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盘结构分析:
今天市场进一步加速下跌,创业板指和深圳成指在技术结构上形成了破位下行,形成空头趋势结构。目前上证指数还没有破位,由于连续三根阴线的量能比较大,且今天上证指数的阴线实体比较大,所以
上证指数短线上应该也会进一步的下探,形成破位的概率比较高。
从今天的K线位置上看,是持续调整下的低位大阴线,有恐慌盘的含义,恐慌盘后容易出现超跌反弹
,但从整体结构上看,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等都形成了新的密集套牢盘,即便出现超跌反弹,也难以形成有力度的上涨,容易冲高回落,
只是一个极短线的机会,参与难度比较大。
详细的指数结构分析可以看看今天的复盘视频。
策略:
-
观察上证指数的破位后引起引发恐慌盘后能否引起“探底回升的超跌反弹”。
-
即便超跌反弹也只是一个“减亏”的机会,参与难度比较大,谨慎参与。
二、盘面分析:
市场为什么下跌,主要是“
预期进一步转弱
”。
周末面上,两会通稿报告发布,政策上对于市场是利好的,但市场却出现了大幅的下跌,究其原因是市场对于“报告”内容部分低于预期而出现的下跌。
从去年12月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宽松,社融数据超预期,但市场为什么下跌,主要因为数据分析“宽信用”传导不畅,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房地产”并没有盘活。
年后1、2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看,市场排名居前的多数房企销售数据近乎腰斩,叠加4、5月份房地产信用债集中到期,所以市场预期房地产行业会有相应政策出台。
稳增长是需求主线,黑色,有色和部分化工品涉及到下游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诸多领域,3月4日当日周,从工业品消费看,节后下游终端整体表现平平,政策对实际需求的拉动力度并不明显,钢铁和水泥相较去年农历同期是降幅较大。
俄乌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上游原材料的上涨又对于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大的压力,进而降低生产的动能。
所以上述三种原因使得市场预期进一步转弱,进而引发市场的进一步下跌
。
今天期货市场大宗商品都进一步集体大涨,如果是经济在刺激下加大生产带动大宗商品的上涨则是一个良性的反映,但目前市场的大宗商品快速的上涨,主要基于两部分的原因:
一种是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不平衡,
一种是热钱的炒作,
这两者因素的叠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正常上涨,而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又进一步抑制了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上涨,因此可以看到高层在努力平抑大宗商品价格的过快上涨。
目前地缘冲突还在持续,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背景刺激因素也持续的存在,所以
市场进一步的好转也需要等待地缘冲突的缓解亦或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而这两者因素目前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相关的个股股价并没有跟随上涨,这也充分的说明市场资金清楚这种上涨偶发性和非理性,所以资金基于对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相关个股也出现了回落。
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持续影响市场,所以市场也会维持一个弱势的振荡走势。“稳增长”是今年的首要任务,在抑制了不利因素后,自然会走入正常的轨道,基建的落实是必然途径,那么必然体现在工业品的消耗数据上,黑色、有色和部分化工品的采购数据有大幅提升,集中体现在钢铁(以螺纹钢)、铝和铜,有机硅等化工品的方面,那么我们自然盯着这几个方面就可以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是机会的板块和方向。
影响钢企利润的主要是三个方面,铁矿石,焦炭和电力,近期高层密集调研,出台了多个政策去抑制铁矿石,煤炭的价格,煤炭和电力影响和可控因素在国内,煤炭和电力在合理的价格下对于钢企盈利影响在正常范围之内,唯独铁矿石受外盘影响因素比较高。近期由于采暖和冬奥会影响,供给量有限且目前库存在相对的低位。
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随着资金保障到位,以及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基建投资增速在稳步的增长,进而带动钢材的消费。当前,传统消费旺季也随之到来,行业库存处于近年同期的低位,因此对于钢价形成有力的支撑,随着政策层面对于铁矿石价格的抑制,产业链利润在向钢厂端口倾斜。
从21年年报预报看,33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8家业绩为预增,受益于疫情后钢材需求恢复以及粗钢压降政策的落地,21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大量钢企实现了业绩翻倍,利润创历史新高,虽然去年4季度受到上游成本压制影响,行业利润回落,但多数龙头企业只是小幅回落甚至逆势上涨,
从目前股价结构上看,多数个股在地位横盘,在技术特征上表现为“红肥绿瘦”的资金控盘特征,从轮动的角度看,也有轮动性上涨的需求。
从基本面,从稳增长需求端,从技术轮动角度,从估值股价低位的角度,从权重稳盘的角度看
钢铁板块
都具有了投资价值。
总结:
1、由于大盘在低位形成大的实体阴线,具备短线的超跌反弹,但这个超跌反弹容易冲高回落,只是适合做T,对于短线新仓进场,难度比较高,今天盘面上基建板块有所企稳反弹,从近期的市场强势板块上看,数字经济等板块也经过了几天的调整,也具备了反弹。
2、对于逆势连续上涨的板块和个股应该注意它的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