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尖叫设计
我们定义的尖叫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态度,亦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我们是家居 www.wowdsgn.com 设计网站的延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Chouse家居APP  ·  被crush一万遍的绝美中古风,这电影感我真 ... ·  9 小时前  
海宁19楼  ·  这周日,海宁这里有大事发生! ·  3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  3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尖叫设计

他花钱造房子却免费给陌生人住,24小时不关灯、不关门,温暖了整座城市

尖叫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9-08 13:30

正文


本文转载授权自开始吧旗下自媒体:有束光

微信号ID :onelight01



一直以来,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是缺失的,司马问,如果用10分制来衡量,你打几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分数肯定不高。


毕竟,有时候朋友、家人之间的信任值,都不一定及格,何况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呢。


但一个叫河马邵的80后小伙子,却推翻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在这里,哪怕是一个过路的进来了,都是家人。





“你来或不来,主人不一定在;


主人在或不在,你都可以来。”


当你走进厦门沙坡尾20号的这幢小房子,


会发现这里有有柔软的沙发


漂亮的阅读桌,有茶,有书,有花,


特别文艺小清新的地方,


司马估计一进去,就挪不动脚了。


▲位于厦门沙坡尾20号的路灯计划共享空间


更让司马意外的是,


这里竟然是免费的?!


无人看管,从不锁门,24小时都亮着灯。


这样一个共享空间,


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免费享用,自助服务。



而这神秘而温暖的空间名叫“路灯计划”,


是一个80后小伙发起的,


小伙名叫邵东强,江湖人称“河马邵”。



这“路灯计划”,已经是河马邵亲手打造的第三个共享空间了,还记得那个曾经刷爆朋友圈的“巢自助咖啡馆”吗?也是他的杰作。还有一处,司马暂时保密。

三个地方总共200多平的空间,却让路人免费享用,这小伙儿是个富二代吧?

“不是,恰恰相反,我父母都是农民。”



“从海军部队退伍之后,

我误打误撞,

开了全国首家无人咖啡馆...”

20年前,当“共享单车”“无人超市”这样的词还没有泛滥,河马邵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听都没听说过“共享空间”。

那时的他不满二十岁,刚刚入伍福建海军,在部队里与他朝夕相伴的除了大海、蓝天、海鸥......就是身边的战友。


在部队呆了16年,过惯集体生活的他,特别喜欢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侃大山,聊理想。“这样,才觉得是真实的生活。”


可2013年退伍之后,一切都变了。


从群居状态突然变成一个人,河马邵觉得还真有点不适应,原先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孤孤单单,朋友之间也渐行渐远。


就像这样,吃饭,搭车,都是一个人...


“于是,我就想创造一个没有隔阂的空间,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天。”


河马邵在沙坡尾大学路上和两个朋友租了一个50平米的古厝小院,除了自住,平时也会接待接待战友。



就坐落在沙坡尾的港口,这里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因为房子布置得特别温馨,装满了各种改造的旧物,朋友们也常来。河马邵还把这里取名“巢”。


他是个好客的人,喜欢热闹,每回战友带着朋友来,他都会发钥匙,一共发出去300多把钥匙,开关门都特别麻烦。“干脆每天早上把门打开,晚上再锁上!”

渐渐地,这个地方从一个私人空间,变成半开放空间,最后成了一个共享空间——陌生人也可以进来歇歇脚,自助泡茶,泡咖啡,离开的时候收拾好就行。



误打误撞的,就有了这么一家半开放共享性质的巢“四无”咖啡店——无门牌,无人看管,无商品,无服务。

一楼是喝咖啡的,二楼是喝茶的,三楼不开放。这是国内第一家无人咖啡馆,2014年情人节,当它低调地开张时,一夜之间就火了!




很多人慕名过来,河马邵的名字也登上了报纸、电视台等各种电视媒体。


没人看店,不怕东西弄丢或者被破坏吗?让河马邵奇怪的是:“开店至今,店里的东西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


像是茶叶、咖啡豆、零食都是客人自发留在“巢”店的,有时还会特地带东西过来。后来,知道巢的人越来越多,都成了厦门的一个地标了。



虽然不起眼,但是一说无人咖啡馆,都会指到这里来。



“为了给理想家一个落脚的地方,

我烧了20万造了个白房子,

自己住进了250块/月的铁皮屋”


“巢火了之后,每天全国各地都会来好多朋友。”说起这个,河马邵眼里都是神采。

不过这样一来,50平的空间就完全不够用了。


“后来,我就想做一个可以让大家深层次交流的地方,能喝茶,喝咖啡,既能做饭也能聊天,就像一个真正的家。”


于是,半年之后就有了理想家的家。喏,就是这个巢咖啡后边的小白屋——Ideal Home。



你一定不相信,它最开始是这样的。原本租来的屋子,被拆到只剩下三面墙,屋子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河马邵重新添置上的。



一场改造下来,河马邵烧掉了20万。


有人问:“之前的无人咖啡馆才50平,房租、水电消耗都是个无底洞,你不及时打住,还继续找更大的房子来做这得不到半点收益的事,你傻啊!”

