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家券商在11月中旬组织了一场面向海外的A股投资路演,国内部分优秀的公、私募基金借此机会迈出了国门。
据悉,此次路演的听众包括北美最大的养老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有在A股投资多年的机构,也有从未涉足A股的机构。
沪上一家公募基金的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北美的一些机构由于配置渠道比较多,所以此前对于A股的关注度比较低。此次交流发现,这些海外的机构对于中国的科技股兴趣很浓。
世诚投资全球业务负责人王崎认为,在离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只有6个多月的情况下,外资对A股关注度上升理所当然,况且A股指数今年表现还不错。在其看来,A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央行数据显示,海外资金持有A股市值已超过1万亿元,其增持的步伐超出市场预期。世诚投资预测,未来3年到5年间,外资持有A股市值有望达到4万亿元。
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对记者表示,近期去海外拜访了外资股东方,并与海外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据其了解,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目前仅仅是“试水”,规模还较小,但对于A股市场的关注度明显在提升。
在中信证券分析师看来,比 A股预期收益率高的市场不如A 股安全,而安全性与A股差不多的预期收益率又大多不如A股高。再考虑到资产规模与对应的资金容纳能力,以及海外机构普遍低配的现状,2018 年A股在全球权益中的配置价值依然很高。
海外配置A股的资金以机构为主,那么,这些机构增配A股真正的考量又是什么呢?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根据海外路演交流和观察的结果,发现影响海外机构A股决策主要因素包括风险预期、政策制度、经济趋势及人民币汇率等。
据悉,外资对新兴市场的长期配置首要关注是“风险”。上述分析师认为,这方面A股最近几年的“加分”非常明显。一方面,与过往相比,中国的经济政策更注重防风险,有效的防风险政策推进使得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这十分重要。在其看来,中国将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不会陷入类似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泥潭,也不会如拉美一样受到债务危机的打击。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更加开放,依旧会继续释放政策红利。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以及A 股正式被纳入MSCI 指数,外资配置A 股的便利性和必要性都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