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谁最火?丁璇。这个四处宣扬“女德”的“专家”,把广大现代女性都给气坏了。
自行体会一下,一个面相还算亲切的老阿姨,声情并茂地教育你,衣着暴露容易得病,克父母克丈夫克子孙,经常挨打的妻子不容易闹病,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走进伪科学”的节目录制现场。看到“贞操是最好的嫁妆”的时候,我不由得瞅了一眼日历:没错,现在是2017年。早在1917年的时候,有识之士就开始批判这些封建糟粕了,一百年后怎么又回到原地了?
无独有偶。电视剧《欢乐颂2》炒起了一个古董一般的话题,“处女情结”。这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造成了深入灵魂的惊吓。毕竟,我辈提起都市剧,首先想到的是《欲望都市》、《破产姐妹》,提起婚前性行为,默认的道理是“不同居就结婚,这婚也结得太草率了”。可描写当代上海女性情感故事的电视剧,竟安排一个年轻的姑娘,哭着承认婚前性行为是“污点”,太穿越了。
有好些朋友建议我说说“女德”、“处女情结”的话题,起初我是抗拒的。在我刚识字、刚开始渴望读书的年纪里,曾有一次好奇地拿起新华书店里的《女儿经》翻阅,当即遭到了娘亲的喝止。二十多年前,三线小城的家庭教育都知道抗拒的封建糟粕,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丁璇极有可能是真诚的,她也许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讲的那些,真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老阿姨愚昧保守,稍微明白点的人,只会对她一笑而过。可把她奉为座上宾的,都是些体面的单位。我看到一篇报道,记录她给某网站员工讲座,“讲座还涉及诸如‘旺夫’‘积德’等看似迷信的理论,但通过丁璇的讲述,这些理论变为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引起在场人员的共鸣”,也不知道,报道作者写到这里,有没有感到尴尬。
除了丁璇的讲座,前两年还流行过一阵“女德班”。最著名的”女德班”,还总结出了十六字的“四项基本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听起来很令人发指吧?可那些女德班,却很有些市场,被依法叫停后,甚至还有学员悲伤喊冤。
丁阿姨和“女德班”的言论都是粗鄙的,但好些精致化了的“丁氏思维”,却更隐蔽、更鬼祟地出没在社会生活中,与活跃在讲台上的丁璇们“相望于江湖”。比如有一家法院公开宣称,抽烟喝酒的女孩子更容易遭到性侵,有些受害人被强奸,是因为“性观念开放”,被挑逗之后没有第一时间保护自己,100多起案例的数据能证明这些观点。在摆事实讲道理的皮相之下,明里暗里指责受害者“不洁”,好些人却还不自觉地给他们点赞呢。“女德”的幽灵,可不止飘荡在开倒车的讲习课里。
这些天人们对“女德”的热烈谈论,让我不由得想起两个曾经的新闻主角,一个是郜艳敏,另一个是马泮艳。
郜艳敏十八岁时被卖到河北的大山深处,被迫嫁给一个羊倌,受尽丈夫的虐待。好不容易与家人相见,却被家人劝“认命”,回到了给她带去屈辱的大山,生儿育女,忍辱负重,留在大山里,做了多年的代课老师。
马泮艳从小失去双亲,12岁时就被伯父“嫁给”29岁的成年人,遭到性侵和殴打,第一次怀孕时还未满14岁。期间她不断逃跑,直到十多年后的2016年,才结束了她带有原罪的婚姻。
留在大山的郜艳敏,因为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被歌颂,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成为新闻人物后,她却因为村里的流言蜚语备受煎熬,有人说,她贪污了外界“捐给村子的捐款”,还有人说,她宣扬村子贫穷落后,“搞得女人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了”。而不断反抗的马泮艳,尚未讨回她的公道,又因为在微博替自己生病的孩子发起众筹而被指戳“骗捐”。
对两个新闻当事人的“赞颂”或者指戳,都逃不过两个词,“顺从”和“忍耐”。被歌颂,是因为屈从于现实的苦难,隐忍奉献;被质疑、被中伤,无非是因为表现得不够隐忍,不够顺从。这跟丁璇们的“女德”还真是一卦的。丁阿姨那些奇葩的言论,一句话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他人欺辱你,社会歧视你,你顺着就是了,忍一忍,世界和平。最劣质的鸡汤,都不敢这么煲的。
郜艳敏和马泮艳的悲惨经历,当然只是极端的个例,可你没法不承认,即便在平权运动已经初具声势的今日,女性在公私生活中仍旧面临诸多困境,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压力和潜在伤害,时常悬在头上,更不要说来社会舆论的偏见和歧视了,比如“处女情结”和“荡妇羞辱”阴魂不散,再比如,女博士已经赫然成了“第三种人”,仿佛全社会都在操心她们嫁不出去。年龄也是问题。一旦迈入三十岁,女人仿佛就“掉价”了一般。二流日剧《东京白日梦女》讲得就很露骨:三个三十多岁的闺蜜结伴去约会餐厅吃饭,结果没有男士愿意和她们同桌,因为不管是三十多、四十多甚至五十多岁的男人,都只想和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共进晚餐。中国社会或许没有日本那么男权主义,但这一点,估计中国女人心有戚戚。
“顺从”和“忍耐”,其实是以困境“解决方案”的面目出现的。忍受不幸的婚姻,顺从动武的男人,于是家庭就稳定和谐了;自己“守住底线”,就不怕男朋友嫌弃你“不是处女”了;智商太高、太优秀,会让直男癌们自卑?放弃追求学业和事业,不再挑三拣四,早点把自己嫁掉,一切迎刃而解。
总之,女人的困境,都要诉诸女人自己的“反思”和改变,和男权主义者们的欺压毫无关系。当然了,这一切价值观和方法论,都要小心包裹在“自尊自爱”这样的泛道德概念下,这才让貌似做公益的丁璇们有了价值背书,也让那些“女德班”们找到了捞钱的凭据。
但是太显而易见了,“顺从”和“忍耐”,哪里是什么解决方案,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催眠,是对社会丑陋一面的苟且。苟且之下的“自尊”,恰是零自尊。而且,敲黑板,这已经是2017年了,女人早就被鼓励独立自主了,女性权益早就写进了法律,女人并不是没有选择。这时候还宣扬苟且,就不仅low,而且是坏昧了良心的坏了。
怂恿女人忍受苦难和不公,是视法律和社会救济制度于不顾,也是对不幸女性的二次加害。对各种包装下的“女德”的容忍度,无疑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之一。
话说,“女德”这个概念本身,就极有可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伪命题。“德”如果还分男女,那良心分不分男女?
(文/张静雯)
▲
假日特供
姑娘们,一路高歌,不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