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此处主要有电影评论、文娱时评、影视人物评传等,由国内各位一流影评人轮流执笔。创办者为《电影世界》《看电影》《大众电影》的几位前主编,经常自己就吵起来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思维导图】中考物理全复习思维导图 ·  18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动图】初中物理动图合集 ·  昨天  
环球物理  ·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方法总结,非常实用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原子时的前世今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神的孩子全跳舞:第六代蹦迪史

枪稿  · 公众号  ·  · 2020-10-22 20:29

正文


贾樟柯导演团队退出平遥影展,引起轩然大波。


是任性而为,也是被逼无奈。


靠地下独立电影起家的第六代导演,一路翩跹,始终硬核。


第六代导演蹦迪史


文| 四粮液


今年是贾樟柯电影《站台》上映二十周年。

这个片名来自一首同名歌曲,它唱了一个人在站台上等待他的爱人,充满了期待。80 年代末,贾樟柯还是个毛头小子,看了 7 遍美国电影《霹雳舞》,硬是学会了这个新奇舞种。那会儿有一盘叫《87 狂热》的老磁带特火,里面主要是以翻唱的迪斯科英文歌曲为主,在当时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前三名,里面不仅有邓洁仪的《路灯下的小姑娘》,就有刘鸿的这首《站台》。


1987 年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迪斯科合辑《87 狂热》

2000 年 贾樟柯电影《站台》

对贾科长来说,迪斯科歌曲是打开他记忆的钥匙。

“站台是出发的地方,

也是回来的地方,

它与旅途有关,

有一种疲倦而哀伤的生命感觉。”

回看这几年的中国电影,几位第六代导演的片子仿佛打开了“文艺复兴”的阀门,昏暗的灯光、散发着酒气的红皮革沙发、衣着亮闪闪的姑娘,血液在身体接触的瞬间直达大脑。男男女女小手一拉,音乐氛围一到,剧情就来了。

这届中国导演就因为天天泡在迪斯科的劲歌热舞里,难免拍电影会对蹦迪情有独钟。

图源网络



“舞会“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王小帅的电影里。

生于 66 一直住在贵阳的王小帅,在 1979 年搬去了武汉,13 岁。那年的除夕夜,曾经被批判资本主义情调的交谊舞又在人民大会堂里跳了起来,播的曲子都是快三、慢四等广东老歌,不少人就站在一旁看着,不会跳又觉得不好意思。

1979 年除夕人民大会堂里的舞会 ©️李晓斌

经历过的改革浪潮启发了他拍《青红》,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年轻人正是好动的年纪,上学不能烫头,不能穿喇叭裤,还有老师背着手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尤其是那会儿跳舞,得去 “黑灯舞会”

80 年代初,“黑灯舞会”出现,家庭舞会也风行一时(图源网络)

1978 年,德国波尼姆乐团(Boney M)唱红了《巴比伦河》(Rivers of Babylon)中国电音先驱何文彪 84 年在广州太平洋出了一张迪斯科专辑,成为爆火全国迪斯科舞厅的专用 BGM,它的最后一首就是《巴比伦河》。


©️ 波尼姆乐团歌曲《巴比伦河》MV

秦昊演的李军在《青红》里面算是舞池一哥了,出场就衬着这首歌。夹克衫喇叭裤,戴着墨镜手揣兜,后面跟着几个吞云吐雾的小弟。

舞池里都是男的和男的跳,女士都害羞地站在一边。李军就直勾勾地盯着姑娘,嘴里叼着香烟。换曲儿了,他把腰带一提,走到舞台中间,配着波尼姆乐团 79 年的另外一首大热舞曲《想要回家》(Gotta Go Home),甩起喇叭裤边跳边脱,露出只扣了三颗扣的黄衬衫。


