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研究院
特色小镇案例分享 免费发布项目信息 承接特色小镇申报 策划 概规 创建方案 政府汇报 产业导入 资本导入...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5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5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刚刚通知!海口这些区域或停水→ ·  2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 天前  
木木说卡  ·  太卷了,白金门槛又降低 ·  3 天前  
木木说卡  ·  白金权益,免费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研究院

重大突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农村集体土地可直接入市

特色小镇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9-08-27 08:54

正文

内容来源: 自然资源部、中国人大网、中证网


导 读

今天(8月26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卜祥来、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沛答记者问。


当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资源税法。


其中,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的问题,杨合庆、魏莉华、卜祥来作了共同回答。


在土地征收方面,新法做了三方面完善。

一是首次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 因军事外交,政府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搬迁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成片开发建设等六种情况确需要征地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


二是土地管理法首次明确了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该规定改变了过去以土地征收原用途来确定土地补偿,以年产值倍数法来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做法,以区片综合地价取代原来的土地年产值倍数法。另外,在原来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三项基础上增加了农村村民住宅补偿和社会保障费,从法律上为被征地农民构建了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三是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将批后公告改为批前公告,使被征地农民在整个过程中有更多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 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破除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 。删除了原来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 增加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依法登记,并经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直接使用,同时使用者在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之后还可以通过转让、互换、抵押的方式进行再次转让。


魏莉华表示,

“这是土地管理法一个重大制度创新,取消了多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二元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扫除了制度性的障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最大的亮点 。”


在宅基地方面,在原来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增加了户有所居的规定, 这次修改允许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如果农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地方政府不能强迫其退出宅基地,必须是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以下为文字实录

Q

这次修改了土地管理法,我们知道中国一直是人多地少,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这次修改土地管理法对保障农民权益有哪些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

杨合庆: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广大农民都对土地十分珍视,我们任何一项改革一项立法都要把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因此 在土地管理法修改当中将保护农民利益作为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完善了很多方面的制度


第一,在征地方面改革了征地程序,要求政府在征地之前开展土地状况调查、信息公示,还要与被征地农民协商,必要时组织召开听证会,跟农民签订协议后才能提出办理征地申请,办理征地的审批手续,所以这极大保护了农民利益。 在征地补偿方面,我们改变了以前以土地年产值为标准进行补偿,现在我们实行按照区片综合地价进行补偿,因为区片综合地价除了考虑土地产值,还要考虑区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地价。


第二,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这次是一个创新,改变了过去农村的土地必须征为国有才能进入市场的问题,能够为农民直接增加财产性的收入。 同时在集体建设性用地入市的时候,法律要求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才能入市。


第三,在宅基地管理方面,我们知道我国对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基本管理制度,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可能有些地方的宅基地用地比较紧张,这次法律规定,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要想办法采取别的方式保障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的权利。 另外,这次改革还下放了宅基地的审批权,明确要求通过规划合理安排农村的宅基地,为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提供便利。


总之,新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的这些举措将为农民利益提供更加充分的实实在在的保障。


Q

我们知道土地是重要的资源,近年以来中央对土地改革进行了重大部署,这些改革效果如何,新的土地管理法有哪些重要的体现?

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

魏莉华: 大家知道,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在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凸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审慎稳妥推进,所以在2014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在全国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由于试点突破了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所以201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在33个试点县行政区域内暂停实施土地管理法的5个条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1个条款。自2015年以来,33个试点地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土地管理法修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刚刚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 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把党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和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在农村三块地改革方面作出了多项创新性的规定 。刚才杨合庆主任也作了介绍,我再简单介绍一下。


在土地征收方面这次新法做了三个方面完善。


第一,首次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 因为原来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地,但是什么是公共利益?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特别是我们土地管理法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所以导致了征收成为获得土地的唯一途径。这次我们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列举的方式,对于哪些是公共利益可以动用国家征收权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因军事外交,政府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搬迁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成片开发建设等六种情况确需要征地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


二是土地管理法首次明确了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这样一个规定就改变了过去我们是以土地征收的原用途来确定土地补偿,以年产值倍数法来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做法,以区片综合地价取代原来的土地年产值倍数法,另外在原来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三项基础上又增加了农村村民住宅补偿和社会保障费,这样就从法律上为被征地农民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三是,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把原来的批后公告改为了批前公告。 主要是使被征地农民在整个过程中有更多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这次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破除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 。我们删除了原来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增加规定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依法登记,并经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直接使用,同时使用者在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之后还可以通过转让、互换、抵押的方式进行再次转让。


这是土地管理法一个重大制度创新,取消了多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二元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扫除了制度性的障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最大的亮点。


在宅基地方面在原来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增加了户有所居的规定,因为有一部分农村村民已经进城落户,对他们原来在农村的宅基地是否允许退出,这次修改 允许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因为农民变成市民真正实现城市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农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地方政府不能强迫其退出宅基地,必须是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总体来看,这次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把农村三块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全部吸收到土地管理法,在农村土地管理方面做出了多项创新性的规定。


Q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