桑坡上一级的孟州市,酒店价格也不过100元左右。


桑坡的爆火,也意外带火了不少网红主播们。


如今在桑坡的大街上,一边拿着相机直播,一边走街串巷货比三家的主播多了起来,在他们的带领下,桑坡开始冲出朋友圈,冲向抖音小红书。


在小红书上,关于桑坡的关键帖子数量就高达3万多篇;而在抖音,更是有4.5万人讨论出了6.8亿阅读量。


流量砸了下来,桑坡的特色小吃牛肉丸子甚至都被炒成了网红小吃。


桑坡靠着满地的“高仿”,找到了自己的流量密码。



代购天堂,越严打越火

有桑坡的商贩回忆,几年前,桑坡还不是如今的样子。


2018年前后,桑坡的店铺数量也就不过一百多家,但是在几年内,这个数量直接翻了将近30倍。


村子的规模也扩大了不少,过去有不少装满羊皮的仓库,如今都被拆迁改建成了商铺。


桑坡能有这样的变化,其实源于一次“严打”。


过去,桑坡以羊皮、羊毛加工生意闻名,号称“没有一只羊能走出桑坡”。



在2018年之前,桑坡的主要产业还是以最基本的羊毛、羊皮加工为主。


根据桑坡商家描述,光桑坡村一个村子,就处理了95%的澳洲进口羊皮,而且羊剪绒在全世界都是第一名。


在浙江海宁皮革城等地的生意最火的时候,桑坡就是其最大的输血地之一。


但是因为加工皮具污染太大,在2018年大约有135家工厂因为环保问题遭到严打。


一时间断了财路的是桑坡,开启了“村生”生涯中的重要一步: 产业转型。


在2017年,距离桑坡不远的隆丰皮草,就谈下了中国最大的某GG代工生意,桑坡成了名副其实的“某GG第一村”。


有了厂子,制鞋技术也流传了出来,桑坡各地的鞋厂开始成立,而从这些工厂中流出的“厂货某GG”,也成了桑坡赖以成名的产品。



过去因为皮革工厂倒闭离开桑坡的年轻人纷纷又迁了回来,加入了桑坡的“卖鞋大军”。


因为有着“原厂技术”以及“羊皮渠道”的加成,桑坡的雪地靴号称“和原版几乎毫无差别”,但却因为便宜的价格受到了不少微商代购的青睐。


而全国各地的代购涌入,也让桑坡在短短几年内从小村子一跃成为“雪地靴之都”。


在2019年时,蜂拥而入的电商和代购就给桑坡一年干出了16亿销售额,光顺丰一家快递每天都能发十几万元的快递单。



不过桑坡明白,雪地靴虽好,但也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桑坡的商铺们也早就被正主盯上过,一旦因为版权问题追责下来,大家生意都将受到阻碍。


于是乎,桑坡迈出了“村生”的第二步: 拓展品类。


借着雪地靴的流量,桑坡把业务范围拓展到了羽绒服、冲锋衣和围巾等商品上,这也让桑坡成了不少县城的“救命稻草”。


距离桑坡400多公里的光山县,就成了桑坡的“输血基地”之一。


光山县总共有羽绒服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就高达10万人左右。


在过去每到旺季,光山县的羽绒服厂家们都要想方设法把手里的货全部卖出去。


而桑坡的出现,刚好给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一个出货的机会。


每年冬天,光山的4000多万件羽绒服中,就有不少流向了桑坡,再由桑坡发到全国各地。



除了光山,全国还有各种大小的羽绒服厂家把桑坡作为了销售基地。


据桑坡的一些商铺老板说,自己店里的不少羽绒服其实都来自福建、广东等地。


当地的老板们看中了桑坡的流量,甚至还有工厂特地要来桑坡开设工厂直营店,工厂一多,品类也多了起来。


光在今年,在桑坡就能找到各类奢侈品围巾、最新的Lululemon棉服以及爆火不久的迪桑特滑雪套装。


桑坡能爆火,多亏了背后的无数个“桑坡”在助阵。



桑坡的“网红梦”,该醒醒了

这几年,“泼天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从个人,逐渐升级为了聚焦城市。


对于一座普通小城来说,死磕工业、死磕电商,其实都没有文旅的“泼天富贵”来得迅猛。


幸运的是,桑坡就踩中了文旅的流量风口。



从“羊皮加工村”到“某GG第一村”,如今的桑坡,已经成为大城市白领的扫货圣地,甚至是不少人窥探到中国另一面的窗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