©️ 2005 年电影《青红》中的李军

拍这部片的时候,秦昊事先找来专家学习了八十年代地下舞会的舞蹈,从舞步中可以看到一些标志性的迪斯科动作,也能看到《周末夜狂热》里霹雳舞的影子。

李军跳舞,是大庭广众之下不符合时代的戏谑勾引,却不下流,他舞步时髦、现在看来却略带滑稽的挑逗女孩,是压抑年代年轻人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地久天长》里也有《巴比伦河》(合理推断这首歌是王小帅的挚爱),有对叫美玉和新建的情侣,喜欢在家里搞家庭舞会,对着广州弄过来的收音机跳“蹦四”。那时候对跳舞管得还是很严,隔壁的计生干部进来要求美玉把歌换了。她换了盘磁带,传来 1982 年沈小岑版本的《友谊地久天长》,于是,电影第一次点题。

©️ 2019 年电影《地久天长》中的家庭舞会

然而因为 83 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严打,新建跳黑舞被抓了,地下舞会被定性为聚众淫乱,严重的还得枪毙。

1986 年王蒙当上文化部长,一年后,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统治》,舞会终于慢慢开始“合法”,成为男女正当联谊的一种方式。

“人总是要有自己的一点业余生活,要有自己的快乐,歌舞厅是能够满足人们一些精神需求的。”—— 王蒙

改革开放初期,公园跳交际舞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 ©️张兆增

北京颐和园,知春亭餐厅。©️李晓斌

《地久天长》里,主角们坐在一块儿嗑瓜子,看着耀军跟年轻姑娘在舞池里跳“慢三”。所有人跳舞,快乐的像孩子,那会儿放的是时延燕的《成功的脚步》,是当时很红的翻唱磁带《五少女联欢—迪斯科舞星》A 面的第四首。而舞会最高潮开火车接龙的一幕也定格成为了电影海报。


©️ 时延燕《成功的脚步》

©️ 2019 年电影《地久天长》海报


在北电的时候,王小帅有一个睡在上铺的兄弟,叫娄烨。九三年他客串了一把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同年,《周末情人》也开拍,娄烨几乎叫了所有认识的人,“整个拍摄过程就像一个大 Party 一样”。虽然是第一部电影,娄烨就已经展露出对音乐和氛围的控制力,蹦迪更是他电影中常出现的元素。

©️ 1993 年娄烨电影《周末情人》

《颐和园》设定在北京的 1989 年,似乎更洋气点。女主角余虹和周伟跳舞的时候是害羞的,却装作不屑。这场酒吧戏里,他们没跳迪斯科,两人从似笑非笑的互相偷看到就着音乐晃动身体,拥挤的人潮把两人之间的空气全部抽干。

©️ 电影《颐和园》里跳舞的余虹和周伟

后来《颐和园》里余虹和好姐妹李缇一起跳舞的时候,余虹的独白随着舒缓的 BGM 逐渐隐去,她沉溺在节奏强劲的迪斯科歌曲《米奇》(Mickey)中,这是她的一段宣泄。


1981 年,美国歌手托妮·巴塞尔(Toni Basil)发布了歌曲 Hey Mickey

迪斯科是先在北上广等华侨聚集的大城市火起来的,但直到 1990 年代,由于霹雳舞普及的程度并不高,它仍然只是人们在跳完交谊舞之中穿插几分钟的“群魔乱蹦”。直到 1992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外商涌入内陆,潮流青年必去的迪厅才从大城市普及到了县城。

1987 年地坛公园教迪斯科舞 ©️张兆增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发生在走在时代前沿的广东某城市。开场没多久,回忆线里的姜紫成就和林慧在舞厅里蹦了个充满性暗示的迪,伴着娄烨特有的摇晃镜头,影院观众能在动词打次的音乐里逐渐感受到眩晕。连阿云第一次出现,也是在某迪厅,作为坐台小姐在台上唱《一场游戏一场梦》,姜紫成在下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 2019 年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1990 年代初期深圳市的一个迪斯科舞厅

