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可是活着,我们总也离不开它。
有人恨它,说钱容易使人变坏;但也有人“爱”它,可以为它拼命。
有的人用钱作恶,危害人间;但也有大多数的人,用钱悄悄行善,普渡众生。
钱,从不在乎多与少,对钱的态度,真正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高度。
每一分钱其实都有温度
前不久,在《感动中国2020》的颁奖晚会上,我们认识了这样一对夫妻。
故事从18年前说起。
万佐成夫妇在一条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勤劳人家小本生意,日子过的还算富足。
2003年的一天,他们的早点铺来了一家人,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问能不能来这里借个火,想给儿子炒个菜。
夫妇俩觉得反正炉火闲着也是闲着,做顿饭也没什么,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他乡求医的人来说,却非常的难得可贵,给这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心理安慰。
不久,早点铺免费提供炉火做饭的消息慢慢地在病友家属间传开了。
来借火的人越来越多,厨具不够,夫妻俩就新添置了炉子,调料,供大家免费使用。
于是,一家人的早点铺,就变成了千百个家的厨房。
因为来这里做饭的大多都是癌症家属,所以人们亲切的称这里为“抗癌厨房”。
后来,为了让“抗癌厨房”维持下去,夫妇俩开始收一点成本费——炒菜5毛钱。
除了菜、油自备,其它的调味料、锅碗瓢盆、水电煤,全都算在里面了。
再后来,因为物价上涨,就变成炒1个菜1块钱,炖汤2块5,米饭每盒1块。
有时候,夫妇俩遇见有困难的家庭,仍然不收费,还会免费提供些好消化的粥水食品。
18年来,夫妻俩只想把这项服务一直延续下去,从未想过从中谋利。
1块,5毛,甚至免费。这样看来,这笔帐,怎么算,都是绝对亏本的买卖。
但夫妇俩觉得做这件事很值得,能尽自己所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生活很有意义。
回忆起这些病友家属,万佐成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50多岁肝癌晚期的患者,面黄肌瘦,已经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在他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被家人用轮椅推着来到这间厨房,谢谢夫妇俩曾给予的帮助。
有人网上听说了这件事,要捐款资助这个厨房,夫妇俩也拒绝了,直接把人领到病人家属面前,当面把钱捐赠给更需要的人。
他们常说的话就是:
“大家都艰难,我们还不艰难。年纪大了,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我们做这点事,帮得到还是不难。”
病人家属离开时把电话号码留在墙上
18年,来过的人不计其数,夫妇俩也许记不住所有人的名字,但是所有人却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毛不易在他的歌《借》里唱道:
“借一盏午夜街头昏黄灯光,照亮那坎坷路上人影一双;借一寸三九天里冽冽暖阳,融这茫茫人间刺骨凉。”
这对夫妇借这一条窄窄的小巷,一间简陋的厨房,一团白天黑夜不熄的炉火,用不计回报的方式,温暖了坎坷路上心冷的人。
用掉的每一份钱其实都有态度
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然而,她真正走进公众视野却是因为一笔巨额捐款。
2018—2019年,她分两次共捐赠3568万元给南开大学用于诗词研究。
这是她毕生全部的积蓄,连同她的一生,都捐赠了给了她热爱的诗词研究事业。
1979年,叶嘉莹先生应邀来到南开讲授诗词,不出所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南开大学为她修建了一座占地550平方米的四合院,但她平时只在此会客、教书,却不愿意搬进去。
吃的也极其简单,一日三餐,粗茶淡饭。
有次,学生去她家上课,看到她烧了一锅开水,扔一把青菜,蒸两个馒头就是一顿饭。
她从不在穿衣吃饭这样的琐事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诗词研究,专注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在南开大学,每次叶嘉莹先生讲课,大家都抢着去听。
三百人的阶梯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讲台边门口都坐满了人。
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暑天没有风扇,学生们汗流浃背也不愿走。
后来她感慨道:
对于传承诗词,她总是乐此不疲。
叶嘉莹先生在备课
她教书育人,不辞辛苦,清贫时不放弃诗词,拥有时全部捐赠。
在金钱与学术面前,毫无疑问,她认为诗词传承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不久前,叶嘉莹作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在现场连线中分享了自己的心愿:
“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
我现在正在计划的,就是把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文、词、曲等文学创作的吟诵的声音传下去,马上我们就要开始录音了。
我希望最后我能够完成,把我们民族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从始至终,她心里只有她的诗词,哪怕生命即将走到终点,她想的还是怎样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上对得起古人,下对得起后来人。
先生对传承诗词的这份态度,令我辈深深敬仰。
她教书育人一辈子,累积成山的文化积淀,是留给后人的巨大宝藏。无价的精神财富重如泰山,恒立在文化传承的长廊里,屹立不倒。
钱,也可以花的很有深度
还记得他吗?一位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的老人——白方礼。
从74岁开始,蹬三轮省吃俭用地攒钱。
一毛五毛、一块两块,就这样一点点的积累,15年里竟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
有人问他,这些钱你不知道享受生活吗?
他说:
“我咋不知道享受,只是我舍不得花钱,我一想到有些孩子吃不上饭,上不了学就难受。”
看到自己捐的钱,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继续读书,他就觉得值得。
白方礼一边蹬车,一边擦汗
他一生无存款,但活得却很知足,他走后,他的身后出现了更多的“白方礼们”。
同样关心下一代教育事业的还有另一位老人。
他从1985年起,开始在内地展开持续巨额捐献,每年的款项稳定在1亿港元左右,其中80%的资金投入了教育项目。
他说:
“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他就是最低调的慈善家——邵逸夫。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底,邵逸夫已累计向内地捐款47.5亿港元。以“逸夫楼”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医疗中心等机构,几乎遍布中国。
他辞世后,有网友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地图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点。
逸夫楼地图
有网友这样评价他的一生:“人走了,楼还在。”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生所得财富,他用另一种方式又回馈给了大众。
在他离世后,他也将自己的资产转化为信托基金,依然发挥着慈善的光芒。
他一生征战商场,晚年只想归隐,钱财身外物,抛却寻本心。
从两位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钱,用在有意义的事上,才有价值;否则,再多的钱,放在那里就是累计的数字而已,生死无用。
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我们可以向下扩展它的深度,让人生更有意义。
用好每一分钱,给生命增加厚度
人生一世,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给自己的生命增加点厚度,不要活得太单薄。
我的朋友小琳,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还需要别人保护的女孩,骨子里却很有勇气。
她大学刚毕业就加入了“北漂一族”,工资也只能算是温饱,但善良的她却不吝啬每一份施舍。
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日行一善”的任务。
路过天桥看到流浪者,她会主动为他买一顿饭;坐公交,会偶尔带上两个硬币帮人救急;看到有人筹集病款,她也会二十,三十的捐上一笔。
她常跟我说:
“虽然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杯水车薪,但积少成多,能帮上一点忙总好过袖手旁观。”
十分赞同,钱多钱少都是一份心意,你给予的每份善意都是无价的。
就像冬天里的一根火柴,也能给人带来一丝暖意。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有句经典的台词: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当我们用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增添了一份价值,就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希望我们在衣食无忧的时候,常伸出援助之手,不在乎多与少,但对需要帮助人,都是莫大的恩惠。
你施舍的每一份善良,都是给予这人世间最高贵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