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创立于1953年(股票代码600170),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51位、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资本论  ·  形势逆转,信心来了,内外突然都在看好中国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生活不易,转移家庭风险后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  3 天前  
债市唤醒官  ·  2025-0218-市场已经进入可以轻仓买入 ... ·  5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起猛了!中国新基建狂飙突进,天量财富 ·  2 天前  
EarlETF  ·  数据复盘 2月20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建工

杭迎伟:以创新创优的新业绩,展现工程公司建设的新气象

上海建工  · 公众号  ·  · 2024-08-13 17:1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上海建工集团工程公司座谈会的报道。会议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主要围绕‘以创新创优的新业绩,展现工程公司建设的新气象’进行交流。杭迎伟提出了在市场布局、技术能力提升、管理管控、人才培育四个方面的创新创优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会议背景和导读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召开第八次工程公司座谈会,目的是听取工作汇报并交流创新创优的策略。

关键观点2: 杭迎伟的四个创新创优建议

杭迎伟提出在市场布局、技术能力提升、管理管控、人才培育四个方面持续创新创优,并详细阐述了每个方面的内容和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市场布局创新创优

开拓市场需重视信任与品牌两大要素,工程公司要在市场布局上创新,统筹好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发展,走全国化和国际化道路。

关键观点4: 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支撑项目建设,工程公司应持续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数字建造方面取得新建树,应用创新成果并反馈以推动迭代提升。

关键观点5: 管理管控和人才培育的创新创优

杭迎伟强调要加强项目全过程的经济管理和管控,推动‘财、法、商’融合发展,并在人才培育上持续创新,注重年轻人的成长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正文


工程公司座谈会

导读: 8月9日下午,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召开第八次工程公司座谈会,听取9家工程公司工作汇报,围绕“以创新创优的新业绩,展现工程公司建设的新气象”,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杭迎伟说, 要在市场布局、技术能力提升、管理管控、人才培育上持续创新创优。

全文共 1338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  陈硕宜  吴小勇



杭迎伟说,与9家工程公司的主要领导面对面座谈,从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在各自岗位上 尽心尽力、担当作为, 有能力也有办法推动工程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感谢 大家为集团和各单位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围绕“以创新创优的新业绩,展现工程公司建设的新气象”,杭迎伟提出要在 四个方面持续地创新创优 ——


在市场布局上创新创优


开拓市场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信任与品牌,这两大要素也可以被视作开拓市场的“撒手锏”。 信任源自于“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也源自于我们的专业素养。 而品牌就是特色,要求各家工程公司各具特色、专业错位地发展。


过程中,要把握好统筹好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发展:传统业务是基本盘,新兴业务拓展则需要新思维,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这六大新兴业务,具体放到每一家工程公司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对于工程公司来说,传统业务需要依托总包单位不断实现专业延伸,新兴业务则是紧密围绕上海建工的新兴业务战略来发展。


在传统市场的开拓支撑上,要走全国化的道路。 上海建工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走全国化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并且 走国际化道路的步伐还要迈得更加稳健。


工程公司在开拓和支撑全国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必须 增强市场开拓的主动性、开创性, 抓牢每一个机会。


在技术能力提升上创新创优


技术创新的功能在于支撑、支持项目建设,有很多的实施方案都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加以深化和优化。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反馈、迭代提升。子集团层面有许多创新成果,工程公司对于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反馈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二建集团的淋水机器人、四建集团的智慧运维平台都是在得到充分应用的基础上,获得反馈,进而实现迭代提升。


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数字建造方面,工程公司也应当持续有新建树。


在管理管控上创新创优


要对所有项目全过程地加强经济管理和管控, 抓经济管理尤其要强调“常抓不懈”。 要推动“财、法、商”融合发展,并且 在管理管控上数字赋能,推动管用、有效的信息化建设。


要在树立全面效益观上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每一位同志身上都要有岗位创效的责任和能力,在实践中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工程公司的部门要体现精简高效原则,把管理工作抓在点子上。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人才培育上创新创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