姜紫成后来带她参加面具舞会。80 年代的广东特别流行化妆舞会,大家都喜欢带着面具蹦迪,大有改革开放后,人们沉迷纸醉金迷夜生活的意思。为了拍这个,娄烨请了不少广州本地 50 多岁的群众演员,大家年轻的时候都玩过,拍出来就格外真实自然。

©️ 2019 年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的面具舞会

1980 年,广州的舞会上人们正在跳交谊舞。当时交谊舞刚刚解禁,只有那些 50 年代学过的中老年人会跳,年轻人基本不会。

秦昊跟娄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娄烨就看上了他走路的姿势,觉得贼迷人,还掏出手机记了下来:“目不斜视,两只手来回软绵绵地晃动,慵懒的少爷范。”拍《春风沉醉的夜晚》和《推拿》,他就找秦昊,迪没蹦上,全跳广场舞了。他演的江城扭得劲劲儿的,沙复明扭得嘚嘚瑟瑟。

©️ 2014 年电影《推拿》里跳舞的沙复明

现在被大妈跳出国门的广场舞其实在 80 年代初的时候是被禁止的。北京当时就有年轻的知识分子在圆明园公开蹦迪,后来跳的人越来越多,政府主张取缔公共场合自发舞会,所以你如果白天当街跳霹雳舞,晚上就有可能得蹲局子。

等到 90 年代前后舞蹈全面放开,广场舞火爆得一发不可收拾。

1987 年,西安,跳舞成为一种风尚,老干部自己也扭了起来。©️潘科

1991 年 7 月,上海南京西路“五卅”雕塑广场,市民在跳交谊舞。©️雍和

顺带提一嘴,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里,一群穿着荧光运动鞋的便衣警察也跳广场舞,演刘爱爱的桂纶镁进去装模作样地扭了两步,故作轻松。

汾阳后生贾樟柯是个流行音乐重度爱好者。小时候,他就晓得拿收音机偷偷调到台湾频道听邓丽君,上中学有回甚至骗家里人说买参考书,实际上凑钱摇摇晃晃坐了五个小时大巴车,去太原看崔健。

©️《贾想》早期拍电影的贾樟柯

后来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又有了卡拉 OK。 “我们是不太善于也不太习惯表达自己的民族,卡拉OK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性格上的改变,人们通过流行音乐来表达自己。” 他在帕斯卡尔·梅里格的一次采访中说到。

《小武》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甚至说和贾樟柯本人有点像,他俩都喜欢独自偷偷闷着唱歌,电影里有场戏就是小武一个人在澡堂子里面唱歌,偌大的空间成了他的乡村大舞台。《我爱我家》里也有一集,全家抢着麦克风要唱歌,傅大爷还说在家卡拉 OK 是搞精神文明建设。不得不说,卡拉 OK 真是让众多澡堂歌唱家大显身手的一种发明。

©️ 1998 年电影《小武》

贾樟柯喜欢通过背景里的广播、电视、音乐来体现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拍《任逍遥》,他直接用任贤齐这首歌的歌名做了电影名字。巧巧总对着它跳舞,斌哥爱在卡拉 OK 包房唱它,潇洒的旋律衬托着享乐主义,也夹着一丝嘲讽。

©️ 2002 年电影《任逍遥》

“我个人喜好跳舞,觉得舞蹈能把心里不方便讲出来的话通过四肢投射出来。”贾樟柯高中就和同学一起组了一支叫“害虫队”的舞蹈队,还和外校人 battle,“因为我会武术能翻跟头,还挺受欢迎,被封为汾阳霹雳舞小王子”。

二十四五岁,贾樟柯在北电上学,没事儿就和朋友去NASA蹦迪,对着听不懂的歌词,能从晚上八九点蹦到半夜,然后打车去大排档吃夜宵,边吃边聊电影。年轻人的生活就是上课、工作、吃饭、迪斯科,他自己爱跳,后来拍的电影里男女主角也总是跳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