的确,为了省钱造这个房子,河马邵自己住进了250/月的铁皮屋。


可他特别执拗:“我想给理想安一个家,让各自坚持理想的人找到归属感,追梦的路上不孤独,这就是我的理想。”



100多个日日夜夜,河马邵边学技术边改造,院子里的花砖是一块一块铺上去的,家具是一件一件淘回来安顿好的。一转眼,这破院子就大变样了:“经过这次改造,我也从一个设计门外汉,变成了空间改造高手。”



2016年5月,理想家的家正式对外开放,为每个有理想的人摇旗呐喊,无论你的梦想是爱情或是远方,这里都欢迎你来。



茶室里留下过“滚遍中国”的旅行者权鹏的印记,



小露台上,存储过普通情侣求婚的浪漫桥段。


它是巢无人咖啡馆的升级版,你可以喝咖啡,喝茶,到公共厨房做做饭,或是看一场艺术展览。



这里灯开着、门敞着,直到深夜,只为默默地给五湖四海里为理想奔走的人以温暖。




“24小时不关门,不关灯,

我想为城市点亮一份永不熄灭的温暖”


按理说,交朋友的热闹应该足够了, 就河马邵本人都觉得“理想家的家” 是自己捣鼓的最后一个共享空间,没想到...... 一场台风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那是2016年夏日的某一天, 厦门遭受台风莫兰蒂袭击, 河马邵和朋友们正在屋里聊着天, “唰”一下整个屋子都黑了,断电了。


听着外边呼啸的风声,河马邵从窗户里看过去,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扑面而来。


徐腾,清华大学建筑系在读博士。


“要是这个时候有一盏灯该有多好啊。”不知谁说了句。

“哎,我们做一个空间,把理想家、巢无人咖啡馆结合在一起吧?”

“那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嗯,它应该有个厨房,可以让爱好美食的人在这里分享做的美食;还需要一个很大很大的茶桌,爱好喝茶的人能够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还得有个阅读区,喜欢看书的人可以窝在这里看看书,阁楼上面还得有个沙发床,让人可以小憩一下......”


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路灯计划”的概念就在那个台风的夜晚诞生了——“365天不关门、不关灯,一个免费的共享空间。”



为了将这个温暖的梦想照进现实, 2016年8月,河马邵将一间 闲置多年的旧厂房租了下来, “路灯计划”的初心将在这里安放。


从那之后, 你就经常看到河马邵要么撸起袖子, 和工人们一起砌墙,安窗户。 要么就骑着自行车, 在厦门城里淘旧货、拾破烂......


因为这地方比从前改造的地方 更加荒芜、破败。 为了省钱,刷墙、铺瓷砖,打柜子...... 很多活儿他都自己来。


不愧是当兵出身的, 干这些脏活累活,河马邵从来都不带眨眼的。 为了让空间更舒适, 这个五大三粗的北方汉子 还种起咖啡树,养起了花。




花了足足半年多时间, 这个位于沙坡尾20号的共享空间终于改造完成, 小年夜悄悄开放了。 当你哪天往这边路过, 会发现入口处一个标志性的大门, 温暖的一束灯光洒下来, 旁边是一道七色彩虹。



“之所以这么设计, 我们是想告诉每一个与之邂逅的人, 有灯的地方就会有温暖。” 旁边的灰色的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 365天不关门、不关灯,免费的共享空间。


走进这个屋子, 保留了混凝土的原始风貌, 但随处可见的绿植和旧物, 马上拉近了你和它的距离, 看上去,这就像是一个家。



想看看书?可以到身后的阅读区, 取一本心仪的书,看上几分钟。



看累了你可以在旁边的长条桌上, 烧一壶热水, 泡一杯茶,歇歇脚。



肚子饿了, 可以到旁边的厨房里试试手艺。


想休息一会儿? 可以顺着楼梯上二楼,这里有柔软的沙发床。



白天,你可以到这里来看一场艺术展, 或是跟着达人上一堂手作课。


一到晚上,整个街上都黑了, 你依然可以看到窗户和门里透出来的亮光。


开门的时候正好是小年夜, 河马邵后来回了一趟老家, 等他半个月之后回来, 就发现留言墙和留言本都不够用了。


除了感谢的卡片之外, 他还发现了很多陌生人留在这里的礼物。 不留名的姑娘送来的植物,等人领养。


深夜十分, 十几本书躺在了书架上, 是个小伙子悄悄送来的。


还有人送来一排多肉, 两罐子自己做的手作小物, 一箱子茶叶,茶具,鲜花, 甚至还有共享冰箱...... 原本是把空间分享出去, 没想到,这个小屋子渐渐被 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包裹住。



“路灯计划”开门已经有半年了,无数人带着故事走进这里来,带着故事从这里走出去。

如果说人的际遇就像是抛物线,有起有落,“路灯计划”很愿意当那个转折点,在低落的时候欢迎你走进来,休息好,整理好心情,等你从这里出去的时候,可能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曾经有个从外地来的小青年,没有工作,钱包也丢了,正在绝望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温暖的地方,一个月之后,他走出了困境。


有人担心, 这样的地方会不会遇上居心叵测的坏人? 让河马邵欣慰的是, 不管他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看到的都是井然有序。


曾经有对情侣在这里丢了部单反相机, 回来的时候,东西还在, 古代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复活”了。


很多人问河马邵,你是不是在做公益?他摆摆手:“我真的不觉得是什么公益,反正大家都在用嘛,我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而已。大家能像自己的家一样使用它,维护它,我就非常非常开心了。”

其实,免费共享空间是个无底洞,3年前,河马邵也没想到为一个小小的念头,会砸进去60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