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人人都在谈创业的时代,为什么拿到融资的项目却只是小部分?
你明明见了那么多投资人,为什么还是没有拿到投资?
投资人如何看项目?为什么他们不投你?
分析一个项目,可以大概分成以下几个维度:
1、团队强弱
这个强弱是具体的,是匹配于项目本身所处的方向以及所用的模式来讲,强还是弱,这其中包括创始人什么经历、专业度、有没有创过业或是足够的互联网经验,团队之间互相的搭配合不合理等都是考量因素。再往细了说,创始人本身的性格特征以及经历经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稳定,这些都可以作为考量。早期的创业项目,投资人主要是看团队的,到了后面才是数据、盈利之类的指标。
2、市场大小
这个大小要分三方面,一个是存量大小,也就是现有市场目前有多大,是100亿还是1000亿;一个是增量大小,延展性如何,随着发展变化未来会多大;还有一个是由小变大的的速度以及方式是怎样的。行内人常讲的“风口”,说白了就是市场本身很大,并且是高速增长的巨大增量市场,创业项目选择一个大市场,自然更有想象空间,这点雷布斯阐述的很明白。
3、频率高低
用户使用频率的高和低也是一个参考维度,一般来讲高频比低频更有优势,从高频需求入手可以带动低频需求,比如滴滴打车之前做高频、大众化的出租车市场,现在渗透到相对低频、小众化的租车市场就很容易。因为高频产品无论是粘性、使用习惯、数据的积累都会更好。当然高频低频也是要看什么产品,买房子不可能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这类低频、高客单价的产品就不存在这样的论断意义。
4、模式轻重
模式轻重是指一个项目,它所采取的模式需要投入资源的程度多少,O2O就要比纯互联网重,再有比如京东和淘宝,大的意义上都是电子商务,京东有仓储、物流就要重,淘宝只做平台所以轻。究竟哪种模式好,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普遍来讲重的项目投入多、复制慢,轻的项目投入少、复制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轻就更好,还要看怎样能给到用户一个合适的用户体验,并且轻与重是一个动态过程,有的产品是先轻后重,因此具体程度的拿捏就要看创业者的战略是什么了。
这四个辩证维度是分析项目很好的参考,但并不意味着只看这四个维度就能全面的分析一个项目了,还有比如说商业模式是不是站立得住?竞争环境是怎样的?项目的核心壁垒是什么,怎么防止巨头介入?等等。所以专业的投资人分析一个项目,远不是过过脑子,而是要有一个采集、研究、调查、访谈、总结,循环往复、不断颠覆认知的过程。看一个项目就好像是去预测未来,难度其实很大;而对于创造未来的创业者来说,学会向投资人一样深入的思考、分析,跳出项目看项目,也是必备的技能!
所以,当你找到投资人们的名字,认识了解,还要考察他们!
因为:真正靠谱的投资人,不仅要懂行,还要懂你。
哪里有这样一本能检索的“投资人字典”呢?
包含中国目前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列表,以及详细信息。
还真有!创业邦重磅出品!
——2016中国最活跃风险投资人名录
在这份名录里你将看到:
中国最顶级风投的详细资料
——
最重要的是:
这些资料都是投资大佬们本人核实过的最新版!
中国最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节选)
IDG资本
|
红杉资本
|
真格基金
|
经纬中国
|
北极光创投
|
DCM中国
|
软银中国
|
启赋资本
|
险峰长青
|
创新工场
|
戈壁创投
|
晨兴资本
|
源码资本
|
顺为资本
|
......
|
2016中国最活跃投资人(节选)
彭志坚·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
|
李剑威·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
|
万浩基·经纬中国高级合伙人
|
曹曦·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
|
常斌·京东投资副总裁
|
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
牛奎光·IDG合伙人
|
汪华·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
|
曹毅·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
|
|