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1934年出生在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他的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杨太真外传》等等。
第九个孩子继承梅派
梅兰芳与前妻王明华生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取名叫大永和五十。早夭。
福芝芳和梅兰芳共生了九个孩子,五男四女。可惜只有四个长大成人,即葆琛、葆珍(绍武)、葆月、葆玖。
梅葆琛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写有《怀念父亲梅兰芳》等书籍。
梅葆珍(绍武)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译作和作品很多,并写有《我的父亲梅兰芳》和《京剧与梅兰芳》等书籍。
梅葆玥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幼年即从李桂芬学京剧老生,后从马连良、陈秀华、王少楼、杨宝忠、贯大元等学艺,多演"余派"剧目,为北京京剧院演员,经常与弟葆玖合演,2000年因病去逝。
梅兰芳、福芝芳与梅葆玖
梅葆玖是唯一继承梅派青衣的哲嗣,10岁(1944年)第一次登台。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他16岁起,正式参加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由于梅兰芳多年的言传身教,并得到同台名演员的指导,演技不断提高,近年经常到国外及港台等地演出,大受欢迎。
十岁学戏双语教学
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洋房梧桐依旧却不见故人踪影,梅大师的幼子梅葆玖就出生在这里,入读教会学校,习洋文、学旧礼,10岁那年被认为最像父亲,一出《三娘教子》注定了他一生痴缠梅派。
梅葆玖十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三娘教子》饰薛倚哥,李桂芬饰王春娥
虽然10岁开始正式学戏,但同戏班的孩子不同的是,梅兰芳要求梅葆玖白天学习、晚上回家学戏。“那段时间正是抗日时期,父亲每日在家里作画、不演出,我从1944年开始学戏时,父亲就为我请了王幼卿等很多基本功老师。我当时很天真,一门心思就想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父亲的代表剧目,可是他却让我学一些最基础的老戏,而且要求我必须按老师教的唱,理由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再学梅派戏,就会按规范进步。”
于是,梅葆玖的小学和中学都在上海震旦学校完成,那时的“震旦”是英法双语教学,不过到今天,梅葆玖谦逊地自称,“英语能对付,法语全忘光了。”父亲的话至今他仍然记得,“戏要学,但与社会接触的基本知识也得有。富连成这样的老科班就是吃了这个亏,能出好角儿,但文化上薄弱。”
无儿无女但相濡以沫
梅葆玖的夫人名叫林丽源,是梅兰芳京剧团艺术顾问。夫妇俩几十年相濡以沫恩爱有加,但有一点小小遗憾就是他们二人膝下无子女,不过放心这丝毫不影响夫妻感情。林丽源的信息大家知道甚微,关于他们的一些事情也就鲜为人知,因此这对京剧伉俪,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虽然他们没有子女,可是有20只猫跟随梅葆玖夫妇居住,“每当给它们准备好一大盘食物,就连街坊的猫都会跑来蹭吃,梅先生曾说,人生一大乐趣就是看猫吃饭。”
硕果仅存但对得起父亲
乾旦坤生,天各一边。舞台前后的阴阳颠倒曾是梨园一景,如今男旦式微却难掩曾经辉煌。2014年适逢父亲梅兰芳双甲诞辰,梅葆玖曾于祖籍泰州启程,携弟子及北京京剧院辗转香港、台湾、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圣彼得堡、东京以及津沪等国内京剧重镇,重走梅大师当年足迹。
虽然戏称众多兄弟姐妹中只剩他一人“唱独角戏”了,但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对父辈以及梅派的致敬与承袭,梅葆玖说,“虽然如今我的44个弟子中胡文阁是硕果仅存的男旦,但这是时代使然,我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梅葆玖(左)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旁为弟子胡文阁。
胡文阁,男,京剧演员,梅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乾旦传人。
梅葆玖还以他特有的幽默给弟子胡文阁起绰号叫“胡嘀咕”,对于自己“梅过期”(因为买了东西总是放到过期才想起来)的外号也是一笑而过,他称自己的性格不仅放松而且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